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希望哪怕就算他已經死了,但是【遇事不決,禍水東引】這個思維方式已經成爲了第三帝國與往後所有王朝的行事準則之一。
這真的很重要。
他希望以後一旦出現什麽問題,所有人第一時間所想到的不是反思,不是思考自己的錯誤,而是立刻認爲這是别人的錯誤,并且迅速轉向外部尋求解決方案,禍水東引,轉移矛盾。
無恥,但是快樂。
就好比當年金國一旦被蒙古人打了,他們不會想着加強改善自身,而是立刻想着向南發動戰争,向南宋尋求彌補。
混到這個地步,混到快要亡國滅種了,還能覺得這是南宋的錯而不是自己的錯,何等的無恥呢?
但是,這種思維模式卻從未出現在南宋身上。
南宋上上下下,從朝廷到民間,從未有過如此的思維模式,這實在是一種巨大的遺憾。
活在這個混沌的世界上,如果沒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和志向,那就要有點無恥的精神,就要有點哪怕洪水滔天也不能耽誤老子及時行樂的思維。
不能覺得什麽都是自己的錯誤。
一旦出現争執,就覺得是自己的錯誤,要反思……爲什麽不換個思維呢?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是别人的錯?
有沒有一種可能,就算是我的錯,我也能通過武力和戰争,讓别人認識到這是他們的錯誤,而不是我的錯誤?
增量争奪戰雖然一樣殘酷,但是好歹,它可能是對外的。
順着這一思維模式,直到找到了新的增量點,或者引無可引,再也找不到任何的增量點。
真到了那個地步劉備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看着人類走向存量争奪的殘酷戰争,大部分人被排擠出這場戰争走向死亡,一直到人口和資源再度匹配。
殘酷吧?
但至少這種模式在走到盡頭之前,發動的主體是幸福的,他們無需經曆殘酷的存量争奪戰,隻需要眼睜睜看着别人經曆殘酷的存量争奪戰,然後還要認爲那是他們的錯誤,而不是發動這場戰争的主體的錯誤。
不過這其中也是有問題的。
正如之前鄭玄所提出來的那個問題,即開拓方面的嚴峻難題。
如果沒有很好的準備的話,開拓得不到成果,大量财富投入進去卻得不到産出,看不到足夠的增量,那麽第三帝國遲早還是要回到那個存量争奪的模式當中,在混亂中走向崩潰的末日。
所以,必須要有成果,必須要有收入,比如要有明明白白的增量點放在全社會面前,從而形成全社會的共識。
要連垂髫小兒都能知道對外開拓進取可以賺大錢。
等這個思維成爲大家的普遍共識的時候,第三帝國就算是跳出那個該死的循環圈子了,可以走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了,可以抛棄掉毫無意義的“謙虛”了。
而爲此,劉備需要做出非常多非常多的工作。
首先第一點,他要讓漢帝國擁有遠洋航行的能力。
正如之前他所了解的,這個時代人們對航海的理解還相當初級,且航行工具非常有限,沒有指南針沒有相對應的航海知識,甚至于航海的大船都是平底的船隻。
這樣的船隻抗不了風浪,風浪一大,船隻就會整體傾覆、四分五裂,所以遠洋航海都是靠着海岸線行駛。
安全倒是安全,但是也失去了很多的可能性,所以劉備在揚州地區,在關羽造船的同時,推動了遠洋海船的技術革新,即創造尖底船舶。
在船隻的構造之中增加龍骨和尖底的概念,增強海船抵抗風浪的能力,增強船體的堅固程度,至于風帆、舵之類的存在,古人也不是傻子,長久的摸索之中,這些事物也逐漸的出現在了海船之上,隻是尚且不成體系。
就和當時的天文技術一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掌握充分的天文知識,可以在遠洋航行之中辨明方向,所以經驗豐富是一方面,能不能找到經驗豐富的人又是另外一方面,這些經驗是否可靠,則又是另外的事情。
若要順暢的航海,需要很多東西,尤其需要的是辨明方向的工具。
