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的評論:
原作者說中醫治病的部分第一段就錯了,中醫治療的疾病可以分爲三大類,一類是外感病,也就是外來疾病,是由風寒暑濕燥火引起的,這類疾病與身體的平衡關系不大,你身體的素質再好,隻要邪氣足夠強大,一樣可以讓你生病,其次才是内傷病,也就是身體髒腑不平衡造成的,最後是混合類的疾病,就是外感加内傷等等。原作者隻說了一個内傷病,而且還沒有說清。
中醫也有針對病的治療方法,比如針對淤血就要活血化瘀,針對外寒就要驅寒,這些都是針對病的,當病邪強大時,就要針對疾病進行治療,否則邪氣會吸取身體的元氣,造成更大的問題,此時進補,補藥也會被邪氣吸收。
做菜加中藥當然可以,隻要辯證施治,針對自己體質就成了,而且有的藥物本身就是食物,比如山藥,西瓜等等。
中藥裏的藥物,雖然很多是具有藥用,不能長期服用的,但還是有一些是可以經常吃的,比如豬苓,茯神……
不太理解原作者的思路,既然作者自稱學過醫術,怎麽會對中醫的基礎内容這麽的不了解,比如對于疾病的看法,原作者的思維幾乎算是單一型的了,就是認爲人體平衡了就好了,無視外界影響,至于對藥物的了解,原作者也是宏觀到錯誤的地步,藥物中很多都是食物這點原作者都沒有認識。
而且原作者特别喜歡侮辱别人,動不動說這位沒有腦子,那位是笨蛋之類的,跟前面原作者勸人看道德經的行爲完全矛盾,難道不知道德經中有這句: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用丹參泡水可以起到去瘀血,安定心神,養陰血的作用。
丹參雖然能補血,但更善于化瘀血,如果沒有瘀血,就不能頻繁服用它,否則氣血會燥動,另外發熱的病人服用丹參要仔細辨症。
龍眼肉能夠補心,讓人變聰明,可以養脾胃,補養精神,還可以安神,促進睡眠質量。
道家吃龍眼肉的方法是把龍眼肉在嘴裏嚼一千邊,嚼的時候不斷吞口水,最後連着口水和龍眼肉一起服下,具說這樣很滋補。
脾虛有濕,大便不成形的人不适合吃龍眼。
麥門冬可以洩心中之熱,潤養肺系統。肺氣虛而心火旺的可以用每天用三克麥門冬泡水喝。
不過麥門冬性寒而濕潤,體寒怕冷的人不能喝,經常腹洩,久病初愈的人則要慎重服用。
全當歸具有去瘀血,養血,舒筋的功效,還能溫中焦潤腸。血虛的人,有瘀血的人可以用三到五克炖雞湯。
當歸雖能補血活血,終是行血走血爲主的,所以它會滑腸,它對脾胃也容易有不好的影響,便便不成形,脾胃虛弱的沒事不能吃。
黑豆可以補心腎,還可以明目,又能活血,化去淤血,還能散風,被熱風吹了,好像要中暑似的也可以喝它,平時要是身上總是燥熱,起帶膿包的小痘痘,也可以喝它。老年人腿腳容易浮腫,喝點黑豆的話,浮腫會好很多。
而且黑豆沒什麽禁忌,除了小孩子不能把黑豆跟豬肉一起吃之外,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随便搭配,隻是不要把黑豆跟蓖麻子、厚樸一起吃就可以了。
随着大家對中藥認識的逐步深入,有些人會自己拿一些藥物來泡水,其中就有柏子仁。柏子仁這味藥性味是甘辛的,藥性比較平和。平時用它來泡水,煮藥可
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增強記憶力,讓人情緒穩定。心悸的人喝了之後會對心悸有一定的調整效果。它可以強腎水,壯陽,對于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幫助。因爲它可以強心安神,臉色不好的人喝了之後,臉色也會好起來。
因爲腎虛導緻耳鳴的人,喝了它之後耳鳴的症狀也可以得到改善。但是有一類人不可以喝柏子仁,比如有人長期腹瀉,脾胃虛弱的人不可以喝。因爲柏子仁含油比較多,有潤腸的效果,腹瀉的人喝了以後會更嚴重。
有的人有濕熱,平時嗓子裏有白痰,身體還會出現燥熱的情況,這種人也要慎服柏子仁。如果有這種情況,服用以後未必會消化柏子仁的營養,很可能沒有效果,還會給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甚至會導緻腹瀉。
下面是原作者的文字:
中國道家的醫藥觀和醫療觀。做中國人一定得多個心眼!
