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箭筒出現之前,八路軍對付小鬼子的坦克,主要的方式就是用炸藥,硬生生的将坦克的鋼闆炸毀。尤其是對着小鬼子坦克的後面兒引爆,就可能把裏邊的發動機點燃,這樣才能夠摧毀他們的坦克。同時,這樣處理的話,也意味着八路軍會付出很大的犧牲,要抱着炸藥包,一直靠近到對方的坦克的旁邊,還得讓炸藥包穩定住,不能從對方的坦克上掉下來。坦克是不會停在那裏等着别人去炸的。人家肯定是跑得嗖嗖的。
所以在以前的時候,爲了摧毀敵人的一輛坦克,八路軍要付出很大的犧牲。但是現在就不同了,現在有了火箭筒,一百米的距離上,對着小鬼子的坦克來那麽一下子,就能夠将他們的坦克給摧毀了。
這種武器很邪乎,彈頭裏邊裝着的也是炸藥,但是當彈頭撞上去的時候,炸藥并不是直接炸開,而是把前面的一個黃銅金屬罩融化,變成熾熱的金屬射流來制造殺傷效果。
隻要用過這種武器的人,都會對秦寶山的創意大爲贊賞。在李雲龍的手下,也有很多這樣的武器裝備,需要攻堅的時候,非常的趁手。如果要是對付單獨的幾輛坦克也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要是有大量的小鬼子的坦克的話,一百米的距離還是會給八路軍帶來一定的威脅,所以秦寶山才不建議使用火箭筒來打這一仗。
秦寶山肯定是有了更加先進的武器,這點大家都是心中清楚的。但是大家也并不知道,秦寶山居然會搞出這種威力更大的武器來,居然直接能夠将小鬼子的坦克打個對穿。就算是這種反坦克炮很厲害,但是那效果也太逆天了吧。
就在這個時候,熊正拿着一個古怪的東西走了過來,向秦寶山說到:“這東西要求的加工精度實在是太高了,咱們已經用最優秀的老師傅來做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滿足要求。”
李雲龍望過去,看到的是一個亮晶晶的東西,和他的那個軍用水壺的材質是一樣的,李雲知道,這應該就是鋁合金材料的,但是這東西的樣子很古怪。從側面。看有些像是馬鞍子,從正面看,那又是一個圓形。
這個複雜的形狀,以前的時候可是從來沒見過,如果要是豎起來的話,那又像是一個大陀螺。
如果說是陀螺的話,還差不多,李雲龍看着這個東西,向秦寶山問道:“這是什麽寶貝?”
“這個叫做彈托。”秦寶山的興緻很高,開始給李雲龍介紹起來了:“咱們的反坦克炮,想要增加穿甲的深度,有一個基本的規律,就是要用又細又長的彈頭才行。”
這已經是最專業的知識了,有一大堆的物理公式來決定的,秦寶山也隻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說。
坦克炮的穿甲彈,在這個年代裏也是經曆了一番發展的,最開始的時候,那就是一個普通的硬質合金打造的彈頭,材質越硬越好,甚至彈頭裏邊都沒有炸藥。也隻有艦炮用的那種大口徑的穿甲彈,中間才會填充一定的炸藥,打進目标之後接着爆炸。普通的地面武器,就是一個硬質的合金彈頭。
這個彈頭向前飛行的過程中,就會受到空氣阻力,而又細又長的彈頭,受到的空氣阻力更小,同時,飛到了目标上的時候,砸出一個小窟窿來,也比砸一個大窟窿更加的節省能量,所以又細又長的彈頭就是穿甲彈的最佳外形。
但是這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彈頭必須要和炮管吻合才行,炮管是多粗的,那麽彈頭就得多次粗。
隻有德國的次口徑穿甲彈,算是提升了一步。這種彈頭的内部是硬質的穿甲彈芯,外面有一層軟質材料。當打到敵人的坦克上之後,外面就像是爛泥一樣,直接就粘到了敵人的裝甲上,裏邊的彈頭砸進去,用來穿透敵人的裝甲。
但是這種炮彈制造起來相當複雜,所以用的并不廣泛,常用的還是普通的鈍頭穿甲彈。
這種穿甲彈就是在普通的彈頭的基礎上,把前面最尖的部分去掉,讓彈頭變鈍。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提供一個轉正效應。當炮彈打到敵人的裝甲上,如果是傾斜裝甲的話,那麽很容易發生跳彈,當彈頭變鈍了之後,那就可以旋轉着樹立起來,和對方的裝甲垂直,這就是神奇的轉正效應。
但是這種鈍頭的穿甲彈在空氣中運動的時候,阻力就更大了,爲了減少空氣阻力,在這種彈頭的前方,再加一個易碎的風帽,就變成了獨具特色的被帽鈍頭穿甲彈。這種穿甲彈是這個時代最主流的穿甲彈的形式了。秦寶山他們搞的這種50毫米的反坦克炮,當然也是以這種穿甲彈爲主力形式的,但是秦寶山依舊覺得不夠,他還想要讓這種反坦克炮擁有更強的穿透能力,所以他就嘗試着搞出來了現在的這種東西。如果說它具體的名字的話,那就叫做脫殼穿甲彈。
此時熊正拿着的這個東西叫做彈托,就是脫殼的那個殼了。它可以卡在又細又長的彈芯上。這個彈托直徑和炮口的直徑是一樣的,所以哪怕就算是中間的彈芯隻有20毫米的直徑。這個50毫米的彈托也可以把彈芯卡在炮膛内,這樣就可以保證發射時候的氣密性。
這個彈托的加工技術,需要的相當高。一般來說,隻有數控機床才能夠達到這個要求,以八路軍的水平絕對是不夠的,所以秦寶山也隻是嘗試一下而已,哪怕就算是達不到後世的要求,隻要比現在的坦克炮的穿深更上一層樓,那就已經足夠了。
秦寶山看着熊正手裏拿着的東西,用手摸了一下,非常的光滑。雖然八路軍才接觸鋁合金的時間不長,但是他們已經能夠加工出來非常不錯的鋁合金産品了,秦寶山對這個裝置還是非常滿意的。他向熊正說道:“接着把那個彈芯給我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