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不過是一個姓氏而已,其實你們江姓的來源也很厲害的,我聽說主要的來源是嬴姓和姬姓呢,最後的封地是江國,被出國滅掉以後才以國爲姓的。”
姜禱銘,著名的老戲骨,很嚴謹的藝術家,除了幹本行以外就是喜好丹青書法和收藏,要不然也不會與Y大學裏的某位領導成爲好友了,他們之間既是書畫友又是藏友,這裏的書可不是指看書的書,而是書法的書。
“你們那邊的金老向我推薦了一個故事,我看了梗概,覺得有點意思,所以,我讓他叫你們過來聊聊,怎麽樣,能把劇本給我先看看嗎?”姜禱銘微笑着說。
這要是其他人,江濤是斷不敢輕易的把還沒有公開的劇本拿出來的,可面對姜禱銘,江濤毫不猶豫的把劇本拿了出來,在一疊稿紙上還放了一個U盤。
姜禱銘笑了笑,把那個U盤推給了江濤,“我用不着那個,這疊稿紙留下來就行,我現在無法确定給你答複,等我看完了……這樣,你給我三天時間,三天後我要是不接這個戲,你過來拿這個劇本,我保證它的安全。如果我接了,那麽後面的事情我們再慢慢的談,現在我是什麽保證都不能給你,請理解。”
說怎麽去看這演員是認真接戲還是爲了錢啥都接的,用劇本的模式就能試出來。老戲骨一般都要紙質的劇本,會非常認真的一頁一頁的看,一旦他下定決心要接了,會在劇本上勾勾畫畫,會把自己的一些感覺和體會寫出來。而那些混戲眼的小鮮肉啊,關系戶啊就不會這樣了,他們會直接要電子文檔,然後一目十行甚至一頁的随便翻看,到最後根本就不背台詞,特寫鏡頭上的台詞他們會讓輔助人員拿着電子寫字闆在鏡頭外打出來,距離遠的鏡頭他們幹脆就是在數數,然後在後期制作的時候拿着平闆電腦再配音。可是老戲骨卻是一字一句的背,然後把自己融化進去,甚至在入戲的時候按照劇情自由發揮,帶給觀衆絕對是震撼。
江濤連忙點頭答應,又陪着說了幾句客套話後就離開了,因爲他已經看出姜老戲骨已經急不可耐的要看劇本了,這個時候再待下去就是沒眼力見了。
從姜禱銘那裏出來,江濤就給錢博平打了電話,錢博平這會正陪着幾個女将在逛泰順的夜市呢。看到是江濤打來的電話,就走到一邊去接聽了。
“劇本被姜禱銘留下了,他說三天後給我消息,我看是有戲。”江濤說道。
“好,隻要他能看就行了,即便是他不能接,我估計也會給我們提出一些建議的。我記得姜先生愛好丹青書法,這次我們回去後帶給他一些正宗的宣紙和徽墨,作爲小禮品送給他還是可以的。另外你去他家裏有沒有看到他房間挂的字畫什麽的?如果要是有,下次去的時候把老幺給忽悠去,隻要有老幺在,肯定能把姜先生給勾引出來,那就是個妖孽,但凡喜歡字畫的沒有不喜歡他的……”
錢博平現在的口氣大的很,江濤他們這些外圍人員誰敢叫李凡老幺的?尤其是在公開場合,可是錢博平就不在乎,怎麽說那也是自己的表弟啊。
“好好,姜先生是在書房接見我的,我看了,那裏有不少字畫,不過好像是他自己寫的,不知道李大師的書法如何啊?反正我是不行。”江濤在那邊說着。
“我也不知道,不過我們哥幾個戴的手串上的名字是他雕刻的,好像還是古篆體,估計就是不能寫,評論還是問題不大的。”錢博平想了想說道,“另外,這兩天王總那部電視劇就要開播了,你留心一下收視率和業内反應,我們在這邊還有幾天,回去後我們再詳談……還有啊,這邊周二哥已經把《畫情》的電影劇本搞出來了,現在老幺正在審核,等回去後,這又是一個項目……”
錢博平這是假借“業務電話”逃避陪幾個女将逛街,他有事情要辦,那邊的重擔就都落在了吳廣德身上了,把個老大給氣的不要不要的。
不是還有耿浩和康小唐嗎?嘿嘿,這哥倆現在是重任在肩,耿浩要留心當地的疊梁拱橋,而康小唐則是留意着當地的各種建築。難道說這個鎮上還保留着古建築嗎?新街肯定是沒有了,可是在老巷子裏,這裏可是有不少“祠堂”還保留着,這是當地居民保留了至少400多年的家族宗廟,許多祠堂的門口還有碑文呢。而這些祠堂的門口就是老街步行街的夜市。康小唐當然不會放過,不停的拍照。