您說:這麽專業的知識,連諾貝爾獎得主都搞不清楚的事情,咱哪能知道呀?
錯誤!如果您生在西方,可憐您不懂漢字,讀不懂【道德經】,也缺乏中國文化的基本素養,上這個當,吃這個虧還可以理解。您要真是一個中國人,隻要還沒有忘記老祖宗的教誨,懂點基本的道家養身和健康知識,您就不會上這個當。
根據道家“天道自然”的說法,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任何東西都是相生相克的。因此,人體健康的标志就是“平衡”,任何東西都不能過分。一旦人體的陰陽五行不平衡了,就是生病了。醫生的任務,不是去幹什麽了不起的事情,其實就是幫助人體重新恢複人體的平衡。因此,根據道家思想發展出來的中國醫學(道醫,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中醫),對于身體是采取“平衡療法”來治療的。醫生首先是通過人體顯示出來的疾病,了解人體失去平衡的地方(心肝脾肺腎),辨清12經絡的的消長,了解人體的虛實陰陽,采用對症或補或洩的手法(針灸和砭石),刺激人體的氣機反應,沖開病竈,達到治病的目的。除非病人的身體實在很衰弱,内氣無法帶動,這時候才不得不借助藥力,調動人體的氣機(其實就是人體的内在生命力)。
道醫眼裏的藥物,并不是西醫的“救命武器”或者“人體安全衛士”,不是用來“把病殺死”的,而是推動人體氣血運轉的。因此,藥物隻不過是幫助人治療疾病的助手,而不是“殺手”。
這種治療方式會不會很緩慢呢?不會,實際上,往往比西醫和西藥見效更快。如果是真正懂醫道的醫生,往往一針下去就看到效果,一劑方藥吃下去就見效,就可以看到病人的變化(比如痛疼減輕,臉色轉變過來等等),絕不會慢吞吞的治療很久。如果治療了很久都看不到效果的中醫,就是騙你的,他根本就不會治病。他在等你的身體自己把病治好,然後宣布是他的本事,這種庸醫國内太多了。隻有一些體質太差的病人,可能需要慢慢調理和恢複;但是藥物和治療是不是對症,是不是有效果,一般第二天就能夠見得到結論。隻有這樣的本事,才是真正的好醫生。(當然,這種手到病除的真正好中醫,似乎國内已經沒有了,原因以後再說。有可能這樣的醫生,将來要靠今日學堂去培養出來吧?)
中國道家醫學雖然善于用藥,但是,根據中國道家的藥物觀點,認爲“是藥三分毒”---所有的藥都有毒。這裏藥指的是中藥,所以有人認爲西藥有害,中藥無害,隻要多吃中藥就好,喜歡燒菜都放些中藥的人,根本就不通醫道。
道醫學認爲:凡是有藥性的東西,就是有偏性的東西,都不能常吃。隻有中性的食物才最适合人的需要,才能天天吃。在治病的時候,我們需要用藥物的偏性來調理身體的偏性,陰陽對治。比如身體陽亢,就要用下虛火的,偏于“陰性”的藥物來恢複身體的平衡。身體太虛弱了,就要用偏于“陽性”的藥物來“生火補陽”。實症用洩,虛症用補,利用五髒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來調整和恢複人體的失衡。
因此,隻要真懂得道家的醫學理論,再好的藥,也不敢亂吃,更不能超量大吃特吃。即使認爲維生素再好,就像是仙丹一樣,道醫學也不會支持人們沒病的時候服用。沒病吃藥,顯然就是找病上身。
第二:道家認爲,人不是機器,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吃的東西,也要順應天道自然。因此道家養生,即使是食物,也不能亂吃;認爲不合季節的東西,非本土産的東西,怪異的東西,都對身體無益。人工制造提煉出來的東西,違背了天道自然,當然就更不能吃了。因此,維生素這種東西,根本就不是“天生天養”的,道家醫學認爲肯定“有問題”,所以就不會去吃。當年有人送給我安利的“維生素,保健品”等等,說是“天然提取物”多好多好,可我根本就沒興趣,更别提自己買了。
因此各位也應該長個心眼:隻要看到某位知名中醫,推薦你沒事多吃點補藥什麽的,多喝點補酒等等,說某種中藥好,就讓你多吃的人,肯定是假中醫,不通真正的醫道。因此别信他們。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 , 飛速 - ,您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