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奧斯汀已經不在乎了,他知道,這次的行動又失敗了,自己很有可能會成爲替罪羊,好在自己在前天就給菲利普寫了伊妹兒,這至少可以讓自己體面的離開,菲利普還得給他寫上一封贊美的推薦信,畢竟,把柄在人家手裏捏着呢。
在西方的企業裏,一旦出了事情,都是要叫下面的人去背鍋頂缸的,要是下面的人沒有提前防範,那最後走的時候會很狼狽,甚至連一封推薦信都拿不到,可要是有的防範,當老闆的知道是怎麽回事,那就會網開一面,有的還會給出豐厚的離職補貼,總之,在職場裏,各種花樣是層出不窮的,誰都要多個心眼。
美國的這種文化造成了高層人士和精英們幾乎都是以陰謀爲本,任何事情先猜忌對方是不是在搞名堂,任何事情都能挑出刺找出毛病來,這也是許多人與美國人打交道時感到别扭的地方,越是高級别的接觸,這樣的感覺就越大。當他們拒絕你的時候,提出的理由也是叫人啼笑皆非,有時甚至是很荒誕的,可是美國人卻會振振有詞的強調那是他們的個性,是他們的價值觀,是他們的信仰等等。
“你個豬頭!既然已經有了判斷,爲什麽不立即止損!你先下令脫手,能撈回一點算一點,等我去看了伊妹兒再給你電話!”菲利普在電話裏出口成髒,他忘記是自己給奧斯汀下的死命令,沒有他的允許,這個莊要做到底。
奧斯汀隻回答了一句“謹聽吩咐”就收了電話,随後對下屬的那幾個操盤手用手指比劃了幾下,越是,那些業務員全都低頭抓緊時間敲鍵盤了。
有了奧斯汀這邊的抛出,這股票的跌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直接跌到了低位,而且還在下跌,現在的價格早就破發了,不是向上破,而是向下。讓奧斯汀欲哭無淚的是,盡管他們挂出的價格已經是最低的,可正因爲巨量的低價盤挂在那裏,反而使一些散戶幹脆就不抛了,因爲不可能抛出去,原來還有一些買盤,奧斯汀那樣一弄後,下面接手的買盤幾乎成了空白,這在股市上除了那些垃圾股外,當年上市的新股是很少有這樣的情況的,股民們感到奇怪,怎麽就沒有人護盤呢?
按照正常的規律,新股上市後出現這樣的情況,往往是推薦券商拉着公司一起籌資護盤,就是委員會也會提醒那些手中有大把不流通股的股東注意,因爲,股價跌的過度,也就意味着他們手上的非流通股在大幅度貶值,嚴重的影響連帶企業的商業評級,搞不好就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個結果是誰也不願意承擔的。
哈維公司本身就是一個嘗試性的四不像公司,公司本身的資金流量并不大,哪裏有錢去護盤?你作爲股票的主體都不護盤,讓那些推薦商去護盤?雖然沒有明确的拒絕,可是以開會研究,派員調查等理由拖延一下也不爲過,這就是奧斯汀挂着低價卻是賣不出去股票的原因。同時,因爲這些陰差陽錯,使一些在股市上想投機,經常鑽空子的,認爲可以抄底的券商和經紀人也停止了動作,他們甚至懷疑這個哈維公司的股票會不會退市,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各種小道消息也都是在“我告訴你個秘密,你千萬别傳”名頭下傳的滿天飛,越是沒有官方證實的消息就越是破壞力大,好在哈維公司的股票在整個德國股市上是個小蝦米,無足輕重,參與攪合的散戶和券商也是少數,要不然非引起軒然大波不可。
到了這會,不管菲利普有沒有指示,大筆資金被套已經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現實,而奧斯汀也沒有等來菲利普的電話。他不知道華盛頓那邊會如何應對。
菲利普不是不想給奧斯汀打電話,而這個電話他沒法打,打了說什麽?那封伊妹兒他終于看到了,在那個時候奧斯汀的預見是正确的,偏偏自己因爲各種原因沒有看到那封伊妹兒,要怪就得怪那天的RF财團的董事會,可菲利普能讓董事會去背鍋嗎?此時的菲利普想的卻是另外一個解決的辦法,他認爲,去找那個在法蘭克福打了一槍就跑回來的米爾頓,也許可以忽悠那個馬大哈再去接盤。
