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戴維斯在第二節又賞了勇士隊兩次大火鍋。
半場他的蓋帽次數就來到了4次,在内線簡直就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
快船偏向收縮的防守當然也給了勇士外線出手的機會,克萊-湯普森第二節三次命中三分球,出手又快又準。
不過快船隊依舊靠着非常高的進攻效率,在第二節始終保持5分以上的領先優勢,牢牢壓制住勇士。
當對抗來到快船、勇士這個級别時,雙方的戰鬥已經不是簡單的技術、戰術上的對決,更多是戰略和思路上的比拼。
論個人能力,雙方都非常強,勇士即便少了一個凱文-杜蘭特,快船少一個保羅-喬治,陣容上對其他球隊依舊是碾壓級别的。
打其他實力弱的球隊,雙方都不需要講什麽思路不思路,正常的打,靠球員個人能力和正常的戰術跑位,就能擊敗對手。
可高手過招,個人能力不相上下,狀态也都很好,戰術、陣容談不上克制不克制,那就要看思路,看策略,能不能讓球員們打得更舒服,能不能更好針對,在整場的進攻、防守的效率上壓過對手一籌,而不隻是着眼于某幾個回合的勝負。
闵聰達在幾個月前說服老闆謝莉-斯特林一起收購體育科技公司WSC并不是單純爲了投資賺錢,還在于闵聰達知道這類神經網絡AI科技在未來大有前途,會對很多行業産生重大影響,其中就包括體育運動行業。
WSC公司的軟件能夠準确捕捉比賽錄像中球員的動作,進行識别、分類、統計,如果再進行一定編寫的話,還可以對整場比賽進攻、防守的各項情況進行非常精确的分析。
比如一個球員在哪個位置,以什麽樣的姿勢出手,進球的成功率最高。
或者對手的某個球員,在某個位置,習慣性以什麽樣的腳步發起攻擊,投籃的比例是多少,突破的比例是多少等等。
在美國體育聯盟,數據分析進入職業比賽最早是從棒球開始的,而且效果很好,因爲棒球的數據統計種類多,且比賽比較靜态、孤立,趨近于回合制遊戲,好像棋類,分析起來會很有用。
而籃球動态性更強,光一個回合的統計就有不同口徑和不同方法,普通的數據分析無法展現比賽全貌。
隻有引入人工智能,輔助進行分析,才能将比賽拆解、還原到一個更加微觀、細緻的形态。
闵聰達在上任快船主教練之前,就一直在做相關準備工作,花了許多時間和WSC的工作人員一起研究比賽,重點研究快船自己和勇士。
其中,關于比賽分析的算法,對一些數據的權重分配,是闵聰達親自參與調試的,不同場次,不同球隊,他會給出不同算法權重,進行不同分析,這點讓WSC的幾個創始人非常驚歎,這個人對籃球的理解真的是深刻。
而這種分析帶來的轉變,是執教理念上的重大變化,史蒂夫-科爾,以及NBA球隊其他教練可能還沒有感覺到。
比賽進行到第二節中段,闵聰達将安東尼-戴維斯替換下場,這小子今天累夠嗆,第一節一分鍾沒休息,打到第二節中段才下來,一口氣打了快20分鍾。
看着安東尼-戴維斯累的滿頭大汗,闵聰達鼓勵他道:“你歇夠久的了,多打打,對得起你的工資。”
小加索爾替換上場,蘭多夫也重新登場,而外線,快船用了利文斯頓、巴特勒加上哈登,這顯然又是一個比較慢的陣容。
闵聰達将哈登叫到場邊,示意他壓住節奏,和勇士磨陣地,多造犯規,不要給對手打出反擊的機會。
哈登點頭表示明白,這一切都是賽前布置好的,快船整體要按照慢-快-慢-快,這種有節律性的狀态,從第一節一直打到第四節。
至于勇士怎麽打,是勇士的事,闵聰達絕對不會被科爾和勇士牽着鼻子走,能不打逆風局,還是不要打逆風局比較好。
哈登聽從闵聰達的安排,已經打了一節多無球的他,開始放慢節奏,把球收在手裏,擋拆,突破,擋拆,突破,你要是收,我就外線扔三分球。
如果說庫裏是快船戰術的基石,那哈登就是獨立于快船戰術存在的奇葩,他進攻感覺一旦起來了,就是一個人打一個隊。
有他在,快船隊在戰術疲憊期,或者亂戰階段,一樣能夠保持非常高的進攻效率,不管1分、2分還是3分,這小胖子都擅長。
勇士試圖把節奏帶起來,利用防守反擊追分,科爾還加強了防守輪轉速度與強度,意圖在半場結束前将比分追平。
