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身
除吳景外,程普、韓當和黃蓋3老也已趕來,這3人随于1名身高近9尺的昂藏、雄壯武将身後。
那人正是當初孫堅的心腹重将:朱治朱君理。
在猇亭之戰,也就是夷陵之戰大放異彩的朱然朱義封,便是朱治的外甥。
當然,此時朱然已成爲朱治嗣子。
孫策族兄孫河孫伯海,坐在吳景身後。
此外,文臣重臣張纮、張昭、呂範、虞翻皆在列。
孫策此時以征伐爲主;在江東士族眼中,其人又是外來戶,所以他麾下可信賴的文臣不多。
武将中的周瑜、太史慈、鄧當、蔣欽、周泰、賀齊、董襲和陳武亦在帳中。
周瑜本爲文臣,去年時其人主動轉爲武将。
鄧當是呂蒙的姐夫,此時孫策麾下的重将。
.。~,
昨夜其人随朱治在丹徒渡口防備劉馥夜襲,所以他們2人未參加宴會。
呂蒙正式大顯身手,是在幾年後鄧當亡故、孫權将鄧當部曲轉交給呂蒙繼承之後。
此時的呂蒙還是鄧當麾下1員小小曲軍侯。
孫策向麾下文臣武将說明,自己與衛将軍趙旻結盟共扶漢室之事後,衆人皆默然不語,看向張纮和張昭。
如今趙旻與孫氏結親,吳景、孫河爲避嫌,隻能閉口不言。
孫策确實有些難爲人。
他麾下之臣,無1有可與魯肅相提并論的戰略眼光。
抛開地位超然的吳景不談,周瑜戰略能力并非強項,且其人資曆不足;程普資曆足但能力不如周瑜;呂範…能力還不如程普。
暗恥雖然越來越昏暗無恥,但暗恥對呂範的5維定位,給得相對準确。
這1點,從呂範在正史中始終“從征”、“從讨”便可見1斑。
說,歡~迎下。載.
也正因此,孫權從不猜忌曾救過親娘、功高不震主的開國功臣呂範。
綜上,矮子裏拔将軍,孫策麾下武将們,隻能眼巴巴地看向張纮和張昭。
這2者果然也不負衆望,起身作揖道:“主公,我2人以爲,此舉甚善也!”
江東武将們紛紛附和。
于是孫策又将官渡戰場可能發生之變局闡述1遍…
也就是曹操即将與袁紹展開決戰、而袁紹内部暗流湧動之事。
來軍營途中,趙旻這個腹黑皮厚男才告知孫策此事。
孫策雖有上當受騙之感,卻也隻好捏着鼻子認下來。
果然,孫策此言1出,衆武将們頓時炸鍋。
張纮和張昭此刻反而冷靜下來。
~p
“衛将軍,袁本初始終占據絕對優勢,爲何衛将軍卻反而認爲袁本初将敗?”
趙旻決定借袁紹這個反面教材,震1震江東這些淮泗、會稽士族。
“蓋因袁本初麾下兩大派系傾軋不休之故!”
原本人聲鼎沸的孫策中軍帳,随着趙旻這句話說出口,瞬間針落可聞。
趙旻将袁紹麾下汝(汝南)、穎(穎川)、宛(南陽)等中原士族,以及河北士族之間已日趨尖銳的矛盾,向孫策麾下這些淮泗、會稽及元從3派做了詳細說明。
沒有人質疑趙旻。
因爲趙旻在出奇謀自立之前,本就是袁紹麾下之軍司馬。
袁紹内部傾軋如此嚴重,趙旻知曉其中内情合情合理。
最後,趙旻還不忘爲自己洗白。
“我先助袁本初打赢白馬之戰,破于文則、樂文謙奇襲後,又出奇兵助袁本初占據原武城,最後于關雲長矛下救出袁本初,已足以報袁本初知遇之恩。
讀小~。說a~p-p——p>
其後,我苦勸袁本初自東線奇襲許都,待奪下許都後當全力匡扶漢室,還天下以太平。奈何袁本初不願聽從我之良策!
