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歸北漠,東歸北襄。
北漠部落走向統一,立國号爲蕭,定都西銘,北襄延續舊時,以襄爲國号,定都上京。
那座深宮如今也換了主人。
北襄王趙貞入主華陽宮時設天地法壇,敬天成運,祈福上天,坐實天子之位。
僵持了如此多年,雖讓北莽崛起,好在是峰回路轉,入了大景。
年過半百的趙貞心中不免有些惆怅,他也不曾想過有朝一日還能來到這裏,甚至還成爲了這裏的主人。
遙想當年與燕洵相遇,那時還是風華正茂,一晃三十餘年,各自成主,隻是可惜,再見之時,已是生死之敵。
“燕洵啊燕洵,終究是本王技高一籌。”
趙貞站在那樓閣之上,眼望着這座都城,他撫胡一笑,随即便走入了身後的大殿之中。
大襄官員在整理景時留下的舊物時,在藏書閣中發現了大量書籍,大概是當時景帝南逃時無法帶走,故而留在的這裏。
其中大多都是一些雜書,包含了許多東西,在藏書閣的三層,史官找到了記載着大景朝歲月變遷的史書,一一應對,再作修改,存于庫中。
但在看到最後一本的時候,史官心中不免疑惑了起來。
“這,這是誰寫的?”
史官心中駭然,再一看,那竹簡上的内容不像是新的,像是陳放了許久。
自襄王入主大景以來,藏書閣便一直封着,從始至終都沒有人進來過這裏,那這最後的這些,又會是誰添上去的?
“不對,這時間不對等!”
史官心中一驚,随即便将那本史書遞到了王上面前。
趙貞看過那本史書後有些不解,于是便問道:“這史書有什麽問題嗎?”
他并沒有看出什麽問題。
史官顫顫巍巍,說道:“回王上,這上面纂刻的痕迹不似近期,據臣所觀,恐怕這多出的幾處,纂刻的時間都早于其上記述的時日,臣略微估算的一下,可能……”
“可能比王上火攻安慶,還要早上一年之久。”
趙貞聽後愣了一下,随即拿起那史書又看了一看。
後面多出的這幾條記述,的确比之前的内容要淺一些。
趙貞心中思索着,忽的皺起眉頭,輕聲呢喃道:“這怎麽可能……”
若是這樣說來,早在他還未入主大景之時,便有人已經料到了後續的所有,景帝南逃,火攻安慶,大景滅國,每一件事都清楚的記述了年月與日期。
這着實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他擡起頭看了一眼史官,不作聲張,随即讓他退下。
史官退下後,趙貞再次拿起那史書看了起來。
他伸手抹過那史書上的内容,依舊有些不願意去相信這件事情。
“來人。”
趙貞道了一句,随即喚人将大景的史官一并抓來審問。
結果卻是無一人知曉這後面的内容是誰給添上去的。
得到印證之後,趙貞越發好奇了起來。
随後又喚來了大景的司天監監正。
垂老的玄天跪在那大殿之中,他身形顫抖着,不敢擡起頭來。
“本王聽聞你通曉術數,可測天象,可見人之命數,如今本王這裏正有一頁書簡,你便替朕算算,這書簡上的内容是何人所著。”
玄天聽後心中大怔,他的聲音沙啞,開口道:“王上,貧道,貧道不善此術啊,王上……”
他當初的确是從那劍仙人那學得了一些觀象之術,但若是說算一本書是何人所著,他是半點東西都不會的。
“你不會?”
趙貞聽後說道:“本王可是聽說你自稱隐士道仙,仙丹入腹,可助人長生?話說的如此之滿,如今就這點小事,你竟不會?”
玄天心中一怔,他跪在地上,已然吓破了膽子。
趙貞冷哼一聲,說道:“什麽道仙,原是妖道爾,你便是靠着那毒丹之術将景帝騙的發昏的吧,這世上何來長生之術!”
“拖下去,吊死東市,暴屍三日。”
“本王倒要看看,還有誰敢借長生二字哄騙世人!”
趙貞擡手一招,随即便見殿中護衛上前。
玄天一時間慌了神,他見那護衛上前,他想要逃,但卻是雙腿打顫,站都站不起來。
“王上,王上,這世上真的有長生之術,貧道說的是真的,王上!!”
“王上饒命啊王上……”
玄天被一步步拖出了大殿。
玄天沒有半點反抗的餘地,就在要被拖出大殿之時。
他心中想到了什麽,忽的開口道:“貧道見過長生仙!”
一聲大喊自那殿門口傳來。
殿中坐着的趙貞聽後擡頭看了一眼,思索了一下後擡手示意了一下。
護衛松開了手,玄天掙脫開來。
他快步跑回了殿中跪了下來,拖着腿往前跪了兩步,說道:“王上,貧道的師父曾與一位先生交好,一甲子歲月,那位先生模樣不曾變過,容顔不老,乃是正真的長生之人,後來貧道入了司天監後,曾也見過那位先生一面,隻是眨眼之間,他便消失在了貧道的眼前。”
“貧道若有半句假話,任憑王上處置!!”
殿中安靜了下來。
趙貞看着面前這個不倫不類的道士,若是之前,他定然是不信的,但當他見了這本史書的時候,隐約間覺得,長生仙人或許不假。
玄天已然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他跪在殿中,等待襄王開口,這同時也決定着他是死是活。
趙貞沉默良久,手中在那龍椅上躊躇片刻,開口問道:“你口中的那位先生,叫什麽?”
玄天見趙貞問起,頓時就抓住了機會,焦急開口道:“姓陳,他姓陳!”
“字呢?”趙貞問道。
玄天張了張口,說道:“貧道,貧道……”
“王上,貧道不知那位先生字是如何,一直以來,貧道都稱那位先生爲陳先生,全名興許隻有貧道的師父才知道,但貧道的師父,早年便仙逝了。”
“對了,對了,那位先生總是穿着一身青衫,每次來見貧道的師父都會打一葫蘆酒!”
“貧道不曾有半句虛假,王上明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