可是快船前場籃闆拼搶依舊兇狠,蘭多夫、小加索爾和哈登都全力拼前場闆,就算沒搶到,也要犯規幹擾勇士反擊。
勇士被迫拖入陣地戰,陣地戰,快船今晚的比賽堅持一對一單防,沒有杜蘭特這個超級攻堅點,勇士的進攻顯得“我辦法很多,但好像都沒有什麽用”。
詹姆斯、利拉德能夠依靠個人能力拿分,可是你拿2分,快船拿4分,你進一個3分,快船也進一個3分。
勇士的進攻始終不流暢,快船一直牢牢守護籃下,不給勇士輕松得分的機會,至于三分球,你正常投,我不會針對你的。
沒有杜蘭特,僅僅依靠克萊-湯普森一個,還有利拉德,快船并不畏懼,半場結束時,快船71:64,領先勇士7分。
勇士能面對快船防守半場砍下64分已經是相當高了,可快船進攻效率更加恐怖,半場71分,第二節也拿下了32分。
雙方回更衣室休息,史蒂夫-科爾有一種感覺,整個上半場,他們都被快船摁着頭悶在水裏面,始終沒辦法出水喘氣。
這種感覺當然是糟糕透了,就好像踢足球,開局被人進球踢了個0:1,就會始終帶着落後的緊迫感,想要去進球同時又擔心被對手防反再破門,這種逆風感是很難受的。
而快船看似是順風,實際上球員們隻是按照闵聰達賽前的布置去打,走流程而已。
中場休息在更衣室,闵聰達在白闆上進行上半場的總結和下半場的布置。
闵聰達可不是什麽雞湯教練,他對給球員們打雞血沒興趣。
再說了,今晚這場比賽,快船球員根本不需要動員,他們都想擊敗勇士。
“上半場我們做的不錯,對籃下的守護非常好,沒有杜蘭特,勇士的三分球不會是大問題,不過讓克萊-湯普森投的太順也是個麻煩。第三節,倫納德你去防湯普森,哈登,你去對付詹姆斯,放他投籃就可以。第三節我們的思路還是不變,内線,雙塔的戰術,繼續在效率上壓制對手。記住,籃下是我們的生命線,在凱文-杜蘭特不在的情況下,争奪三秒區,就是勝負手,每個人都牢記這一點。其他的,都按照既定計劃進行。”
闵聰達進一步強調内線的重要性,這是之前兩場比賽泰倫-盧都忽略的東西。
教練組把太多精力放在鋒線和後衛線的争鋒相對上,忽略了快船内線的絕對優勢,以及内線攻防占優後,能對戰局帶來的決定性影響。
當然,闵聰達也不僅僅是憑借直覺和經驗得出的結論,還要加上賽前的錄像AI分析,以及大數據分析。
過去NBA教練制定戰術策略,就是依靠的經驗、直覺,以及大量的知識積累。
對教練們來說,籃球比賽就像下棋和打牌,雙方互相出牌,挪動棋子,互相進行針對。
比賽因此被分割成一塊一塊,開局某隊占優,叫暫停,劣勢隊換策略,雙方繼續較量,你追我趕,此起彼伏。
就好像攻城拔寨,在每一塊具體的領域進行争奪,派出不同球員互相針對。
可是,當引入大數據分析和AI圖像分析後,對比賽的看待就更加宏觀和整體了。
我不再和你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我看重的是整體的效率,看重最終的得失分率。
我可以讓你拿到120分,但我可以拿123分,125分。
一場,兩場,3、5分的分差可能給人感覺是球員狀态的問題。
可如果每次和這樣的對手交鋒,你都是輸個5分,3分,那種感覺就不一樣了。
就好像AI下圍棋,他一盤赢你1目、半目,你會覺得自己和AI的水平差距不大。
可如果下了一百盤,一千盤,你發現自己依舊是每次輸1目、半目,這時候就會明白,雙方的差距大的不可計數。
因爲他根本不需要赢你5目、10目,穩穩的赢你1目、半目就可以了。
當然,闵聰達率隊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他不是AI,籃球也不是圍棋。
球員的技戰術能力和狀态,對比賽勝負依舊是決定性的。
所以闵聰達反複強調,今晚的比賽“沒有凱文-杜蘭特”,如果杜蘭特在,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局面了。
隻是在戰術制定上,闵聰達不再搞什麽針對性,見招拆招,任憑你出什麽招,我就根據整體性分析,給出一個堅定的既定策略,圍繞這個策略用不同的體系和戰術貫穿全場去打。
你勇士再強,不可能晚上馬上補充一個頂級内線來提升你們的三秒區攻防能力吧?
