李世民你也是真不客氣啊!
林軒暗暗的在心裏不滿的吐槽李世民。
馳道這東西,後世争議很大。
主要說法類似于鐵路,上面還鋪設有專門的軌道。
沒錯,就是軌道!
原理和後世鐵軌沒有多少區别,也是複線,隻是不是用蒸汽機車牽引,而是用馬力拉動。
馳道自然不是鐵鑄造的,而用木材鋪設。
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存。
不過枕木已經腐朽不堪,顯然沒有經過防腐處理,材質也不如軌道堅硬,但還可以看出其大緻模樣。
秦始皇的功績主要在于書同文,車同軌。
車同軌,就是和軌道間距相同。
在尋常山路可以用,在馳道上更是如飛馳一般。
根據不完全統計,光是著名的馳道就足足有九條!
最長的有九百多公裏!
想想看,就在後世修建這麽長的鐵路都不容易,更别說秦朝時期了。
砸進去的人力财力物力,根本就無法估量。
大秦的國祚也正是因此徹底耗盡,最終秦二世而亡。
哪怕秦始皇活着,也堅持不了多久。
火鍋開宴之後。
開始學生還有些拘謹,後來發現李世民也隻是吃着火鍋,聽他們聊天,他們也就徹底放開了。
“我覺得,應當是以水路和陸運兩種結合。采用這種辦法,速度肯定不慢。”
程同開口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倒是覺得還是走馳道的好。馳道修建多年,僅僅隻用作通傳政令,太浪費了!”
“林教授說的好,任何事物都要物盡其用才行。馳道用以運輸物資,也絕對可行!”
“運輸物資之時,一方自西,一方自東,和人相撞又如何?”
有杠精跳了出來,指責馬秀天真。馬秀鄙夷的看了對方一眼。
“不能修兩條道嗎?一條專門用東,一條用西。”
聽到這話,林軒差點把嘴裏的食物噴到了李世民臉上。
尼瑪!
這是個人才啊!
這不就是後世高速公路的模式嗎?
對應的相反的兩個方向,各自隔開。
要不再搞個交通法出來?
壓線扣兩分,逆行扣12分?
以後他再搞個紅綠燈出來,這也是促進大唐時代進步的好辦法啊!
李世民聞言張着嘴,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
馬秀的看法雖然有些想當然,但卻是個好辦法。
但實施起來很難!
想要這麽幹,就必須得把馳道拓寬至兩倍!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這得砸進去多少人力物力?
得要多長時間才能幹好?
簡直無法估量!
自然,也有人跳了出來,用這理由反駁了馬秀。
你方唱罷,我登場。
李世民吃着喝着聽着同學激烈讨論,倒是覺得分外有趣。
這些學子敢于在他面前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份勇氣就很少見。
值得表揚!
總比某些迂腐的朝臣百官,隻知道一味的阿谀奉承強。
這些同學會這麽大膽,其實也是因爲他們隻把林軒當成了學校的校長。
在老師面前,他們素來比較膽大。
所有老師也都非常贊成他們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哪怕說錯了也不要緊,隻要敢說就行。
這是他們良好的校風。
“我覺得,現在最好的還是水運。”
“樓船貨船的運輸能力遠勝陸地,但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怎麽挖出暢通無阻的河流來?”
林軒:“……”
聽到崔豪這話,林軒直接噴了李世民一身。
卧槽?!
小老弟,你是真滴優秀啊!
這是想開鑿河渠的節奏了?
想當年,秦始皇于公元前218年開始挖掘靈渠。
主要是爲運送征服嶺南所需的軍隊和物資,便命史祿開鑿河渠以溝通湘漓二水。
後來在三十二年開辟成功,前後花費了四五年的時間。
靈渠不光能運輸,還可以灌溉沿路的良田。
崔豪會提出這個看法,是因爲當時爲了給林軒修别墅。
崔豪和許淵聯手,林軒帶着他們将溪流改了道。
既然溪流可以改道,河流爲什麽不行?
每年大河之水泛濫,不知會淹死多少沿岸百姓。
若是開辟出新的河道,或許就能緩解這種情況。
而且,還可以加強運輸能力。
崔豪從小就是在水裏長大的,因爲河夫的訓練,所以他的水性是相當的好。
這次運輸主力其實還是水運。
有些地方沒水的,就會就岸停靠,再更改成陸運運輸。
李世民蹙眉苦思,仔細考慮着崔豪說的方案。
挖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