說,這菲利普難道說這點資金都壓不起嗎?這裏就要說一下華爾街的金融原則,要說真的去壓,可以說壓得起,也可以說壓不起。說壓得起,是因爲菲利普手上的盤子很大,在華爾街是處在頂尖的前十位置,就在德國玩的那點資金真算不了什麽。說壓不起,則是,盤子越大,各方需要的資金就越多,幾乎所有玩這些的金融資本都是十個瓶子九個蓋,有的甚至隻有七八個蓋,來回倒騰,用越少的資金控制越多的資本是華爾街的通例,像RF财團,用一塊美元控制二十幾塊資本的運作,真可以說一個個都是掌控資金流量的高手,菲利普調用資金都是有算計,有計費的,他們不在乎一兩次的輸赢,在乎的是資金回籠的速度和周轉的次數,周轉越快,産生的效益越大,一筆可觀的資金無端端的被壓在那裏,那個損失要遠遠比割肉止損産生的虧損大多了,所以,菲利普現在急于找一個傻瓜前來接盤,隻要騰挪出資金,哪怕他在華爾街多玩上幾手,這損失也就回來了。
想菲利普這樣操作的人在華爾街比比皆是,他們最怕的就是資金斷裂,怕的是投入後被套牢,最後還沒有翻盤的可能,這就等于徹底的輸掉了,那個号稱第四大投資銀行的雷曼公司,就是因爲這種原因,資金鏈斷裂,最後不得不破産。當時,但凡有一個接盤的幫襯一下,雷曼公司也許就可以度過難關,可是,雷曼公司指望的美聯儲壓根不理,直到今天,雷曼那個挨打的CEO還在抱怨美聯儲不作爲,不是他不努力,是一些同行落井下石!廢話,商業競争能不這樣嗎?
菲利普之所以動起了米爾頓的腦筋,也是有他的想法的,他認爲,米爾頓在股市上是新手,而且第一次出手就大獲收益,絕不會對看到眼前的好處置之不理,這也是新手的通病。比如,**就是利用人這樣的心理,讓那些生手新手在**裏一開始可勁的赢,等到那些新手認爲自己行的時候,才開始收網。玩股票的生手一進入,往往都會有些許斬獲,都會認爲自己如果膽子再大一點,投入再多一點,也許第一桶金就會更多,遇到類似的情況,想讓他們“見好就收”很難。
還有一個原因是菲利普去找米爾頓的一個有力武器,他準備向米爾頓道歉,準備承諾今後不在期貨市場上搞風搞雨,甚至準備給米爾頓一些好處,隻要這次米爾頓能夠幫助他去接盤,菲利普甚至都原意低三下四的去說任何小話。
米爾頓回來後,原來鬧得厲害的對手偃旗息鼓,讓他感覺興趣索然,正在抱怨魏沈生太過敏感,可是哈維公司的股票出現下滑,也是讓他覺得自己在股市上的運氣非常好,要不然,怎麽就送給自己這樣大的一次機會?裏外裏,他個人賺的錢就足足有一千多萬了,這可是與公司完全無關的個人資産,可以說,他發的有些不清不楚了。當菲利普電話邀約見面的時候,他有些奇怪,可他畢竟是一把年紀的人,不是那種年輕氣盛的生瓜蛋子,當然不會貿然拒絕,敷衍了一會後,算是同意了。于是,此時的菲利普正乘坐自己的專機飛往芝加哥呢。
“魏,你說這個時候菲利普要來見我是個啥意思?”米爾頓放下菲利普的電話就去大樓的另一層找魏沈生,此時的魏沈生剛剛與自己的姐姐通完電話。
“我估計十有八九與哈維公司的股票有關,他們在你走後,一口氣吃進了流通股的12%,本想好好的做一次莊家,可是沒想到,哈維公司的負面消息一出,市場就崩潰了,現在,他在那裏被牢牢的套住了一大筆資金,就算是割肉,也沒有接盤俠,估計是想找你這個冤大頭去接盤的。”說到這裏,魏沈生把自己正在看的電腦顯示屏轉了一個九十度,指着上面的一些數據說道,“看來他們對這個股票已經完全沒有信心了,所以,像在期貨市場上一樣,準備撤退了。”
“那我去見他幹嘛?你給我打醫院的急救電話,說我在你這裏出了狀況,我可不是什麽好人,這樣的事情我是不會上當的。”米爾頓看了數據後說道。
“我其實對股票也不是很懂,可是這個哈維公司的行情是不能以普通股票那樣的規律去看的。”魏沈生想了想後說道,“在巴黎的秋拍上,我競拍了一個長桌,花了差不多2500萬美元買了一張台子,現在已經送回老家,我姐姐找了幾個專家進行重新審定和評估,你猜怎麽着?都說我買便宜了,那張台子不是清代的,是明代末期的,典型的廣作……咳!我跟你說這個你也不懂,現在私底下想找我轉手的客戶就不下十個,想租用去做展品的博物館起碼有七八家,一年的租金都是百萬計,你說說,哈維公司手上的那些東西裏還有沒有震撼的東西?”
