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相距不遠的日子,則是過年這樣喜慶的日子。
可惜,有的人,是無法再有這樣的喜慶了。
他們留下的隻是一杯黃土,和那漸漸被人忘記的姓名。
努力的活着,到活不下去。
真是嘲諷,又是赤裸的現實。
原來,付出并不等于收獲。
可如今,有這麽一個機會,隻要你去幹活了,你就能得到糧食。
在聽到這麽一件事情時,那些陷入絕境的人看到了生的曙光,在如此寒冷的冬天裏,竟還有溫暖的存在。
他們本來是不敢相信的,可對方是一個村長,他拍着胸口做出了保證。
一個村長敢說出這話,就是具有信服力的。
雖然不知道大冬天的能有什麽活能幹,但隻要有糧食,自己是什麽活都願意幹的。
在孫耀祖的出面下,招工的事情進行得很順利。
與南山村相鄰的村子,一天天的都有人來到。
由于事先就有交代,需要的是能夠幹得了活的人。
來到的人,都是一些青壯有力的。
人數比例上,是女多男少,關于這一點在每一個村裏都差不多。
在大秦,男丁就是少,每年在戰場上不知道要死多少男丁。
南山村一下子多了上百個勞力,在往後的日子,勞力也會越來越多。
當這些人來到南山村後,卻是疑惑的。
看到的是一片的廢墟,就連人也隻有三十四個。
這南山村是發生什麽事情了,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
南山村變成什模樣,并不是自己要關心的。
自己要關心的是,在這裏,真的幹了活就有吃的嗎。
很快,煮米粥的香味散了開來。
孫耀祖在整個時候站了出來說道:“從今往後,大家也算是一家人了,你們過的苦,我們是感同身受的,正好我們有點餘糧,都是苦命人就該相互扶持,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第一餐是免費的,接下來還想有糧食吃,就得幹活,下面一個個排好隊,大家都有份。”
立即有人搬來了一鍋鍋米粥。
感受着米粥的溫度,聞着米粥的香味,大家都無法淡定了。
他們之中,許多人都是餓得慌了,看着一鍋鍋的米粥,他們就想要撲過去。
不要去試探人心,人心是經不起試探的。
一群餓得慌的人,有糧食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是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孫耀祖是早有預料,不會讓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
和牛一樣高大壯實的牛有力往米粥前一站,所有人就都老實的。
秩序在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而武力是維持秩序的最有效手段。
有了牛有力的威懾,按照孫耀祖說的,大家一個個都排好了隊,每一個人都得到了一碗米粥,誰也不多,誰也不少。
一碗米粥入腹,就有人哭了。
這就是百姓,隻要能夠不挨餓,他們就知足了。
在他們想來,是幹活才能有得吃。
未曾想到,還沒有幹活,就能吃上一碗米粥。
這對于他們來說,最感動的事情,莫過于此。
他們心中的疑惑也消失了。
不管南山村發生了什麽事情,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
但隻要能讓自己有吃的,自己隻需要把活幹好就是了。
畫面一轉,裴雲和一個人在商讨着什麽。
這是個老者,有點矮,全身的肌肉和石塊一樣。
這人是俞灏重。
之前煤礦井就是他帶頭施工的。
如今煤礦井已經穩定,裴雲就把他叫了過來,讓他負責接下來的建設。
一番商讨後。
裴雲:“能做到嗎?”
俞灏重:“都說的這麽仔細了,要是還做不到,還有什麽臉見人,請公子放心,這土高爐就包在我身上。”
是的。
裴雲和俞灏重商讨的就是建設土高爐。
建設土高爐并不難,而土高爐的作用是巨大的。
說到土高爐,就要說到土法煉鋼。
土高爐結合土法煉鋼,優點是:投入少、簡單、容易掌握……
一般的土高爐,隻需要人身一樣。
具體分爲以下幾部分:
缸、腹、腰、胸、喉。
爲了保護不受煤氣、爐渣的沖刷、侵蝕,還需要常保留一層死層,高度在300至400毫米。
缸的部分設有出鐵口、出渣口、進風口。
爐料自上而下、煤氣自下而上的流動,爲一系列的反應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這其中還要有需要準備的工作。
首先要有焦,即焦炭。
是煤礦在隔絕空氣下加熱到一定程度的産物。
焦炭比煤炭能産生更高的溫度,更耐燒,更适合用來冶煉。
接着是生鐵。
生鐵是把鐵礦石粉碎,加入石灰石等和焦炭粉點火燒,燒出成塊的鐵料,繼續高溫煉成鐵水。
過程中要放入白雲石,把鐵水和鐵渣進行分離。
鐵水在冷卻後就是生鐵。
利用土高爐進行土法煉鋼,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兵器鑄造材料。
具體的操作如下:
把鐵、石灰石、焦炭一次性放進爐中,點火後,用鼓風機把空氣從下方的風口送進去。
焦炭會加速燃燒,鼓風機要持續工作,保證燃燒到位。
過程就是這個過程,并不難。
裴雲會想建設土高爐,并不是真的就要打造兵器。
這是爲了防範未然。
再一個,龔自宏送來了不少鐵礦石,打造完刀後,剩餘的材料歸自己了。
郝志死了後,包括他帶來的上百個人,留下的不少兵器。
鐵匠屋被毀了,也需要重建。
就幹脆建設了土高爐。
這樣一來,鐵礦石、兵器這些,通過土高爐煉一煉,又省事,效果又好,也能大大提升打鐵效率。
不過,關于土高爐,裴雲并不想讓外人知道。
選址的地方也偏離村裏。
裴雲沒有想過要把土高爐普及。
若是讓外人知道自己能規模化煉鐵煉鋼,也是麻煩。
正如剛才說的,土高爐是防範未然的。
什麽時候動用,該怎麽用,要根據情況而定。
建設土高爐不難,俞灏重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而招工來的一百來人,則另有安排。
這一百來人要做的就是建窯爐。
有了窯爐後,才能有磚頭、水泥。
需要的相關材料也都準備好了。
之前的進山勘察,就是爲了這事。
山上的事情還是交給南山村的村民去做,暫時沒有想法要讓招工來的人去山上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