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今年的淡季卻是出了幺蛾子,由于糧價創了新高,下場的一些國際商戶就隻能持币觀望,一些私立大學的研究所也先後發布研究報告,得出了“今年糧價會很快回落”的結論,這就進一步的造成了芝加哥農産品交易的清淡。
買的客戶觀望徘徊,可是等着賣糧的商戶就急眼了,拿着手上的訂單直接找上門去了,一些跟着洛威爾公司起哄擡價的小商戶就麻煩了,要麽拿出真金白銀來兌現合同,要麽舍棄定金不要了,畢竟他們也是中間商,沒有下家的購買,吃進來就是積壓,就是把風險背在自己身上,現如今這糧價簡直就無法兌現啊。
恢複開市的第三天,洛威爾公司裏已經出現了非常不好的苗頭,大批的農場主要求收購方立即兌現合同,而一開始洛威爾公司還是兌現了不少農場主的合同的,有些不兌現也不行啊,不兌現将直接面臨當地法院的傳喚,按照合同的規定,這種官司根本打不赢,和解的路數還是要吃下那些秋糧,給于一定金錢補貼都不行,人家要你那點補貼管蛋用,現在的麻煩是,市場似乎沒有那麽大的需求啊。
克裏爾原來設想的是,隻要控制住價格,控制住糧食這個實物,不用擔心國際糧商不低頭,畢竟世界上出口糧食最多的就是美國,沒有美國的糧食出口,世界上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就要餓肚子了。克裏爾在策劃之前也不是沒有調查,他得出的結論是,當今世界上沒有可以取代美國秋糧的其它國家,更是沒有放棄美國秋糧采購的可能,所以,這次洛威爾和他旗下的财團是将期貨市場上本來用于其它商品操控的資金調了出來搞農産品,按照克裏爾的預測,此次行動應該可以獲得一點五倍的利潤回報,這樣就可以集中财力回頭再去炒作其它的大宗商品。
克裏爾策劃的這些套路實際上并沒有什麽新鮮的東西,曾幾何時,他們利用手上的資本,在東方先後搞出“蒜你狠”“豆你玩”“水果菜”等等一系列操控行爲,可是坑害了不少人,這次再把各種大宗商品輪番玩一把是早就有預案的。就算是沒有米爾頓前來“求援”,作爲空子期貨市場的資本财團也是要幹,隻不過是魏沈生的出現,打亂了他們的行棋步驟,迫使他們提前發動而已。
魏冬琴找到李凡談企業轉型的時候,李凡就在思考國際資本的運作問題,坦白說,資本市場上的戰鬥與其它戰鬥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别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雖然沒有硝煙,可是博弈的激烈程度一點也不亞于真正的戰場,從某種意義上說,明碼實價的戰争反而簡單,打得赢,打不赢一目了然,而資本的博弈往往藏身在許多事物和交易的後面,判斷不準,損失就是很大很大,在這點上,華商有過深刻教訓,我們曾經用成千上萬件服裝去換對方的“高科技”,當華商要轉身的時候,要用自己的力量去開拓的時候,與美國和國際資本進行博弈甚至交鋒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和經曆,而在這樣的轉型中,最重要的是謀算精準。
這次利用魏沈生在期貨市場上與波士頓财團糾纏,面上是輸掉了上千億美元,可以說是非常慘重的,波士頓的那些老牌家族甚至慶祝還沒有結束呢,可是在國際市場上,華商已經悄悄的填補了高企糧價造成的空白點,把大量的糧食賣掉了。這就形成了一個奇葩的局面,芝加哥那邊的糧價挂牌高高的在那裏挂着,而在國際缺糧地區的糧商卻是在熱火朝天的售賣着“通過關系”搞來的糧食,極大的緩和了這些缺糧地區的市場短缺。而另一方面,北美農場主催逼買主前來付款收糧,長期占用他們的倉庫也是要付錢的。更有甚者,巴西、阿根廷那邊的糧商也在催逼米爾頓,盡快的落實對他們的承諾,完全是一幅起哄架樣子的架勢。
說,你南美洲的“春糧”不是還沒有收割嗎?你跟着鬧騰什麽啊?不然,人家都不是傻瓜,你米爾頓承諾要高價訂購我們的春糧,而當下國際實際糧價在下跌,誰特麽不想賣個高價啊?如果你米爾頓不能兌現承諾,那我們這邊可也要提前預防啊,不然就會在南半球春糧一下來市場就積壓,那南美的這些農戶就慘了。
“情況不對勁啊!中東這邊的糧價比我們的低很多,這個市場有些失控了!”