是以,我隻好孤身赴許都秘見天子,向天子讨得秘诏,欲助天子解萬民于倒懸,扶社稷于傾頹!
如今,我仔細品讀田元皓(田豐)、沮公與(沮授)之言,結合袁本初始終欲立宗親爲天子之舉,方知其人欲效董卓老賊,行廢立之事也!
諸公,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爲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爲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孟子又曰: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跖指的是先秦大盜盜跖。趙旻實則是将自己比做爲善之虞舜,而将袁紹比爲謀利之盜跖。
這是諷刺袁紹明知道天子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卻爲私利不願搭救。
袁紹如此行徑,與自私自利的盜跖有何分别?
昔日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宮,然而當今天子并非昏暗之太甲,袁紹亦非勸太甲向善之伊尹,其人若行廢立之事,便是篡逆!
pp,
他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慷慨激昂,不但将自己擇得幹幹淨淨,而且自我标榜爲大漢獨1無2的大忠臣。
趙旻雖然鄙夷曹筆袋,但他自己越來越像特大号筆袋先生。
漢末不是晚唐,此時儒學雖即将進入十字路口,卻依然興盛。
而且,漢末當家者是士族,不是晚唐那種粗鄙武夫。
所以,趙旻借亞聖之理論爲自己奉行的扶漢義舉做背書,極易引發漢末士族共鳴。
在這1點上,他與奉行商(公孫鞅,即衛鞅)、申(申子申不害)之法術(法家法術勢理論)的曹操迥異。
雖然趙旻也将提倡依法治國,但趙旻深知,還是要以仁義爲本,以法律爲依據,方可奉行依法治國。
這畢竟是儒家治天下、生産力低下的農耕社會。
言歸正傳。
趙旻言罷作揖。
*&,
張纮和張昭果然都颔首不已。
“衛将軍所言極是!我等當以袁本初爲戒!”
這場不是舌戰卻勝似舌戰的辯論,以特大筆袋趙旻大獲全勝而告終。
雖然如今這場面,遠不如諸葛亮舌戰群儒時那般壯觀激昂,但趙旻指桑罵槐的意思同樣顯而易見。
張纮向孫策躬身作揖。
“主公,既如此,我等當早做打算爲善!”
孫策等的就是這句話。
于是他颔首後正色道:“子衡,子義,你2人率3艘鬥艦、2百艘艨艟、8千兵卒,屯駐于秣陵渡口,防備劉元穎水軍起碇!明日開拔!”
前文提過,碇就是這時代的石錨。
“諾!”
呂範和太史慈躬身抱拳領命。
“公瑾,幼平!你2人率兩千騎兵、3千步卒、3千弓手,随衛将軍啓程,屯駐于江都渡口,防備劉元穎夜襲登岸!”
周瑜和周泰領命。
“德謀,義公,公覆,3位将軍率十艘鬥艦、6百艘艨艟,屯駐于丹徒渡口,若劉元穎來襲,于其艦隊之後急攻!”
江東3老轟然應諾。
“君理,我之本營,便由你負責!鄧當、公奕(蔣欽)、元代(董襲)、子烈(陳武)及公苗(賀齊)協助君理,你等職責重大,萬萬不容有失!”
朱治等人轟然應諾。
最後,孫策向趙旻抱拳正色道。
“從文,若有可能,我需你再助袁本初1臂之力,擊潰曹孟德之大軍!”
趙旻啞然失笑。
他搖頭道:“兄長此言差矣!袁紹、曹操皆漢賊也,我決不與任何1方合污!兄長但請放心,我必助兄長奪下9江郡!”
他心道:奪合肥而已,何需如此大費周折?再者說來,有老子在,你孫策休想北進半步!
助你攻下9江郡,老子便足以還你今日這份人情。
你老老實實平定山越、奪人口便罷,你若敢造次,休怪老子翻臉不認人!
