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縣這地界上還真是有好木匠,宋歌看到好幾把椅子上居然是有着雕花細镂的。
凡是做工精細的宋歌一一點了出來,這樣子大約挑出了二十幾個人,宋歌也是沒想到,一個上午就能找這麽多的木匠,可是胖知縣卻說道:
“我們鄭縣就是偏遠山區,找個木匠人才就是難。”
宋歌說道:“很不錯了,才大半天就找來這般多人,而且每個人的手藝都不錯。
另外再找兩個鐵匠吧,一起過去把一些鐵器也學了,回來之後就方便多了。
犁頭什麽的就可以自己做了。”
胖知縣一聽就趕緊地說道:“鐵匠有啊,我讓衙役去喊,就在前面不遠處的巷子裏。“
胖知縣就像是在給自家撈稻草似的,一聽要鐵匠,就趕緊地催喊着衙役去喊前面巷子裏的李鐵匠,這個可是鄭縣公認的好鐵匠。
胖知縣知道,隻有有人品的好匠人才能學藝回來,在大力推廣,把好東西傳授給别人。
召集人手,一直忙到下午,鐵匠,木匠,農夫,挑選問答,篩選之後,整了一個三十人的隊伍。
因爲木匠要帶工具,所以胖知縣的縣衙出面,給自己的匠人雇了馬車,拉工具。
人員定下後,看着那些落選的匠人們,胖知縣說道:“不要難過,一個月後,他們學回來,我們就開始制造新型農具,到時候你們都參見,你們都會成爲我們鄭縣推動農業發展的功臣。
希望沒選上的人不要洩氣,希望選上的人不要驕傲,你們都是我們鄭縣的能工巧匠。鄭縣的農墾改變就靠你們了。”
于是沒選上的人豁然開朗,回去好好做活,等到下一個月,加入本縣的制作活動。
選上的人匆匆趕回去收拾行李。
這一系列的事情做完之後,折陽朔給宋歌說道:“趕緊回客舍吧,回去休息一會。”
胖知縣柴旺說道:“兩位貴客啊,就到縣衙休息吧,我們的客房還是有的。”
宋歌沒有接胖知縣的話,宋歌問道:“知縣大人,不知道貴縣可有一位叫寇準的?”
胖知縣一聽就說道:“寇準啊,那可是我們華州地界上才子,現在他可在東京城裏去參加殿試了。
他的家人不住在這裏,是住在華州,離這裏還有些路。不知道你們下一站是不是經過他家?”
宋歌一聽,心裏有些淡淡地失望,他原本是想着,從自己的結拜大哥的家鄉招上幾個匠人,也算是推進一下華州的農業生産力。
可是現在就隻能看緣分了。
折陽朔了解他的心思,就說道:“表弟不要發愁,這三十幾人去了之後,學回來的手藝,在這裏推廣,你還害怕推廣不到華州嗎?”
宋歌就說道:“也是,鄭縣的柴知縣到時候的農耕成績肯定會讓整個華州地界都眼紅的,希望柴知縣不要吝啬哦,到時候面對其他地方的人。”
胖知縣柴旺趕緊說道:“公子無償傳播農墾技術,爲民造福,我等必當學習模仿,大力推廣,可不敢據爲私有。
柴旺官職雖小,卻也是有一顆爲民謀取福利的心。
公子在這個方面大可放心。
再說了,隻有我鄭縣百姓富有安康了,我這個父母官才安心啊。”
三個人躺在縣衙的客房裏休息,宋歌說了聲:“困了,就沉沉睡去。”
折陽朔看了一眼睡着的宋歌,對胖知縣柴旺說道:“我家表弟是真的累了,讓他好好睡一會。不知鄭縣可有什麽美食?等他醒來,我們去吃。”
柴知縣悄聲的說道:“葫蘆雞,公子肯定長時間沒吃了,還有大刀涼皮,還有biangbiang面,長安城裏有的美食,我們鄭縣也是基本都有的,隻要你肚皮敞開,休息好之後我們就去吃。”
折陽朔想想也是,陝西地界上的美食自己可是是好久沒吃了,于是就對柴知縣說道:“給你的衙役說一聲,去給我客舍掌櫃的帶個話,晚上給我們的人都上羊肉泡馍,管夠。”
柴知縣趕緊吩咐衙役去給客舍傳話了。
宋歌和折陽朔在縣衙大院的客房裏美美的睡到了快黃昏。
兩個人又回去給柳一刀換了藥,然後找了客舍掌櫃的婆娘,給柳一刀換了衣服,因爲已近黃昏,所以就穿了件寬松的素色衣服,當做睡衣。
當然這是宋歌的習慣,要是換做宋人,晚間一般女人穿個肚兜就可以。
可是面對的是亡命之徒柳一刀,雖然她說要效忠,雖然她的腿依舊被綁着,但是不管是折陽朔還是宋歌都沒敢買件肚兜招惹她。
他們兩個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柳一刀若是看見了兩個男人買的肚兜,可就羞死了,說不定又要放話殺人。
宋歌把三個人的衣服交給掌櫃的婆娘去洗,自己和折陽朔随了胖知縣去吃葫蘆雞。
葫蘆雞其實後世裏的宋歌是吃過的,但是不知道宋朝的葫蘆雞是怎樣的?
宋歌他們在街上走着,去吃葫蘆雞的地方在另一條街上,這條街一走進去就有些瓦子裏的味道。
宋歌還真是沒想到。
在陝西地界上小縣城裏,居然有個縮小版的瓦子,可見大宋百姓的生活品味已經很是提高了。
後世裏時候,宋歌讀着宋詞無數次想象過大宋的繁華,也想想過進到張擇端的清明上河裏遊玩,但是那些想象僅限于東京城。
宋歌從來都沒有想到過,大宋的小縣城會是一個縮小版的東京城,這種碎小的繁華,讓他始料未及,很是驚豔。
街邊柳樹下,年輕的女子在表演節目,她們在玩投壺,不僅以姿色吸引人觀賞,還可以下賭。
也有的人耍雜戲,讓一些小狗表演節目,奔跑或者直立行走,甚至淩空接物。
看得人卻是很多,饒有興趣,圍觀者或投銅錢打賞,或鼓掌叫好。
再走還碰上了買藝的,耍大刀,翻筋鬥,打把式的,甚至還有女子在跳舞蹈……
宋歌對折陽朔說道:“這鄭縣的生活氣氛真的很是不錯。”
折陽朔還沒有說話,胖知縣搶着說道:“宋公子真是真知見灼,我們在這個小縣城裏生活,還真是沒有壓力。
當然這都托官家的福。”
折陽朔也就随聲附和道:“就是,皇恩浩蕩,惠澤百姓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