眼看又到了周末,米爾頓從老家把電話打給了克裏爾。不是都在船上嗎?怎麽都各自回家了?這就是美國人的秉性,他們都要回到家族裏去過感恩節,過完節後再乘飛機去追那條船,當然,他們也可以放棄繼續旅行,對船家來說就是在名單上操作一下,你就是想退票也不是不可以,打折後給你一點錢。你也能将自己的艙位轉送給自己的某個朋友或者親戚,到了聖誕的時候,這豪華郵輪可是一票難求的。至于說對外掩飾什麽的已經不重要了,米爾頓就把自己的艙位送人了。
米爾頓發現國際糧價的異常,進一步他了解到,一些華商拿出了大量的谷物用低于芝加哥定價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這讓他緊張起來了。
“你緊張什麽啊?你說的情況我已經看到了。”克裏爾在電話裏說道,“如果他們不怕接下來挨餓,那就隻管讓那些人去賣好了,在這個地球上,我們不拿出糧食來,很多人就不會有飯吃了!這個道理難道你還要我給你科普嗎?”
米爾頓被克裏爾這一通諷刺搞的當成愣住了,那邊的電話已經挂斷了。顯然,此時的米爾頓已經沒有多少作用了,一個過河的小卒子,随時可以扔掉的。
“這個自以爲是的混球!”米爾頓突然大聲的咒罵起來,“如果美國的糧食積壓,不要說時間長,隻要一個月,整個北美的農戶就能把他們财團的辦公樓砸掉!這根本就不是别人有沒有飯吃的問題,是北美農戶的資金鏈斷裂啊!”
米爾頓可是農産品市場上的老油條,他太清楚糧食流動的重要性了,如果現在由于芝加哥農産品定價而造成北美秋糧暫時沒有市場,跟着來的就是農戶的資金鏈斷裂,形成一大批關聯公司之間的鏈接斷裂,最後形成的局面不堪設想。
這種事情在曆史上不是沒有發生過,甚至是多次的發生。上世紀20年代末的經濟大蕭條,使得美國大批農場主資金斷裂,在那個時候就出現了向池塘裏傾倒牛奶,殺掉無法繼續飼養的牲畜掩埋,許多谷物爛在田地裏,等等。那個時候有些人還說,爲什麽不把這些東西捐獻給世界上還在饑餓的人們,這是美國人如何如何的,實際上是冤枉了那些農戶,他們是想把多餘的農産品無償的捐獻出去,問題是,誰來操作?誰來運輸,實現這些捐贈的花費誰來出?那些農戶實際上已經破産了,根本沒錢去支付高昂的運費和其它花費,隻能自己辛苦點倒掉拉倒。
在後來的曆史中,也發生過類似的斷裂事件,一旦造成的範圍擴大,美國的基礎經濟也跟着會發生問題,所以,二戰結束後,美國向全世界傾銷他們的農産品,别以爲那些給戰後恢複區的糧食都是白給的,那都是要用其它利益交換的,正是美國在戰後用手上的糧食,很快就成爲了真正的世界霸主,你光給鈔票什麽的是沒用的,歐洲當時餓殍偏野,最需要的就是糧食,沒有這些基礎的東西,美國人想去談什麽布雷頓森林協議?樹林都不行,正是當時美國掌控了世界糧食的控制權,才讓當時的歐洲國家不得不低頭認賬,直到幾年後,歐洲恢複了糧食的基本生産,這才開始搞共同體,搞歐元區與之抗衡,沒有糧食,說啥子都是空的。
而現在的局面恰好反過來了,克裏爾以爲自己控制了糧價,等到聖誕前後就可以在國際上大撈一筆,他認爲,即便是有些商戶拿出了存糧提前撈錢,那也很正常,不管怎麽算,全世界人均糧食的數量并不多,隻有350公斤,看上去似乎很多,很夠,可實際上呢?因爲許多糧食并不是人吃的,而是要飼養家畜家禽,要拿去進行工業轉化,可以說,國際上在糧食生産和消費上是剛剛好平衡,但凡有一年出現大範圍的天災歉收,國際糧食供應就會立馬緊張,漲價也沒用。
所以,克裏爾認爲,現在有人趁虛撈錢其實是一種短視行爲,他不覺得國際上保有的存糧數量能有多大,說白了,他完全不了解東方那個大國的底蘊。
