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的在石家田莊裏布開的局面,已經全面鋪展進行。等插秧完畢,春耕基本上就進行完畢,在剩餘的事就是等着秧苗換好了秧,紮牢了根,把魚苗和鼈苗投在稻田裏就好。
石家田莊将是純天然的綠色環保的慢節奏的田莊。
再過上些日子,莊稼們長起來,油菜花盛開,田間的小廣場和河壩上的小亭子,也要在插完秧後開始動工……用不了多久,這裏将成爲令人流連忘返的田莊。
宋歌一邊想着,一邊在紙上寫着。宋歌給石岚在寫詳細的工作安排。
現在隻要插秧完成,莊子上的事就是每天都按步驟推進便行。
所以宋歌的工作安排做得很細,幾乎把工作中能遇到的問題的解決方法都列了出來。真可謂面面俱到,簡直就是在寫一本田莊生活工作指南。
寫這個工作指南花去了宋歌将近兩個時辰,還沒有寫完。
因爲宋歌提到了一個衛生和醫學問題,都是關于集體生活和幾天勞作的人群設計的。
裏面詳盡的闡述了怎樣給群居的空間裏消毒。
怎樣預防群居人員的流行病?
怎樣鼓勵大家去認真完成自己的勞動量?
甚至宋歌還寫到了飼養場的視察管理和時間上的安排,都是爲了方便石蘭的工作。
關于稻田這一塊,宋歌寫下了怎樣按期定時的澆水,怎樣施肥,怎樣把拔草,甚至寫下了稻田裏怎樣趕走吃糧食的鳥雀。
宋歌從稻田一直寫到麥子,又寫到油菜。安排油菜的時候,特意指出要安排油菜花節日。可是想到節日的節目内容事,宋歌放下筆。
宋歌首先想到的是,既然是節日,那就是群體活動,做什麽?由大家一起商議決定比較好。
宋歌放下筆後,想到自己回東京後,就要啓動的幾個項目。宋歌又細細的計劃了一遍,在心上。
宋歌自言自語的說:“田莊現在都鋪展開了,就交給石岚安排打理便行,我要爲東京城裏的事好好地計劃一番了。”
宋歌說完放下筆,看着自己獨特的字體笑了,自己這字體也就石岚能破解了,想象了一下工作的細碎内容,看來是寫不完了。
“哎,寫詳細一些,岚兒工作起來就輕松一些,不然,岚兒真的會被累壞的。明天晚上繼續寫,把能想到的都寫下來。”
宋歌放下筆,就去睡覺。
休息了一夜的宋歌,起床後想到今日要給孫福授課,就聯系實際根據石家田莊現有的養殖品類,做了講授類容。
自然是關于豬的養殖了。
宋歌做好授課筆記後,就去了廚房,廚房裏石廚子不在,估計是宋歌來的太早,石廚子還沒有收拾好。
宋歌就自己開始和面,面粉、雞蛋、涼水、撒上少許的精鹽、胡椒粉和花椒粉。
精鹽,胡椒,花椒這三樣調味品既可以讓面變得美味,還可以防腐。
和成面團,揉勻,将面團擀成透亮的面皮,切成勻稱的韭葉面條,撒上幹粉。
将面條下鍋煮熟,用涼水過涼,把水瀝幹。
将面條盤上有,盤好形狀,放到油鍋裏過油,然後晾在盤子裏。
又把胡蘿蔔,和芥菜梗,生姜等切成絲,油鍋裏炸幹,也放在一個盤裏晾着。
“這些東西先端到貯藏間去晾着,等晾好了回東京時帶上,然後請柳清和高小寶吃,想必他兩個看着石小柱掙錢,早已眼紅的不成,投資應該是沒有問題。
剩下的事就是找買主了,的确有些難,怎麽辦?
宋歌想着東京城裏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外族人的手镯,和首飾,宋歌想,一定有渠道。
“但是這個渠道就是個問題,要是去一趟接界就好了。雁門關大捷後,邊疆應該是太平的,何不去走走?