而且“主打内線”也不是簡單一句話而已,畢竟場上的策略不是主内線就是主外線,關鍵還是與策略相匹配的一系列細節。
很多球隊都會選擇開場主打内線,讓中鋒多打幾個,把戰術跑起來,既能進球,也讓全隊戰術進行熱身,然後打着打着中鋒就藍領化了,跟着折返跑或者隻防守。
快船不同,爲了實現内線對勇士的壓制,在輪換,内線球員站位,進攻選擇,籃闆拼搶細節方面,賽前都進行了準備。
比如開局小加索爾肋部淺要位,倫納德控球,哈登、庫裏無球,戴維斯沖搶前場籃闆,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之後蘭多夫、戴維斯每一次背身持球,落位,喂球,其他人跑位、卡位,以及回防還是沖前場籃闆,都經過賽前缜密的決策。
決策的基礎,一是闵聰達的直覺和經驗,二就是大量錄像進行的分析後的數據結果,來保證戰略目标能夠實現。
這種決策機制,搭配上快船的高執行力,史蒂夫-科爾是不好針對,整個中場休息,科爾都沒想好該怎麽應對。
科爾不禁有些頭皮發麻,如果這是季後賽,勇士這場交代了,那下一場就要看錄像,賽後開會讨論找出應對策略來。
當然,還有半場比賽時間,交代不交代,也要看球員的臨場發揮。
再說,勇士闆凳上還坐着杜蘭特,這是科爾内心最大的倚仗和安全島。
“就算輸了,我們畢竟是少了一個得分王,很快他就會回來的。”
科爾這麽想着,在内心安慰自己。
第三節比賽開始後,雙方的對抗強度進一步提升,防守強度增大,比賽的速度和節奏猛然提升一個檔次。
一般的球隊面對快船和勇士這樣的強隊,第三節面對大強度攻防可能就崩了。
而強強對抗,瞬時間火花四濺。
詹姆斯上來就一個單擋殺入籃下暴扣,這神鬼避讓的扣籃,讓甲骨文球館一片沸熱。
雖然今年詹姆斯改變了自己的球場角色,成爲一個全能輔助,但他強大的突破得分能力并未喪失。
他的突破也是想制造殺傷,增大快船内線的防守消耗。
而快船第三節開始一如既往從低位開始打起,小加索爾和安東尼戴維斯輪番要位,外線庫裏哈登拉開空間,伺機而動。
勇士給出的應對方案是收縮,一旦交球給小加索爾或者戴維斯,中路的人立刻去夾擊,不過是假包夾,稍微幹擾一下破壞節奏,然後就回撤去防守自己對位的人。
結果,隻夾擊了兩個回合,就被哈登和庫裏射一個突一個,馬上就不敢假包夾了,隻能任憑小加索爾和安東尼-戴維斯在内線占優。
博古特一對一防守很不錯,後場籃闆保護也好,護筐能力足夠應對大部分情況了,對付一個小加索爾他可以,但再加個安東尼-戴維斯他有點吃不消,再讓他面對哈登、庫裏和倫納德的輪番沖殺内線,博古特更加有些獨木難支。
打其他球隊,一個博古特加一個格林,可以說是綽綽有餘,再加詹姆斯,已經超配了。
可是打快船,當快船鐵了心和你玩傳統打法,打雙塔戰術,玩内線的時候,勇士這個超配已經變成簡配了。
第三節,快船利用内線優勢,悄悄拉開了一點比分差距,81:72,優勢擴大到了9分。
雙方沒有哪個球隊能打出一個進攻沖擊波,一下子拉開或者一下子迫近,畢竟球員個人能力都太強了。
但快船就是依靠更高的效率,四到五個回合下來,我比你多得兩分,再四五個回合下來,我還是比你多得兩分。
這樣慢慢積累,勇士始終打得很累,分差還在一點點的擴大,科爾隻能叫暫停,進行換人。