李凡打得就是這個時間差,他知道,美國的經濟相互之間的咬合太過精密了,一個環節脫節就帶來一連串的問題,爲了避免出現大範圍的影響,他們就必須小心謹慎的處理每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李凡策劃的這場大範圍的行動,就是要逼着美國資本做出誤判,從而爲了避免更大的損失,不得不再次掏錢出來買單。
米爾頓得知克裏爾的态度後,思索了半天,最後果斷的拿起了電話打給了巴西、阿根廷那些客戶,“你們現在趕緊出貨,不要指望洛威爾公司那邊了,他們不會在乎你們的,我隻能做到這些了,如果你們按照我說的去做,你們不會虧的,現在的國家糧價還是比較好的,保重,不要對外說是我給你們的提醒。”
南美那邊的商戶當然聽明白了米爾頓給他們電話裏的潛台詞了,原來的承諾都無效了,可人家給的通風報信也做的很好啊,現在的糧價還是很不錯的,能夠蔫乎的賺錢,誰還去惹那些煩心事呢?于是,南美的春糧還沒有收下來,就用更低的價格全部簽了出去,甚至連半年後的冬糧也相繼達成了協議。
誰去跟他們簽約的呢?當然是散布在海外的華商了,這等于是再次提前填補了北美惜售造成的局部空擋,給北美糧食銷售再一次打擊。出現這樣情況後,第一個繃不住的就是加拿大那邊的糧商,他們的感恩節過的早,在兩個節日之間還是能夠正常上班的,所以,反應的很快,于是,加拿大的秋糧率先按照市場價開始成交,跟着産糧大國紛紛效仿,都想趁着目前的高價出糧,誰不想多賺?
到了這個時候,國際糧價也是一天你一天低了,聖誕之前的十天,價格已經跌破到魏沈生在期貨市場做空的最低價格,就這,糧價下跌的趨勢還沒有止住。
“表弟,我們是不是可以收了?”錢博平在電話裏請示李凡,“目前前後的差額已經超過了8%了,這個局面對我們太有利了,一進一出,我們這一把發了。”
李凡此時正在濯縣的考古工地上呢,通過鑽探,已經發現了下面至少有三座大墓,具體年代說不好,但肯定不是隋唐以後的,這是根據勘探出來的一些雜物做碳十四後得出的推斷,李凡在這裏的第一期任務是先勘測好墓穴的規模範圍,做出一個發掘計劃來,然後上報審核,真正的大規模的正式發掘要等到來年了。
“不不,别急,讓其它的一些産糧國繼續着急一段時間,什麽時候美國那邊的農戶着急砍價後,什麽時候在收,現在可以不出了,坐山觀虎鬥就是了。”
李凡的話讓錢博平頓時就明白了。克裏爾利用洛威爾公司人爲的擡升糧價是一種造勢行爲,糧食未必真的缺那麽多,通過在期貨市場上的造勢,把糧價擡升。而現在由華商開始的傾銷活動,實際上也是一種造勢行爲,你不是說缺糧嗎?我給你啊。有一個帶頭,其它糧商跟進後,就形成了另一種“糧食增産”的造勢,事實上,這一年的糧食的确增産了,各國的數據都證明了這一點,此時不趁機趕緊賣,再等下去就賣不起價了。誰都不傻,此時不賣還等何時?于是,國際糧商都在忙活着賣,可購買的地區有那麽大的購買力嗎?在那樣地區又有幾個當地糧商敢于去預先囤積糧食?一旦幾個月後糧食再次跌價,那不是虧死了?如此一鼓噪,整個國際糧價的趨勢就是“由于糧食增産,價格回落”。到了這時,勢成!
李凡玩的這一把四兩撥千斤,注定讓波士頓财團的這些家族無法過好這年的聖誕節了,還沒有到平安夜呢,下面的鬧騰已經把還沒有放假的洛威爾農貿公司給圍住了,來自各地的糧商要求洛威爾公司兌現所有的合約,事情大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