你欲效仿南北朝?呵呵,你想多了!老子要的是大1統!
腹黑男暗戳戳腹诽,表面上卻笑吟吟抱拳。
“兄長,良辰将至,我等同去如何?”
結盟祭天儀式極爲繁冗,祭獻太牢,也就是3牲,孫策趙旻同時宣讀盟約、焚燒盟約讓蒼天做見證後,趙旻和孫策的結盟就此達成。
十年之内,雙方将守望相助,誓不攻伐。
享過結盟宴後,趙旻向孫策抱拳。
^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兄長,我須安排元龍兄調兵,明日再折返。”
《3國志卷十5·魏書十5·劉司馬梁張溫賈傳》,是劉馥、司馬朗(司馬懿大兄司馬伯達)、梁習(本書已登場,号稱政績第1)、張既(官渡後将登場)、溫恢(西晉名士溫羨爺爺)和賈逵(弑曹髦之西晉開國功臣賈充老爹)的合傳。
通過雲某括号中的備注,諸位大大是否産生了1個疑問?
劉馥劉元穎,在這群父憑子貴者之中,憑什麽排到卷首?
雲某也有同問,所以查閱了文獻,并将其歸納爲兩個原因:
其1是劉馥與曹操關系密切,其2是劉馥子孫在魏晉占據顯赫地位,因此陳壽先生修史時,不得不稍加美化。
紀傳體史書的修撰原則,1般奉行“以事類相從”,即将同類型人物歸入1卷。該卷的卷首人物,通常又在同類人物中最具代表性。
列傳之體,以事類相從。--裴松之
比如荀彧位于《魏書?卷十?荀彧荀攸賈诩傳》,也就是開國文臣傳之首;程昱位于《魏書卷十4程郭董劉蔣劉傳》之首;張遼位于《魏書卷十7》,也就是5子良将傳之首;關羽位于《蜀書卷6》,也就是5虎上将傳之首;周瑜位于《吳書卷9》之首,皆屬此類。
有鑒于此,劉馥在事迹平平的情況下,在同卷之中位于首位,甚至力壓司馬懿之兄與賈充之父,這在魏末晉初的曆史環境下,無疑顯得不合情理。
後世讀者最容易忽視的問題,便是劉馥與曹操的關系。這是劉馥獲得顯要地位的核心原因。
劉馥出身沛國,是曹操的“鄉裏”。劉馥的老家相縣,距離曹操的老家谯縣1步之遙。
劉馥字元穎,沛國相人也。--《魏書劉馥傳》
太祖武皇帝,沛國谯人也。--《魏書武帝紀》
同時,曹操早年有1妾室劉氏,她爲曹操生育了長子曹昂與清河公主。劉氏死後,曹昂便被原配丁氏撫養。
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劉夫人生子修(曹昂字子修)及清河長公主。劉早終,丁養子修。--《魏略》
需要注意,兩漢時代,士人的婚姻選擇1般局限于鄉裏,很少有跨地方通婚者。
同時代的郭皇後(曹丕正室)聽聞娘家親戚仗勢與外州大姓通婚,便嚴厲譴責,表示“諸親戚嫁娶,自當與鄉裏門戶匹敵者,不得因勢強與他方人婚”。可見即使是貴勢之家,在婚姻對象的選擇上1般也不會脫離鄉裏、州裏。
(郭)後外親劉斐與他國爲婚,後聞之,敕曰:“諸親戚嫁娶,自當與鄉裏門戶匹敵者,不得因勢強與他方人婚也。”--《魏書文德皇後傳》
曹操的原配丁夫人,與丈夫1樣出身沛國大姓。丁氏姊妹分别嫁給了同鄉的大族子弟曹操與夏侯淵。
(夏侯)淵妻,太祖内妹。--《魏書夏侯淵傳》
注:上世紀末亳州城南、城西南及渦河以北先後發掘近2十座東漢墓葬,分屬3個家族,曹氏、丁氏、夏侯氏。相關論述見馬豔茹《曹操宗族墓葬出土玉豬鑒賞》。
