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白月的目光,楊凡也不知道該怎麽面對,隻好假裝看不見,胡亂的扒拉幾口飯就放下了筷子,準備等楊平一起去書院。等楊平吃完後,楊凡便和堂哥帶着家人的囑咐奔向考場。
今天考場格外的嚴格,書院大門口已被來回巡視的官差封鎖,凡是考試的書生都要被搜身,見狀楊凡隻好和楊平排在後邊等着檢查入場。待太陽初升的時候終于輪到楊凡。衙役正要搜身,一見是楊凡便恭敬的抱拳道“楊小爵爺,請進”
楊凡也不好搞特殊,隻好客氣的說道“該搜就搜吧,不用搞什麽特殊。”衙役猶豫了下便象征性的搜了一下,随後便恭敬的請楊凡進去。
笑着沖衙役點了點頭,楊凡便帶着筆墨進入書院的露天考場随便找個位置坐下等着張通判的到來。待衆考生坐好後已是中午,炎熱的天氣讓很多書生變得不耐煩起來。
楊凡捅咕一下旁邊的沈元指了指涼棚下的沈縣令示意其向沈縣令問一句張通判什麽時候到。沈元看了一眼老爹無奈的沖着楊凡擺了擺手。煩躁不堪的楊凡隻好靜下心來慢慢的等待。
待又過了半個時辰後,張通判才緊忙的趕來,一進門就沖着衆人拱手道“伯紀兄,沈大人,張某來遲,還請見諒呐!”李綱不滿的哼了一聲倒也沒說什麽。沈縣令笑道“張大人公務纏身,能來本縣主持考試也是本縣榮幸"
張通判急忙的客氣道“哪裏,沈大人嚴重了,我們還是開始給考生發試題吧。這次的試題是馮大人親自拟的。”對于沈縣令,張通判要比上次客氣的多,八月就要去京師當官。這件事張通判已經知道了,所以态度自然的就比以前客氣了許多。沈縣令笑笑便示意衙役給衆位考試發送試卷。
等的不耐煩的衆人,見到終于要發試卷了,心裏一緊,眼睛緊緊的盯着那些發試卷的衙役。待衆位考生陸續拿到試卷後,臉上的神色複雜無比,欣喜者、沮喪者皆有之。
楊凡也不管别人是否高興,拿過試卷看了一眼心裏便有些詫異,題倒是不多,一道經義,一道策略就沒了。都是自由發揮題。皺了一下眉頭看了一下問題,這是孟子說的一句話“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意思就百姓最貴,江山社稷次之,君主最爲輕。楊凡皺眉沉思了片刻,表面上這道題看似非常的簡單就是用孟子的這句話爲核心寫一篇文章而已。但是實際上馮知府不會出這麽無聊的問題呢。那麽爲什麽還要出這種問題呢?盡管想不通,楊凡最後決定還是不要按照這句話的意思寫。便提筆寫道“古有唐太宗與魏征論之,百姓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靜舟穩,舟穩水順,二者無輕重也,故此何來百姓貴之,君輕之?......
待寫完後,便小小的得意一下,雖然出此題的用意不知道是什麽,但是自己還是選擇流傳了幾千年的中庸之道來答此題,誰也不貴,誰也不輕,非要論個貴輕,那麽都一起貴,一起輕。
擦了擦額頭上的漢瞥了一眼正沉穩答題的沈元,贊賞的點點頭,且不論答的如何,就這份沉穩勁就很難得,在看看另一邊抓耳撓腮的堂哥,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正在巡視的衙役盯了楊凡很久了,見其又是搖頭又是點頭的,猶豫了一下便走過去恭敬的說道“楊小爵爺可是要喝水?”卑職這就去拿水來給小爵爺解解渴。
楊凡沖衙役笑了笑說道“我什麽也不用,你去巡視吧,對了 你叫什麽名字?”
衙役欣喜的說道“卑職王五,”楊凡點了點頭便繼續答題。
見小爵爺不需要什麽,衙役便又開始沉着臉巡視其他人去,自己的名字小爵爺已經知道,以後很有可能就會往上升一升。衙役心裏欣喜的想到。
看了一眼紙上的第二題,是一道關于如何看待宋金二國的關系的。對于此事作爲後世的楊凡知道的非常清楚,由于此刻大宋和金朝正在結盟攻打遼國的最後一個據點燕雲十六州。所以當時朝野上下大部分的官員都認爲大宋和金國是兄弟之盟。隻不過由于大宋軍力羸弱在和金軍聯合攻打燕雲的時候,宋軍一敗再敗。最後險些被殘餘的七千遼軍全殲宋軍十五萬的主力部隊。最後還是童貫派人向大金請求幫忙才得以阻擋遼軍的追趕。就因爲此事,最後朝廷是花了無數的金銀才從金國的手裏買回來燕雲少數的幾個空城。而朝廷對外宣稱大軍收複燕雲打了個大勝仗,一時間上到朝廷,下到地方紛紛對金人抱有友好的态度。
見到朝廷已糜爛到了如此地步,楊凡嘴裏的牙咬得嘎嘣直響,手上的青筋直冒,對于金人的殘忍楊凡如何不知。日後面對金人的侵略,朝廷選擇了向金人議和,送上降表,并屈辱地下跪。金人除了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之外,還要立送一千五百名少女。北宋朝廷一律照辦,派人四處搜捕年輕女子,不夠數目就用自己的妃嫔抵數。
爲了滿足金人的胃口開封府官員刮地三尺,也無法滿足金人的索求。爲苟延殘喘,無恥的徽、欽二宗開始依“附加條款”拿婦女抵債。開封府官員除對照玉牒将公主,皇妃等押往金營外,還搜拿京城民女充數。這些被強行抓來的女性皆是一些蓬頭垢面的農婦,而開封府爲了邀功,竟然自置钗衫、冠插、鮮衣,将上自嫔禦、下及樂戶的五千名婦女盛裝打扮送出。
僅皇宮内,用來折價抵債的帝姬(公主)王妃。皇妃。宮女竟然多達一萬一千六百三十五人。最後這些公主,皇妃大部分被金人奸污,折磨而死。
面對如此殘忍的敵人,朝廷大部分人除了選擇投降就是議和,實在不行就把自己的子女親人送給金人侮辱。作爲一名留着漢血的大宋人,楊凡恨極了這種賣國行爲。手腕一沉便下筆寫道“自大宋開國一百餘六十餘年以來,太祖時常訓示,國之強盛在于武力之強大。盟國在于四方。國之弱小在于軍力頹敗。盟國常欺辱于此......
落筆後楊凡輕輕的歎口氣,擡頭望向日落西山的太陽,想到此時的大宋就如這日落西山的太陽一樣漸漸消失,作爲一個宋人卻隻能眼睜睜的看着它走向亡國,心中充滿了無奈。良久之後,迷茫的神情瞬間便又充滿了鬥志。不錯,日落西山又如何,明天紅日依舊還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