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笑道:“當時德雲社剛招人的時候,先考察人品,留厚道人。在每天演出結束之後,學員要跟着服務員一起幹活,掃地、擦桌子。”
“有的人在單位是那種,領導來了以後就幹得特别起勁,領導一走就歇着了,這個過程刷掉許多這樣的人。”
“也是一件比較有挑戰的事,你掃地擦桌子當服務員,更何況有些觀衆還認識,很怕碰見熟人,覺得臉面上過不去。這個過程是把你的自尊全部打翻在地,變得無比謙虛,對什麽都能接受了。”
“不僅要擺桌子擺椅子,師傅來了還要給師傅倒水,開場之後不許坐着,站三個小時看老師的演出,這三個小時腦子裏還不能斷,得消化得記。”
“這個過程又淘汰了許多人,很多人接受不了。因爲坐着聽可能會走神,站着聽需要認真聽,每天有大量的輸入,孩子們對整個行業也有一個新的認識。”
聊了足足兩個多小時,送走于謙,甯遠對于脫口秀甚至相聲有更深層次理解。
前兩年是嶽雲鵬,各種賣萌耍賤,從去年開始,特别是今年,少班主一人可謂扛起養活德雲社的大旗。
《拜托了冰箱》上展示自己的獨居生活,去雲南的《向往的生活》種西瓜,登上《最強大腦》體驗壓力,又即将在《奔跑吧》中活躍,官宣《密室大逃脫2》……
常駐綜藝加上擔任飛行嘉賓,郭麒麟參與整整九檔綜藝的錄制!
沒有相聲演出的日子,德雲社開始轉型,成爲輸出綜藝流量的新工廠。嶽雲鵬持續爲觀衆帶來笑料,郭麒麟報複性複工,多個德雲社成員發展兼職。
錄制綜藝、拍短視頻、做主播、參加電競比賽等等,18歲就出演網劇《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的郭麒麟,緊貼着星二代标簽,彼時并未被看好。
去年憑借《慶餘年》中萌蠢搞笑的範思轍、《寵愛》中的外賣員,證明自己是一個會演戲的相聲演員。
《聲臨其境3》中挑戰配音,展示不俗的代入感和感染力;拍攝《朋友請聽好》時給大家帶了早餐,因爲不能空手來……
《向往的生活》中随時調節氣氛,照顧女嘉賓;《拜托了冰箱》何炅感慨因錄制《快樂大本營》無法調節行程,沒能參加張若昀婚禮,郭麒麟安慰道:快樂大本營派夢辰去了,夢辰就代表海濤,海濤就代表快樂家族”,一下就調動起有些低落的氣氛。
用自己的努力漸漸剝離星二代的标簽,《最強大腦》見一位選手擊敗自己的父親後說:他有今天的這個圈層、這個成果,是由他自己定義的,跟他父親是個什麽樣的人,沒有關系。
有這樣的高情商、幽默感,不火也難!
郭麒麟綜藝霸屏“霸得有理有據”。
商業價值甚至得到老郭的認證,錄制完《拜托了冰箱》收獲騰訊視頻送的會員卡,美團、餓了麽也在線求送會員。老爸在微博上喊話:兒子,再做節目,有那贊助戲曲服裝的廠家想着點爸爸。
不得不說德雲社野心不小,也不局限于相聲,一直積極布局文娛各個闆塊,雖在影視劇方面的成績不算出彩,但德雲社的綜藝流量擔當隻增不減。
綜藝是德雲社成員被觀衆們認識的的重要窗口,嶽雲鵬、孫越、張雲雷、楊九郎等人都是通過《歡樂喜劇人》走紅,在今年的《歡樂喜劇人6》中,來自德雲社的選手不在少數。
被觀衆認識是第一步,每個成員都根據業務能力和優勢在不同領域進行發展。初代流量嶽雲鵬在後續的綜藝表現中,繼續耍賤賣萌,獲得極高的好感度和國民度,年年上春晚,逐夢演藝圈也貢獻許多如“燕子,沒有你我怎麽活”的經典片段。
年輕相聲演員則朝着偶像化的道路邁進,登雜志封面、發單曲一個不少,雖然因曾經在演出中不合時宜的言論被官媒點名批評,但其粉絲依舊能交出漂亮的數據成績。
甯遠越想越深刻,很多經驗值得未來工作室借鑒,專業與本事是留住觀衆的利器,但吸引更多的觀衆關注相聲,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畢竟有更多的觀衆入局,演員的專業與本事被關注的可能性才會越大。
但受衆是在變化的,受衆的喜好、接觸到的文化和内容等等也在變化,德雲社找到從各種形式的内容裏被看見的方式。
從小園子曆練、師父帶上喜劇類綜藝節目、各種自力更生、反哺整個廠牌,一系列推人的方法大緻遵循這一思路。
對于德雲社來說需要的是更多個嶽雲鵬們,才能一直保有競争力,維持商業價值,而不被市場所淘汰。
從這一角度來說,流量化無可厚非。畢竟,先要活下去才能考慮如何活得好,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不要低估德雲女孩的狂熱!”回到工作室劉雨桐道:“張雲雷新歌上線5分鍾平台的總銷量破114萬張,銷售額超過600萬元,瞬間銷量最高的新曲。”
“第一期《德雲鬥笑社》節目中,當看到秦霄賢獲得觀衆評分第一後,郭德綱意味深長地對這位97年出生的弟子說:這就看出來了,小姑娘眼中的,和藝術沒有關系。”
“然後第二期節目開始,秦霄賢的鏡頭量增加一倍有餘!”
劉雨桐調侃道:“甭管怎麽說,鏡頭量騙不了人,因爲這款節目對德雲社和騰訊視頻都意義重大。”
“我粉絲說德雲社高層開始的想法和節目呈現的結果差異較大,原本隻是想做一款相聲和喜劇之外的綜藝産品,沒想到……”
甯遠點點頭,以前德雲社過于依賴商演和小劇場,進軍影視又屢屢碰壁,如何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是老郭的煩惱。
因爲小劇場本身的場地租金和運營成本連年走高,這是所有劇場演出品牌都面臨的挑戰。而德雲社内部的分紅模式進一步縮減小劇場的盈利能力。
十年前郭德綱親自帶領德雲社進行一場績效革命,從原本的演員固定演出價格,演一場就有一場固定收入,變爲底薪+績效的模式。
演員績效和小劇場的門票收入直接挂鈎,這樣做給德雲社帶來直接的改變,相聲演員爲讓更多觀衆來小劇場看表演,不僅賣力演出還主動琢磨新節目以求留住觀衆。
但随着不斷擴招新人,如今演員數量已經是十年前的好幾倍。小劇場的擴張速度和德雲社演員的增速并不同步,随着更多年輕字輩的演員出現,現有的演出資源變得更爲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