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手法其實說穿了并不難,就是在書頁上制作出一個嫁接空間而已。
真正難的是這個空間和人像投影要長久保持。
但作爲魔偵局曆史上唯一一位著世級巅峰的存在,祖師爺能做到這一步似乎一點都不奇怪。
白正卿大緻估摸了一下,以他不同于常人的修行天賦,大概等他達到中著級應該就能做到這一點了。
因爲他比祖師爺更大的優勢在于,他同時還是一名真武武師。
想到這裏,白正卿微微一笑,翻開封面,看向第一頁。
上面是用毛筆寫的工工整整的字體。
這雖然是祖師爺随手些的手劄,但上面的字蒼勁有力,比起現代很多書法大家都要厲害多了。
不過對于古人來說,寫毛筆字是基操,倒也沒什麽好恭維的。
白正卿就站在呂幻絲的院子裏,開始認真翻看起鎮魔寶典來。
祖師爺所寫的部分足有幾十頁,但也正如他所說,大多都是一些趣事、轶事。
比如他在某一個小城裏,見到有人模仿一位美男子的一言一行,企圖俘獲美女芳心,結果迎接他的隻有美人的唾沫星子。
比如唐國的末代帝王,在被人攻入都城時,沒有選擇逃跑也沒有選擇自盡,反而是一把火燒了皇宮裏的書庫,按他的話說就是,讀了這麽多年書都沒有保住國家,讀書有什麽用。
這些都是曆史上不曾記載的事情,有小事也有大事,但在這位祖師爺眼中,這些都不過是有趣的事。
當然,他也在他的手劄中記載了一些修行有關的知識。
最令白正卿意外的并不是關于真武、真靈修煉體系的記載,而是祖師爺對于一處地方的向往。
祖師爺這輩子最向往的地方居然是神農谷的問道天,一處大魔聚集的嫁接空間。
他給與問道天的評價是:界外之世,問道之地。
用他的話說,問道天本身就是一處求仙問道的地方,雖然裏面住着很多大魔,但那些大魔所追求的都是無上的境界。
早在5000多年前,問道天就已經出現了。
它之所以出現在神農谷,是因爲這是一位叫做神農的大魔死後所化的嫁接空間。
神農是誰?
以白正卿所讀過的曆史書籍記載,他是一位嘗遍百草、濟世救人的大德,可真實的情況卻是如盤古一般,他其實是一隻大魔,還是極爲厲害的大魔。
但這隻大魔與一般大魔不同,他隻在乎超脫,超脫原有的境界極限,超脫這個世界的束縛。
雖然到他死時還沒有實現這個目标,但他的執念在他死後并未散去。
因此就造就了問道天的奇特。
要進入問道天,會有一個問心的環節,隻有真正向往強大的人才能步入此境。
這也是祖師爺爲什麽向往此地的原因。
祖師爺曾經去過問道天,去試過問心,但最後的結果卻不如人意。
也是直到那時,祖師爺才知道自己在世俗中有太多的牽絆,無法做到專心一緻的求道悟天,因此後來他才創立的鎮魔司。
在他的心中,打擊魔鬼,創立太平盛世也是他無比期望的。
因爲得不到,所以向往之。
白正卿此時想到了兩百多年前的那隻真武大魔。
也許他正是因爲在這個世界上已經難求一敗,所以才會進入神農谷問道天的吧。
而對于那些專心問道的人,又怎麽可能再出世呢?
所以這麽多年來,他沒有在任何一本典籍中見到過問道天有人出世,這大概就是根本原因吧。
白正卿此時的心情很複雜。
在他眼中十惡不赦的魔鬼,卻有一批人有着崇高的追求,他們就像是苦行僧一般,放下了世間的繁華,隻爲求得内心的滿足。
這些人雖然是魔鬼,但無比可敬。
白正卿自問自己也許這輩子都做不到這一點。
他有七情六欲,有太多想庇護的人和事,有太多的雜念。
這本鎮魔寶典對白正卿來說,的确是爲他拓寬了很多眼界。
在祖師爺的記錄中,他明白了神農谷問道天的特殊,也知道了很多古時候的修行體系。
像大漢巫那種自虐修行的人大有人在。
有的人選擇自殘,每天割些肉下來,然後再用火鉗燙一下,防止傷口發炎。
有的人會用水泡,泡到整個人快脫皮了才起來。
當然,這些都是很小衆,自己研究的修煉法,往往修不到很高境界。
而有些已經形成傳承的體系卻有一定的修行道理。
祖師爺最欣賞的是一種叫辟谷法的修行方法。
其實就是絕食,通過絕食來鍛煉人的意志,提升身體的耐受程度,從而激發肉身與精神力的潛力。
這種方法十分有效,隻要是有足夠天賦的人基本都能入門,而且具有很強的修煉效果。
其實從第三階段開始,本質上就是意志力的修煉。
真武體系的人修的是肉身意志力,即爲耐受力。
真靈體系的人修的是精神意志力,即爲忍耐力。
這些都可以通過辟谷法鍛煉。
所以修行辟谷法的人,有很多修到了很強的境界。
但祖師爺依然不選擇沿用這種體系。
原因有兩個。
一,修行門檻太高。
這是真武、真靈修行體系中的一種,所以對天賦要求極高。
天賦不足者,很容易因爲辟谷,對身體和心靈造成一定的侵害,普通人甚至會造成死亡。
二,修行此法的人太過清心寡欲,不利于開展除魔工作。
連對吃這種基本的欲望都可以抛棄,那麽如何指望這些人可以除魔衛道?
當然,類似的傳承還有一些。
而這些傳承的方法就是祖師爺開創如今的禦魔體系的靈感來源。
想當年他也是跑遍了全球各地,才搜集到那麽多修煉之法。
在祖師爺的手劄中,關于修行的部分大抵就是這些了,更多的篇幅還是用在了他的所見所聞上。
這大概也是他會在封面上專門設置一個鎮魔之境來告誡後人的原因。
實在是太像一本雜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