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氏看着眼前的高頭大馬,忍不住啧啧一聲,“雖然我不太懂,但這馬長的溜光水滑的,怎麽看都是好的。”
聽着宋王氏的誇贊,宋傑輕笑一聲,“娘說的沒錯,都說好馬遠看一張皮,近看四隻蹄。白姑姑買的這匹馬看着精神抖擻,四肢健碩,妥妥的寶馬良駒。”
雖然他也沒見過千裏馬,但他在書上看到過此類的記載。
“娘哪懂這些,就是看着順眼而已。”宋王氏站在白雲溪面前,笑眯眯的開口。
幾人在門口說了幾句話,兩人上了馬車,雯幽握着缰繩,伸手拍了下馬屁。雪裏紅邁開四蹄,哒哒的離開了。
看車馬車駛上官道,速度立馬就快了起來,白雲溪收回眼神,“馬車比牛車快,雯幽一個人,下午就能回來了。”
“真好,我們傑兒哥也跟着沾光了。”
看着馬車一會兒功夫沒了影子,宋王氏跟着白雲溪一起回了院子,詢問出售糧食的事兒。
“我家的糧食已經收進糧倉,我和當家的琢磨着,要全部賣掉,換些糙米粗糧回來。明兒當家的說要去一趟鎮上,若是賣糧的人不多,就一次全部送過去。”
她的傑哥兒在縣裏上學,雖然平時給人抄書賺一些錢,但也隻夠買一些筆墨紙硯,但學院的住宿吃喝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這次假期回來,傑哥兒告訴她們,說是要參加今年的秋試。若是考上了自然皆大歡喜,若是落榜,還得等三年。
所以,她們得多多的備些錢财,給傑哥兒留着。
聽着宋王氏的心聲,白雲溪也感同身受,農家人供養學子,本就吃力,一家子省吃儉用,能供應一個學生就到極限了。
說實話,宋家的條件已經不錯了,即便如此,依舊很吃力。
“夏收後農人習慣性紮堆賣糧,人多糧鋪也忙碌。賣糧的人越多,價格越是上不去。去看看可以,若是手中有餘糧,倒是可以緩一緩再出手。”
聽着白雲溪的提議,宋王氏搖搖頭苦笑一聲,
“話是沒錯,但咱們這些底層的老百姓,哪有太多的餘糧喲。要是拖一陣子不賣,就得用新米新麥抵上口糧。你看咱們村子,哪家不是六七口,十來口人?若是天天吃新糧,怕是支撐不了太久。”
新糧換粗糧,是慣例,新米多存一天都是浪費。
“這倒也是。”
遍身羅绮者,不是養蠶人。
農人收了新米,同樣,也舍得吃的。
最大的原因還是這個時期的産量太低,畝産能到三百斤已經上等良田了,但這些肥田一般都握在鄉紳權貴手中,百姓手中的好田,大多都是中等田,畝産一百五十斤到二百五十斤,已經算是不錯了。
也就是這個原因,農人收到新米,交過賦稅剩餘的都會立馬賣掉,換成糙米和黑面,能留下一兩斤都是家裏有病人不得已的行爲。
“回頭我也得去看看情況,若是價格合适,也得出手賣掉。今年入春到現在,一直風調雨順,估摸着糧價波動不會太大。”
萬一糧鋪飽和,反而會壓低價格。
但目前而言,這些都不好說,她不能替别人做主。畢竟都有一家子要養,冒險不得。
可惜,這話白雲溪說過不久,就被打臉了。
宋王氏點頭,她們家男主外女主内,賣糧的事兒有當家的做主,她極少出門,給不了好建議。
“咳~,我昨個兒見陳嬌了,那雙眼睛腫的跟核桃一樣,一看就是痛哭過的。特别是她身上的衣裳,皺巴巴的,一看就好幾天沒換洗了。”
宋王氏唏噓一聲,
“以前每次見她,總是笑眯眯的穿戴一新,昨兒還是第一次看她如此不重視體面。”
聽着宋王氏的八卦,白雲溪倒也不奇怪,
“丢了閨女,傷心難過也是有的。”
“不像,倒像兩人幹仗了。”
宋王氏搖搖頭,說到底還是男人的略根性,時間長了不新鮮了呗,再加上陳家鬧一場,估摸着提前把白雲堂的耐心耗完了。
“陳嬌嫁進門這幾年,有你堂哥護着,一直沒幹過活。現在開始幹活了,裙擺上都是竈膛灰。”
對此,白雲溪并不奇怪,以她對白雲堂的了解,陳嬌這種日子也就早一天晚一天而已。
“路都是自己的選的,日子也是自己過的,咱們這些外人也隻是看個表面罷了。”
居家過日子,本就是柴米油鹽,想一輩子養尊處優,那是地主家的日子,二伯娘家目前還沒到那份上。
“是這個理兒,以前看她走個路擺個楊柳腰,風騷的很。現在又看着可憐巴巴的,還怪不得勁兒。”
宋王氏說着,讪讪一笑,
“瞧我這性子,也夠别扭的。”
白雲溪看着宋王氏的表情,都是性情中人而已,誰都不例外。
天氣進入盛夏,熱的人懶洋洋的,真想找個陰涼的地方貓覺。
但作爲農人,别說躲陰涼了,還得暴曬在太陽下面,給田地灌溉,若是不及時給莊稼澆水,曬幹了,還得重新播種,直接影響秋收。
所以,越是炎熱,農人越是忙碌,距離水源近的,直接引水灌溉便可。苦的就是那些距離水源遠的田地,隻能用扁擔擔水,速度慢不說,前頭上去剛澆過,後頭就幹了。
連續二十天的炎熱持續下來,衆人臉上都出現了焦慮。
白雲溪拿着帕子,一邊擦汗,一邊順着田埂走一圈。
此時,她無比慶幸坡地預留的蓄水池,山泉水引到池子裏,發着微黃的混色,但這些對農人而言,就跟真金白銀似的,讓人高興。
在白安焱的安排下,兩個長工各自守護一塊破地,引水灌溉就成。
其餘的旱地,距離水源遠,隻能用牛車拉水灌溉,剛開始三天澆一次,之後四五天澆一次,現在兩天澆一次莊稼還蔫巴巴的。
好歹那兩塊田地都中了地瓜,最不容易旱死的農作物。白雲溪看着老二曬得黑紅的肩頭,直接提議。
“那兩畝地瓜五天澆一次,其餘的都不用管了,最多減産一些,隻要把坡地照顧好就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