這些東西現在或者沒有,或者隻有雛形,而不具備廣泛使用的可能性,這對于航海來說是很不利的,但是此時此刻唯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才能真正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閉門造車沒用,還是需要利用現有的一切搞那麽幾次實踐,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可能性。
而作爲這一切行動的先鋒軍,日南郡方向在貞觀二年正月十九日的時候送來了戰報,說甘甯統領三千營兵,在馬超統領的一千五百名郡國兵的幫助之下,大破日南郡土人,擊殺土人領袖區連,收複了象林縣,解決了日南郡曆時兩年半的叛亂。
說起來,這一戰打得并不容易。
當然不是說那些土人很能打仗,他們連正兒八經的制式兵器都湊不出來幾把,基本上都是用他們當地自己生産的武器,材質五花八門,式樣也五花八門,還有那種類似于流星錘之類中看不中用的東西,上了戰場打起仗來對自己人的傷害遠遠超過對敵人的傷害。
以至于甘甯和馬超一時間居然不知道那些家夥到底是敵人還是友軍。
但是如果因此就說那些家夥完全沒有可取之處,也不盡然。
他們的優點就在于熟悉地形,且人多勢衆,戰鬥意志也比較堅定,不是那種完全不知道自己爲何而戰的烏合之衆。
他們還敢于主動出擊,敢于夜襲,經常主動發起對漢軍的偷襲。
漢軍剛來日南郡這邊還在适應氣候的時候,這幫家夥每天晚上都來夜襲,确實讓漢軍難受了一陣子,又不知道該怎麽才能更好的解決他們。
不過漢軍到底是精銳,也嚴格遵守了軍隊裏的戰時衛生條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不亂吃野果菌類,使用艾葉之類的東西驅趕蚊蟲,把軍營紮在相對幹淨的地方,遠離叢林、水潭,且軍隊裏的軍醫團隊和熟悉當地情況的本地醫生足足有一百多人。
如此加持之下,漢軍度過了最初兩個多月比較難熬的日子。
之後時間到了貞觀元年年底,就算是日南郡也有了些涼爽的感覺,當然了,十一二月份還能穿單衣的日子,哪怕是對于江南出身的士兵也是挺新奇的體驗。
根據本地人說,日南郡的涼爽時日非常短暫,過去了就沒有了,非常珍貴,所以大軍如果想要開戰,那就要抓住機會趕快開戰,否則到了明年二三月份,就又要開始熱了。
甘甯和馬超、法正一合計,感覺确實要抓緊時間展開行動了,于是三人攜手共進,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于十一月底發起了對日南郡象林縣的反攻,将盤踞在象林縣還不斷北上蠶食帝國領土的本地土人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十一月二十八日,甘甯就帶着士兵們在盧容以南打了一個勝仗,把一千多前來襲擾的土人給打敗了。
這些土人衣衫褴褛,武器破敗、五花八門,唯有面色兇狠,氣勢十足,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值得誇贊的地方。
甘甯指揮軍隊放箭,幾輪齊射之後把他們射到了一大片,接着軍隊結陣上前肉搏,三下五除二就把土人砍得七零八落,死傷慘重,剩下的人試圖逃跑,又被漢軍僅有的三百騎兵截斷了退路最終全軍覆沒。
接着甘甯一路南下,向象林縣方向前進,一路上遭遇了三個土人部落,被他全部打敗、覆滅,通過這三次戰鬥,甘甯差不多摸清了土人的戰鬥力和戰鬥方式,對土人也有了些許的了解.
于是大軍兵臨象林縣城、面對區連率領的一萬多土人聯軍的時候,甘甯也沒有任何的擔憂。
作戰很快便結束了,土人聯軍全軍覆沒,漢軍大獲全勝,收複了象林縣城,重建了象林縣。
至于那個叫區連的家夥所建立起來的一個沒什麽名堂的國家,也就此覆滅了,什東西都被漢軍一把火焚燒了,沒能留下什麽痕迹。
本來事情到這裏也就結束了。
不過區連雖然死了,本地土人卻并未認輸。
聯軍戰敗了,他們還有很多人,他們生活在叢林之中,很難尋找到蹤迹,卻可以相對輕松地抄小路來偷襲縣城,且發揮了牛皮糖的精神,就算被打跑一次,還能再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甘甯和馬超想了很多辦法,都沒能順利把這些土人全部趕走,想要主動發起進攻,卻無法順利找到這些家夥究竟在什麽地方,派人摸索尋找路途,效率卻很低,一個月也就摸到了三個部落,而這樣的部落在整個密密的叢林裏,或許還有數十上百個。