去把遼人的牧草和馬趕回來。”
這個念頭冒出來的時候,宋歌不由得笑了一下,因爲宋歌清楚這個時候宋朝的榷場還沒有建立。邊境的貿易并沒有開始交流,若是自己去的話,榷場的的雛形就此拉開,說不定可以多賺一些銀子,或者說不定給軍事戰敗的遼國再從物資上侵略一回。
宋歌這樣想的時候,覺得自己不夠道德,可是生活在這裏,想把生意做大,做好,實現自己大糧倉的夢想,就必須拿出非常的手段。
“就算是集中一切經濟發展我的大糧倉吧,這樣也是一種推動發展的方法。
任何分裂中的變化都是一種提高,先進的東西最初打着掠奪資源的目的,其實質也是一種生産力的流動和推廣。
接受的人不僅僅接受的是事物的表象形式,還會挖掘其内涵。我若是把方便面給少數民族的牧人,方便了他們的生活。相信他們也會仔細研究并生産發明……”
宋歌這樣想的時候,就決定了自己的想法。
反正到時候一切莊稼都在地裏長者,約上幾個人走一遭何樂而不爲?
宋歌把自己做好的面放在貯藏室,出來後看看儲藏間,一些想法從自己腦子裏一閃而過,可是又打住了,很多美好的東西隻能自己做出來及時想用,包裝和防腐太要命了,不過可以和香料一起用運輸。
宋歌出來的時候,卻看到孫福已經站在院子裏了,因爲宋歌在儲藏室,院子裏的家丁也不敢走近,就讓孫福站在院子裏等。
宋歌把孫福帶進了自己的房間,開始給孫福講自己在大學時的畜牧學,講畜牧和農業的關系,然後講到了馬對于宋朝的重要性……,總之,宋歌的大徒弟孫福,再聽宋歌講課時,瞪大了眼睛,嘴角流出了哈喇子,直到宋歌講到:
“馬和驢的區别,馬是一種聰明的動物,重感情,聽話,會自我判斷,忠于自己的主人,還講幹淨,不吃髒東西。長得高大英俊就不用說了,更重要的是馬有高貴的品質,通人性。而驢子相對于馬來說,就有些不招人喜歡,比如人稱驢子是笨驢,犟驢……”
宋歌正在說,孫福忽然把手舉起來,打斷了宋歌的課。
宋歌課前就給孫福說了,有問題要舉手提問,不能随意打斷先生說話。
所以當孫福舉手時,宋歌很是高興,心底下得意的說:“人少沒關系,重在内容。”
“學生孫福,你有什麽話要說?”
“師傅,既然人都不喜歡驢,爲什麽你說要多養驢子?”
宋歌笑着說:“這個問題問得好,現在我問你幾個問題,你如實回答,也就明白我爲什麽要多養驢?”
孫福說:“師傅請問。”
宋歌說:“我們大宋朝能殺牛肉吃嗎?我們馬多嗎?窮人家坐得起馬車嗎?”
宋歌問了三個問題,都是生活中誰都清楚的問題。
孫福很奇怪自己師傅怎麽問這樣的簡單問題,但他還是很恭敬的回答了。
孫福說:“大宋朝不能殺耕牛,要坐牢一年至一年半。
馬不多,幾乎都是外購的。
窮人家當然坐不起馬車。”
宋歌說:“你回答得很好,這就是我要多養驢的原因。”
孫福又問:“師傅,那我們到底養不養馬?”
宋歌說:“養啊,但不多,我們主要是養驢養騾子,這樣既可以解決耕田的問題,也可以解決運輸坐車的問題。”
孫福又問:“可是即便那樣,窮人還是坐不起車的問題。”
宋歌一聽孫福把問題車扯到了另一個意識形态,就打斷他說:
“誰能坐得起馬車?不是你要深究的的問題。
你現在要深究的問題是,畜牧養殖很重要,首先你家的那些豬,應該配怎樣的飼料?種豬飼料怎麽配?母豬飼料怎麽配?今天先把這兩個問題搞清楚。”
孫福卻着急地說:“師傅,我現在已經搞清楚了,不用今天一天的時間。”
宋歌說:“那你寫出來,我看看。”
宋歌給了孫福紙和筆,就出來了,留下孫福一個人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