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旭在這一戰之中俘虜了大約四千匹戰馬。
這些戰馬主要是烏祿王子留下的。他這次來進攻威安堡帶的都是騎兵部隊,而且多數都是一人多騎的部隊。
路旭知道戰馬的重要性,所以在和烏祿王子談條件的時候,他就順手敲詐了烏祿王子三千匹戰馬。再加上其他戰鬥之中零零碎碎的繳獲的,路旭就存下了這些戰馬。
要說路旭也不是沒想過多敲詐一些。可是烏祿王子雖然能力不行,而且處境也堪憂。但他至少知道,如果自己再多給路旭一些戰馬,那别說自己還能不能競争汗位?
恐怕實力壯大之後的路旭還會不會看中烏祿王子能給他的那點利益都是兩說呢。一旦路旭反悔決定把烏祿王子徹底留在大梁,那他豈不是親手把殺他的刀遞給了路旭?
所以當時烏祿王子頂住了路旭的壓力,就是咬死了隻給路旭三千匹。
然而,這個數量讓路旭非常的尴尬!
首先,這些戰馬的數量夠多。已經足以讓他讓一部分人騎上戰馬了。
其次,這批戰馬的數量又不是那麽多。路旭這次玩兒的是突襲戰,而且要進攻秦州府這樣的大城。路旭雖說還不至于要傾巢出動,但是出動大批兵馬總是需要的吧?
就憑這兩千多匹戰馬無疑是無法爲路旭輸送足夠多的部隊的。
無奈,路旭隻能轉而用這些戰馬爲部隊輸送物資。而在所有的這些物資之中,最重中之重的就是路旭剛剛搞出來的大殺器——大炮!
其實對于火器,路旭一直是持保留态度的。這主要是因爲早期的火器性能着實是不怎麽樣,尤其是火槍的性能還不如他的鷹弓。
加上早期火槍的性能決定了使用它的最佳戰術就是排隊槍斃,而且還得是貼臉槍斃。這種戰術基本上就是把士兵當做成一種廉價的消耗品,這純純就是隻有強國至少也得是人口大國才能玩兒的東西。
就憑路旭這點家底他暫時還玩兒不起火槍!
所以對于火槍這樣的裝備,路旭并不怎麽看得上。但是對于火炮,路旭還是挺有興趣的。
隻可惜路旭并不是軍工或者化工方面的專家,所以有一個關鍵問題他始終無法解決,那就是——火藥的制造。
路旭隻記得一句話——一硫二硝三木炭,他知道這是黑火藥的配比。
但是對于火藥的制造、儲存等各個方面他都不了解。而且他身邊也沒有懂這些的人才,再加上早期的路旭也确實并不急着用火炮,所以也就一直沒有嘗試着搞這些東西。
直到!
路旭遇到了藍學林!
藍學林是個醫生,但是在這個年代醫生和方士總是有那麽一些夾雜不清的關系。
藍學林恰好就是“由醫入道”的人,換句話說,他也算是一個方士了。對于方士煉丹的手法他可是門兒清得很。
當路旭将黑火藥的配比告知藍學林之後,他試驗了幾次就成功地将黑火藥給鼓搗了出來。
路旭大喜!
他當時就命令自己的部下開始制造大炮。照理來說,以新安寨的工業水平,制造大炮簡直不要太容易。
然而現實卻永遠比理想要骨感許多。路旭經過這段時間的奮戰,也隻造出了兩種不算火炮的火炮。
限制路旭無法制造真正的大炮的原因很簡單,也非常的無敵,那就是——路旭缺銅!
衆所周知火炮尤其是大口徑的火炮就必須得用銅。可新安寨的工業能力雖強,但是卻獨獨缺銅。
不僅僅是新安寨,就連整個大梁都缺銅。正因爲銅在大梁是一種稀有的金屬,所以它才能被作爲貨币來使用。
同樣還是因爲銅是可以鑄币的,這就導緻銅在大梁是一種非常敏感的物資,從而進一步導緻了路旭想要搞到銅是非常困難的。
最終的結果就是路旭隻搞出了兩種很難說是大炮的大炮。
這兩種炮的其中一種好歹有個炮字,在路旭熟知的曆史之中它叫——虎蹲炮。
這東西的原型是元末明初之時,朱元璋的明軍麾下的一種利器——碗口炮。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體型較小、口徑隻有碗口粗的火炮。後來,這種裝備被戚繼光改進,變成了重約36斤的小型火炮。
它的射程較近隻有五百米左右,而且可以使用大仰角發射,基本上就相當于古代版的迫擊炮。
虎蹲炮既可以發射實心的鉛彈、石彈、鐵彈也可以發射霰彈,而且射程遠超弓弩,對步兵和騎兵的殺傷力都很強。除非用更大口徑的火炮對轟,否則在古代戰場上幾乎沒有克制它的辦法。
它的這些特性決定了它在工業革命之前在戰場上絕對是一等一的大殺器。
戚家軍也正是憑借着虎蹲炮的威力大殺四方,甚至在戚家軍和蒙古人作戰的時候,戚繼光還發明了一種馬車拉虎蹲炮的可以“大炮追騎兵”的戰術,把蒙古人打的是落花流水。
路旭覺得,戚繼光的戰術确實是非常精妙。于是他就也想搞一個馬拉虎蹲炮的打法。
隻不過,這裏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别看戰馬的體型非常威武。可實際上,戰馬是一種非常膽小的生物,随便有點什麽驚吓就有可能讓它們暴走。
除非經過人類的培訓,否則戰馬是不可能在炮火的轟鳴聲之中保持冷靜的。
好在!
路旭聽說過要如何幫戰馬“練膽”。在出征前,路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戰馬們練膽。
路旭找人将戰馬統一關進了堅固的馬廄裏,而且還用木樁和鎖鏈死死的鎖住它們。然後再在它們的腳下不停的放鞭炮!
可以說,戰馬雖然不是人,但路旭是真的狗!
善良的戰馬們哪裏見過這樣恐怖的威勢?别說是它們了,就算是新安寨的人在第一次聽到虎蹲炮的轟鳴聲的時候,都以爲是天雷炸了,一個個吓得都跪伏在地。
于是,在新安寨的馬廄之中,很快就響起了戰馬們撕心裂肺的慘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