米爾頓一開始對魏沈生說的故事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可當魏沈生最後那句話一出來,他似乎明白了點意思,“你是說當下的哈維公司股價并不是真實的,而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給弄反轉了?按照你的說法,我是不是要去當接盤俠?”
“咱們先不去想能不能成,先想想需要用多大資金去接盤,我就在剛才測算了一下,如果我們全面接手,交易的費用肯定是要對方承擔,還要比市價低個3—5%,這樣,我們的花費不過是拿你賺到的錢去接盤,最多再添點也有限,哪怕最後輸掉了,退市了,按照德國那邊的規定,是不是多少還要有點殘值?這樣算下來,我們的風險不算大,而你個人賺的已經進了腰包,是不是?”
魏沈生眨巴着眼睛,眼神裏充滿了一種貓遇到耗子那樣的興奮勁,米爾頓到了這個時候當然懂了,自己的這個小老闆又想去豪賭一把了,以小博大,一旦哈維那邊出現了利好,投進去的就是幹賺的,這樣的事情換成自己也是想幹,何況,米爾頓還認爲自己的運氣好呢?他相信自己是會有神仙來幫助的。
“好吧!規矩還是原來的老規矩,因爲是你決定的,我不過是挂個面上的大老闆而已,不過我可以寬容一點,如果輸掉了,我不要薪酬了,可要是赢了,你一分都不能少給!”最後的話米爾頓故意裝出惡狠狠的樣子,逗得魏沈生哈哈大笑,“如果赢了,我向你保證,你一定會有一個讓你驚喜萬分的大紅包!”
兩人密謀完畢,魏沈生再次退居幕後,米爾頓在芝加哥一個豪華的私人會所招待了菲利普,菲利普非常“誠摯”的向老米道歉,并信誓旦旦的保證,今後凡是有米爾頓在的期貨,菲利普旗下的人不會碰,需要幫忙站場子,一個電話即可。當菲利普提出要求的時候,米爾頓的神色就随着菲利普的忽悠開起了百老彙精彩時段了,臉色一會是憤怒,一會是動心,一會又是猶疑,一會又在思考,而這一切,恰恰都是菲利普早就預見到的,要是米爾頓一口拒絕,也許是道歉和表态沒有到位,可要是米爾頓一口答應,菲利普搞不好就會變卦了,他會懷疑老米是掌握内部情報的,是知道哈維公司底牌的,要是那樣,米爾頓也就弄巧成拙了。
說,這米爾頓是如何表演的這麽到位呢?一來,他在期貨市場上打拼四十多年,什麽幺蛾子沒見過?什麽樣的把戲沒演過?都說,在美國,最好的演員絕對不是在好萊塢,而是那些政客和官員,次一級的演員也不是在好萊塢,而是各大公司的高層人士,這個話說的是有道理的。二來,米爾頓跟魏沈生商議的時候,自然也預見到了各種情況,用這一套方法去對付菲利普還是米爾頓提出來的,他認爲,馬上拒絕和立即答應都不行,得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得讓菲利普着急,最後按照菲利普說的瞎話去走,這樣才可以順利的拿下雙方的協議。
米爾頓如果參加好萊塢小金象的評選,最佳主角未必拿得到,可這最佳配角肯定能獲得高票,與菲利普詳談了三個多小時候,雙方簽訂協議,奧斯汀在德國的那個證券公司以一個“合理和友情”的價格出讓給了米爾頓貿易公司。也就是說,連奧斯汀都給賣掉了,這樣,雙方節省了許多操作上的麻煩。
“奧斯汀,你換老闆了,我把德國的公司打包賣掉了!”菲利普通知奧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