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明軍隊将一堆賞賜放在了土著首領面前,以及一份起草好的明檀協議時,土著兩眼放光。
經過一番手語級别親切交流,土著首領最終難抵大明帝國主義的糖衣炮彈的誘惑,他也不清楚這份協議是是幹什麽的。
于是,稀裏糊塗就按照在協議上摁下了手印,然後興高采烈的拿着賞賜下了戰艦,回去向族人炫耀他從“天神”那裏獲得的賞賜去了。
就這樣,檀香山的波利尼西亞土著把整個檀香山群島都賣給大明了。
白紙黑字的明檀協議已經簽訂了,由不得他們不承認了!
不承認也沒關系,大不了動用武力呗!
按照契約精神,到時候動武了,大明也是代表正義的一方。
最關鍵的是,土著們連鐵器都沒有多少,雙方生産力懸殊到了天差地别的程度,怎麽可能打得過這些全副武裝的大明軍隊。
有一說一,随便丢一百名國防軍士兵到島上,隻能彈藥補給充足,就能輕松征服他們。
總之,檀香山群島成爲大明的版圖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事情了,不會出現什麽變數。
原本曆史上,1778年,西方人才發現夏威夷群島。
盡管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不過接下來卻是比較順利,這些土著很聽話,沒有半點忤逆的意思。
雙方經過不斷的交流,語言逐漸通順了起來。
蕭武留下了三百名大明士兵在島嶼上,此時的檀香山群島上面的土著是沒有統一的,他所招攬的這個土著首領,相當于是爲了接下來統一群島用來管理土著的土司。
以這三百名大明士兵的戰鬥力,足夠橫掃整個檀香山群島了。
蕭武很明白這座群島對于大明的意義,如果真的像海圖上所标注的那樣,在這片遼闊的大海之上,隻有少數的島嶼坐落于中間,這裏必将成爲一個重要的中途補給點。
而且群島很美麗,氣候也非常舒适宜人,島嶼上沒有蚊子,也沒有蒼蠅、蟑螂、跳蚤,而且也沒有蛇和爬行動物,如同天堂一般,這樣的好地方,大明一定要占領下來。
随後蕭武帶領着經過補給的船隊,開始駛向美洲西海岸,他要去尋找海圖上标注的“金山港”,也就是後世的舊金山。
這份海圖實際上是朱克臧按照系統地圖自己畫的,什麽夏威夷,直接寫了個檀香山上去。
什麽舊金山,直接命名爲“金山港”。
蕭武出發前,在檀香山驚訝地發現山上真的有檀香樹!
檀香木是好東西,它的木材奇香,常作爲高級器具、鑲嵌、雕刻等用材,大明又多了一項不錯的原材料!
如今,向金山港進發的時候,蕭武心裏在想,金山港是不是真的有金山?
有的話,那大明不就又發财了!
皇帝的神異,蕭武是清楚的,因爲,他聽說皇帝足不出戶,便能知道東瀛都護府的金礦所在地,爲大明帶來了大量的黃金收入。
簡直是點石成金!
又經過了将近一個月的航行,蕭武終于是按照海圖找到了後世的舊金山,進入港口之後,随即整個艦隊開始在這裏設立營地,并向四周展開探索。
艦隊則以這個港口爲中心,向南北海岸線進行探查、繪圖。
探查的結果讓蕭武有些失望,他們并沒有發現金礦,不過可喜的是,他看到了一個沃土千裏的寶地。
舊金山自然是有金礦的,但朱克臧就是不标注出來,因爲怕消息走漏,因爲美洲上的西方殖民者的觊觎。
初到美洲的大明勢力,還太弱,先低調發育,等變強壯了,再好好開發。
金山港内部,是一個很大的海灣,同時還連通着好幾條大河流,這些河流的上遊是一個中央谷地。
這裏的氣候同樣也比較溫和,盡管又存在一些極端氣候,但在大部分地區都是溫和的氣候。
氣候溫和,又有足夠的水源,還有一個平坦的谷地,這意味着什麽?
這意味着隻要在這裏修建一個水利灌溉系統,就可以将這裏變成一片富庶之地,當然現在的問題是沒人。
這裏遠離本土上萬公裏,來回一趟起碼要四個月,如果路上碰上一些不利氣候等等因素,說不定往返一趟要五個多月,差不多就是半年的時間了,路途可以說是相當的漫長。
如果中間沒有一個檀香山群島作爲補給點,大明向美洲移民将變得非常困難。
如今大明正在持續向南洋和澳洲移民,顯然一時半會不會将移民主力放到美洲西海岸。
不過等大明統一北方,大規模向美洲移民不會遙遠,蕭武他們這支艦隊就是急先鋒。
要是進展順利,以後美洲應該改名叫明洲!
艦隊兩千多名士兵,登陸到金山灣之後,随即在這裏展開了屯田、築堡活動,以在這裏形成一個可以支撐移民活動的城鎮據點。
這個據點倒是十分的安全,西班牙人如今還沒有向北美洲擴張,印第安人也威脅不到這些全副武裝的士兵。
隻要棱堡建造了起來,即便是後續西班牙人想要攻打這裏也很困難。
想拿下大明的棱堡,西班牙需要數倍的兵力,而且武器也沒有大明軍隊先進,基本不可能拿下,除非西班牙人發瘋了,不顧一切代價。
對于這裏的印第安人,基本政策就是與之進行交流。
當妨礙到移民擴張的時候,則将願意臣服的印第安部落融入進來,不願意融入的則進行武力驅逐,并在大原則上禁止屠殺行爲。
畢竟按照網上的說法,美洲原始土著印第安人是中國古代殷商後裔。
他們的祖先在周滅商之後漂洋過海逃到美洲,因爲不忘故土,見面的時候會互相問候“殷地安否?”,由此便得名“殷第安人”。
雖然,這是一種站不住腳的猜想。
其實隻要稍微學過點曆史,就知道“indian”其實就是指印度人。
當年奧斯曼突厥人封鎖歐亞商道,哥倫布奉命向西尋找通往亞洲的商道。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那個時候的航海人士已經很清楚地球是球形,向西也能抵達亞洲。
但最終,哥倫布到達的并非計劃中的印度,而是一塊“新”的大陸。
傲慢的西班牙人指鹿爲馬,将這塊大陸上的原住民稱作了印第安人,也就是印度人。
因此,印第安與“殷地安”其實毫無關系。
但說印第安人與東亞人有關系,這卻不是空穴來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