這泰順的夜市不大,也是這裏開發了旅遊項目後才興起的,其中就有用當地柳條竹編制的疊梁拱橋模型,隻不過由于無法借助地力,竹子之間的連接有的是用膠水粘着,有的幹脆是用大頭針穿過去。可是耿浩卻是知道這個東西的道理,直接就買了二個,他要回去好好的研究研究。李凡把這次疊梁拱橋的計算和設計的任務交給了耿浩了,這讓耿浩感到很是驕傲和自豪。
這設計橋梁的事情給了一個學物理的?是不是太搞笑了?其實不然,疊梁拱橋的核心就是計算木材的疊加産生在各個方向的力。作爲物理方面的高材生,耿浩計算這些東西都不是問題。如果讓三個姐姐去計算和設計,她們怕是還要回頭去複習物理學裏的力學知識,還得想法子去找公式計算。現在,讓耿浩和康小唐加入這個項目,可以說是正合适。有了這兩個人的加入,整個河道和橋梁的設計就交給他們。這樣就可以把三個姐姐騰出來,專心去設計開發地盤的地面設計。
宸全地産拿到的這個項目看似規模不大,可實際上卻是HXLC設計公司接單以來最複雜和最具有挑戰性的,甚至比段藍那邊的設計還要複雜。爲什麽這樣說呢?段藍那邊畢竟是系統工程,對于企業的設計都是有定式的,隻要把各個系統之間的關系搞清楚,平衡好,而這些工作都在李凡搞設計大綱的時候就做的七七八八了。三姐妹進入設計的時候就是按照規範把大綱裏的内容細化,劃出具體的一張張圖紙,最後再把圖紙拼對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可現在要搞的這個既包括地産開發,又要建新如舊,還要兼顧旅遊,保持古鎮特色,這哪裏有章可循啊?如果說照抄一些國内流行的旅遊古鎮那樣去設計,也不是不行,問題是,那樣就沒有啥技術含量,也沒啥意思了。那樣的設計不要說李凡那裏通不過,怕是這四姐妹都不幹,她們現在可是非常注重自己的羽毛的,沒來由的去模仿别人?
可要想自己設計出既具有傳統古代建築特色,又具有現代生活方便的新型建築,不是個容易的事情。三個姐姐都是城市建築設計專業,古代建築不過是作爲選修課放在第三學年的,她們到現在還沒有學過呢。現在李凡拍着胸脯接了宸全地産這個單,能花點時間到這裏的鄉下“參觀”一下嗎?
李凡之所以要到泰順來“業務考察”,除了要看疊梁拱橋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全國各地的古代建築是不一樣的,現在有許多“複古”的旅遊小鎮,搞出來的建築經常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有時遊客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去了啥地方。而李凡他們這個公司肯定不能犯那種低級的錯誤,所以,他們要在南方附近多走幾個還保留過去模樣的小鎮子或者小村子。而泰順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李凡能夠知道這裏也是查閱了大量的曆史資料,在這一點上沒人比得過他。
第二天,李凡他們找了個當地的旅遊地接,直接說好了項目,錢不是問題,也不需要那個當地的導遊解說,隻帶路就行了。于是,一行人在山裏轉開了,到了下午,吃過午飯後,這個隊伍就“兵分幾路”了。
第一路是耿浩和康小唐要去細看疊梁拱橋和仕水矴步,這是他們此次前來的重中之重。說這疊梁拱橋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靠樹木相互疊加起來,利用地球的引力向下壓,整個結構裏不用一根釘子,甚至一些比較原始的疊梁拱橋連卯榫結構都沒有,直接就是相互疊加,相互别着,而最著名的疊梁拱橋并不是在現實裏,而是出現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畫裏的那個橋就是疊梁拱橋。