對于這樣的情況,甘甯和馬超一合計,覺得隻靠軍隊對付這些土人實在是太難了,而且軍隊不是在這裏常駐的,郡國兵倒是在這裏常駐,但是郡國兵還要維持秩序,執行法律,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對付這些土人,否則地方上的秩序維持人手就不夠了。
關鍵時候,還是讀書更多、思想更爲活躍的法正想到了辦法。
之前,新的度田法令發布的時候,劉備就說了,對于江南未開發地帶,允許官方和私人在用工、開荒種地地過程中使用奴隸進行,漢人奴隸雖然被嚴格限制了數量,且之後大有完全徹底限制住漢人奴隸獲取途徑的架勢,轉而使用全面的雇傭合同制。
但是對于非漢人的群體,朝廷則是開放奴隸限制的。
所以說隻要不是漢人,隻要你抓得住,養得起,那麽他就可以是你的奴隸,且隻需要給官府繳納相當于漢人奴隸四分之一的保證金,就可以合法在漢帝國境内使用這些奴隸爲自己辦事。
根據度田法令的要求,日南郡這種地方,一個漢人成年男子可以分配到一千畝土地,一個女子也能擁有五百畝的土地,一個三口之家最少可以擁有一千五百畝土地,最多則可以擁有兩千五百畝土地。
這個土地規模在中原之地就算是一個響當當的地方豪強的配置了。
當年劉備剛起家的時候也就兩千多畝土地,那樣就已經是一郡之地武德充沛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了,而在日南郡,因爲地廣人稀,不缺土地隻缺人口,就算是給那麽多的土地,土地數量還是非常之多。
日南郡還算是好的,北邊一點的九真郡有數量非常龐大的平原之地和一看就相當肥沃的土地,但是九真郡卻沒有那麽多人可以去耕種這些土地。
這麽大數量的土地,隻靠一家幾口人,就算腰都斷了也耕種不了那麽多的土地,必須要請人幫忙,或者找奴隸來幫着耕種土地,主家隻需要監督這些土人就可以了。
所以法正認爲,對付這些土人,不能隻靠官府。
隻靠官府和軍隊對付這些土人顯然是不夠的,如果可以将土地分配完成,然後将度田法令裏的要求貫徹落實,那麽就能推動日南郡的土地擁有者們對土人奴隸的大規模需求。
沒有需求的時候,隻靠軍隊來對付土人,投入産出比是很低的。
但是當市場提出需求的時候,投入産出比就會瞬間提升,乃至于這會成爲一門生意,成爲人人都願意去争搶的生意。
就好像當年劉備抓了七十多萬草原俘虜之後,因爲中原地區有需要這些俘虜的豪強大戶,所以大批大批的俘虜被售賣到冀州、青州、徐州、兖州之地。
現在,他們同樣可以在日南郡做一番嘗試,看看這些土人俘虜到底能不能打開市場。
法正提出這個想法之後,甘甯和馬超都覺得這可以試試,雖然之前沒有經曆過,但是既然有這個可能,那麽就要試一試。
他們總要找到一個長治久安的法子,總不能讓漢軍一直停留在這裏對付這些土人的突襲,那漢軍什麽事情都不用做了,就在這裏無休無止的打治安戰好了。
俗話說得好,隻有千日剿賊,哪有千日防賊?
不過馬超還有點擔心這個事情不太好搞,擔心這個事情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操作才能見效,而軍隊無法在這裏停留太久,他擔心軍隊一走,隻靠郡國兵維持的話,會比較艱難。
但是法正卻不這樣認爲。
法正認爲隻要官府把度田法令的消息發布出去,再發布非漢人奴隸大量使用的許可,且提供一定量的幫助,那麽日南郡乃至于九真郡那邊的漢人都會聞風而動,主動幫助官府對付土人,抓捕土人。
漢人群體那薛定谔的武德需要一定的激發條件,隻要滿足條件,他們完全可以成爲“戰鬥民族”。
法正還認爲,等時間緩緩流逝,最遲不過一年,日南郡的土人就會面臨一個數量不夠、入不敷出的局面。
屆時,整個交州都會掀起一股抓捕土人做奴隸的浪潮,搞不好大家還要去更南邊、更西邊的密林當中主動尋找更多的土人部落抓回來供給交州的發展之用。
屆時,朝廷也好,地方官府也好,就再也沒有土人襲擾的憂患了。
他有這個信心,他認爲自己并不是在開玩笑。
甘甯和馬超沒看那麽遠,對此持懷疑态度,隻說要看看結果。
而結果就是,日南郡關于度田法令和最新的奴隸法令發布出去之後,短短五天時間,前前後後就有二十多個本地規模較大的家族前來咨詢相關的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