劉夫人的籍貫無載,不過按《魏略》描述,可知她與曹操成婚時間甚早。從曹昂被丁氏收養的記載看,劉氏或許是丁氏的媵妾,應該也出身沛國。
按姓氏與籍貫推論,籍貫沛國相縣的劉馥,有極大可能是劉夫人的同族,甚至可能是同輩親屬。
以丁夫人爲例,她的同宗成員丁沖、丁斐,都受到曹操的提攜重用。丁沖被誇贊爲“衣冠良士”,丁斐則被曹操“特饒愛之”。丁沖之子丁儀、丁廙,丁斐之子丁谧亦有盛名,顯赫當時。
丁沖前文提過,就是那位未經受住酒精考驗,死于司隸校尉任上的丁幼陽。鍾繇接的他的班。
昔吾同縣有丁幼陽(丁沖字幼陽)者,其人衣冠良士,又學問材器,吾愛之。--《太平禦覽》引《魏武帝令》
(丁)斐随太祖,太祖以斐鄉裏,特饒愛之。--《魏略》
因此劉馥憑借微薄勳勞而占據顯赫地位,甚至在列傳名次上蓋過了司馬朗、賈充、張既等人,很可能便是因爲他屬于曹氏外戚。
劉馥何許人也?他姓劉,又是劉邦老家沛國人,所以,他大概率是劉氏宗親。
那麽問題來了。
曹操在世時曾多次打壓劉氏宗親,并大4廢除地方上的諸侯國。劉氏子弟彼時身處嫌疑之地,遭到曹操的猜忌與提防。這1問題在《劉晔傳》中便有清晰描述。
是歲,立故琅邪王容子熙爲琅邪王。齊、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濟北、平原8國皆除。--《後漢書獻帝紀》
(劉)晔睹漢室漸微,己爲支屬,不欲擁兵。--《魏書劉晔傳》
建安十8年(213),參與勸進曹操的諸多臣僚中,劉氏子弟唯2。其1是琅琊劉勳、其2是将軍劉若(即劉艾,本名劉芳)。而他們都是與曹操關系甚密的人物。
簡而言之,劉馥在特殊的曆史環境下,得到曹操的特别信賴,充分證明他的出身不同尋常。
劉馥的列傳極短,僅有3百餘字,論篇幅尚不及《出師表》的1半。以如此微末的勳勞,占據如此顯赫的地位,也能進1步佐證劉馥身份的不同尋常。
這裏不再贅述詳情,但有兩點可以确定。
首先,《劉馥傳》的叙事方式,屬于典型的諱敗爲勝。基本可以視作自文其醜,同時爲尊者諱。這也側面反映出,孫吳外戰的戰鬥力有多爆表…
功勳寥寥無幾的劉馥,修了座破城,居然吓跑了孫權,成爲了大神劉亡靈…
曹操和劉馥,因劉夫人的這層關系,大概率是親戚。劉馥憑借魏室外戚的身份,得到了地位方面的加成。
這就好似《魏書卷十6》的卷首人物任峻,論功勳不及杜恕祖孫,論名望不及鄭渾兄弟,但偏偏可以力壓群雄,高居首位,其原因無外乎任峻是曹操的從妹夫。
(曹操)表(任)峻爲騎都尉,妻以從妹,甚見親信。--《魏書任峻傳》
考慮到陳壽先生的《魏志》是以王沈的《魏書》爲底本,可知在原始版本的魏朝國史中,劉馥等人的位次安排或許便是如此。
概而論之,無論是“多爲時諱”的王沈,還是具備“良史之才”的陳壽,在曆史書寫中總不免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令人感慨歎息。
誠如意大利學者克羅齊先生所言:所有的曆史都是當代史。
這也從正面解釋了爲何劉馥要呼應曹操,積極備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