如果是一條小溪,一個小河溝,那麽這種拱橋就很簡單,兩邊斜插成八字形,中間就是平鋪的闆條,這個跨度一般在七八米左右。如果需要更寬的跨度怎麽辦呢?那就在兩端的八字上再疊加上去,将原來的三組變成五組,還可以變成七組。疊加後的橋高度會增加,清明上河圖裏的那個橋就是一個九組木條相互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很高大的幾近圓拱形的“虹橋”。用短的構造材料,形成了大的跨度,在世界橋梁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當然,類似清明上河圖裏的那種“虹橋”是要用榫卯結構的。那是不是可以無限的疊加呢?也不行,畢竟跨度大了以後,使用的建築材料就會多,而這些材料本身就有重量,如果建築用的木材承受不了最後的總承載,那這個橋就不可能成功。所以,耿浩不僅要計算這種橋的結構和最佳搭建的角度,還要測算木材的承載力,測算橋梁兩邊紮進地基的強度和深度。隻有這樣才能确保橋梁的安全,不然出事就是一個大事。
那個仕水矴步又是個啥呢?其實,就是在一些河水不深,水流不急,可是河面還有些寬的地方,用大小礫石或較整齊的條石,在淺水的澗流溪中築起一個個石磴。由于這些石磴趴在水裏像烏龜的龜背,所以,在古代史書裏的記載叫“鼋鼍”(讀音圓馱),在湖南湘西鳳凰古城叫這個東西爲“跳岩”,而在閩浙地區管這個叫矴步橋,踏步橋等等,其實,這是人類在石器時代就開始擁有的最原始的“橋”,而後來發展起來的橋墩也是從這種“鼋鼍”上受到啓發開始的。
從遠古時期發展到唐宋時期,這種矴步橋的發展也越來越完善和越來越講究。從原來簡單的扔進去幾塊石頭到後來要修建地基,鋪設強有力的石料。從單行演變出行人交錯的“避人礅”,甚至還有雙向通行的高低橋,預備了漲水和平時的通行。到了明代,還發展出了可以通行小船的船道,船道上鋪設木闆,船要過的時候拿起木闆,船通過後再把木闆鋪回去,這幾乎就是現代大壩船閘的原始模型,而鋪設在矴步橋下面的滾水壩也是現代攔水大壩的最早雛形。
康小唐在考察當地的仕水矴步的時候就非常認真,仔細的計算着下面滾水壩的結構、尺寸和強度,看着這裏的仕水矴步,康小唐是真的有些震撼。
另一路是三個姐姐去幾個具有特色的文化古村進行實地考察,這一路是吳廣德開車,讓導遊帶着,她們要進入一些村子裏的古建築裏面去,他們要仔細看,仔細的測量,還要大量的拍照。如果不是給了當地人好處,講好了價錢,那些民居的主人是不可能讓她們這樣随便的,好在有了孔方兄的幫助,這一隊的活動進行的還算是比較順利。吳廣德還跟當地人搞的很熟,混了人家一頓晚飯吃。
還有一路是李凡親自開車,帶上凱琳娜和陳軒炫在當地的幾個風景點寫生,看到這麽美麗的地方,兩個“畫家”不可能不拿出畫筆記錄下來,不僅是寫生素描,還要指點丹青現場作畫了。還别說,凱琳娜這個學期學的還真是不錯,像這樣比較粗線條的抽象的畫山水,水平居然比陳軒炫還要高。
還有一路,就是周布斯這怪物自己。第二天他不跟大隊出發,就在鎮子裏轉悠,一會跟這個聊聊,一會跟那個吹吹,然後又去看那些古老祠堂裏的牌位,還用一頓酒砸出了一摞家譜看了起來。這下子,硬是讓這小子憋出了好幾篇具有當地鄉土氣息的散文來,當天晚上他就發表到相關的專業網站上。真切的感受和切實的故事,讓周布斯創作的散文非常接地氣非常新穎,簡練而有樸實的描述裏透着對大自然和民族曆史的崇拜,搞得系裏一些同學打電話來詢問他,他們想知道散文裏的地方到底在哪兒?他們有沒有可能也去一趟。周布斯得意的告訴他們具體的地方,至于說等不等同學過來,周布斯沒有答應,因爲他當不了家啊。
李凡一行在泰順足足呆了三天,這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下一站要去那個小鎮。
(過節,今日隻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