萬不得已之下,科爾嘗試使用博古特+斯佩茨這樣的傳統中鋒+大前鋒的組合。
結果,防守端沒有太大起色,進攻端卻陷入了停滞,被快船的防守牢牢釘死。
暫停回來,快船反而一個5:0,把分差進一步拉開到14分,這是全場比賽最大的差距了。
剛剛暫停換人的科爾隻能又叫一個暫停,把博古特換下,重新讓格林上場。
這糟糕的臨場指揮和調度,顯然科爾在面對快船出其不意的打法時陷入了慌亂中。
又或者說,他在面對闵聰達時,少了一些自信,換人和戰術調配都淩亂了。
詹姆斯在暫停時沖着科爾抱怨:“我們應該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打,而不是被斯瑪特牽着鼻子走!你被他牽着鼻子走的路還少嗎?”
科爾知道詹姆斯說的有道理,詹姆斯自己也是深有體會,如果沒有10年的那次談話,他何至于淪落至此,要做一個超級輔助呢?
在别的比賽裏,科爾表現都很好,勇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偏偏這場他亂了心。
他試圖進行調整,讓球員們靜下心來,比賽時間還很多,有足夠的機會去扭轉局面。
這時,快船按照流程,安東尼-戴維斯留在場上,PJ-塔克登場,他們開始進入一大四小快節奏的階段。
今晚闵聰達沒有使用大輪換,而是用了9人輪換,蘭多夫、塔克、巴特勒加上利文斯頓。
德拉季奇、約基奇等一幹人都被DNP摁在了闆凳上,因爲對手是勇士,要保持輪換的緊湊和球員狀态的延續性。
對付别的球隊可以玩多套陣容,多種戰法,對付勇士這麽玩,隻會死路一條的。
勇士很快在第三節掀起了一波反擊,詹姆斯連續突破分球助攻湯普森、利拉德三分命中。
快船的防守已經到位了,但利拉德和湯普森出衆的三分能力,還是迎面将球投進,這純粹就是個人能力了。
而快船進攻陷入一段小低潮,可能是領先多了球員們放松,導緻在幾個回合裏,快船進攻沒有了重心。
勇士一度将分差縮小到7分,闵聰達叫了暫停,這是本場比賽他第一次主動叫長暫停進行調整。
暫停中,闵聰達将第三節末段進攻重擔交給了倫納德,讓倫納德多持球發起進攻,從遠、中、近多個距離攻擊勇士。
哈登、庫裏兩人再度成爲伏兵,反正在外面埋伏就行了,叉腰站着也行。
倫納德經過幾個賽季的磨練,已經從運球、投籃僵硬的機器人,逐漸有了一點頂級鋒衛搖擺人進攻的影子。
背身單吃,擋拆後直接投籃出手,突破上籃,後仰跳投,整個一生鏽版喬丹。
甭管生鏽不生鏽,能進球就是好的。
快船有了進攻重心,倫納德立刻拉開連續單吃得手,就右側拉開,或者突或者投,一對一單防倫納德的格林是一點辦法沒有。
第三節結束,快船重新拉開了分差,95:85,以10分的優勢進入第四節。
庫裏、哈登兩人做了大半場的伏兵,牽制了勇士大量防守力量,讓快船内線和倫納德得到了更大發揮空間。
這一招戰略舉措相當高明,到了第四節,勇士更加不敢放哈登和庫裏了,兩人體能充沛着呢。
科爾捏了捏拳頭,他知道自己在和闵聰達的較量中已經全面落入下風了。
現在,他還有最後一張底牌可以用,或許第四節可以靠這張牌翻盤。
可到底要不要用呢?科爾陷入了猶豫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