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的評論:
這篇文章作者的思路特别神奇,好像是說醫生的家人是不能死于疾病的,否則就證明醫生的醫術不高,其實完全不是那樣,醫生的家人如果得了病,很多時候往往難以治愈,因爲醫生比較容易察覺一些疾病初期的情況,善于預防疾病,如果他的家人得了重病,那這疾病的複雜程度也就可以知道了,再有有些疾病,病發原因本就複雜,醫生難免不差,李時珍先生小時候經常生病,他的父親也是很有名的醫生,在他的病上下了很多功夫才調理好,這是因爲李時珍身體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其多病,醫生學醫,不是學神功,自己運氣不好,得病也屬于正常,怎麽能用這種事情衡量醫生的醫術呢?
再有說到實踐養生方法的這個,一個人是不可能把食療的方法都實踐一遍的,因爲涉及到适宜和不适宜的問題,有些食療辦法是有針對性的,比如紅豆大米粥加紅糖,是針對氣血虛弱,有濕氣的病人的,這個方法對氣郁的患者幫助就不大,有些人身體還好的人吃了則沒有反應,那麽實踐就沒有意義,怎麽能說醫生要把所有食療的辦法自己都實踐一遍才做數呢?
這裏說的經絡專家,不清楚是哪位,不過建議原作者可以看看郝萬山老師的講課内容,他經常提到經絡的傳導,而且還會告之大家怎麽感覺,原作者用一個很個性的,研究古文獻的專家,來說明中醫老師的情況,這樣太不公平了。【 飛速】
至于他前面提到的那位癌症患者,也可能是那位癌症患者自己在欺騙自己呢?這點也是很有可能的,疾病到了後期的時候,會有各種比較特殊的想法。
黃建始教授研究的是公共衛生和流行病……他本身的研究内容就跟保健内容不對口。至于他患上的多發性骨髓瘤,這是一種目前連病因與發病機制都不清楚的疾病……用這個來評論他的水平,是不是太過分了?
下面是原作者的文字:
我自己在醫院工作二十多年,醫院裏的醫生管理不了自己的身體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了。
心髒科的主任因心梗去世、腦外科專家死于腦溢血、腫瘤科醫生死于癌症,消化科醫生患有嚴重的胃腸功能紊亂、骨科醫生患上頸椎病長年不愈……
一次與一個外科專家交談,在談及自己健康問題時,他一籌莫展,因爲他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每天靠吃藥維持,他的母親死于糖尿病的并發症,他的哥哥也因爲高血壓、糖尿病而半身不遂了,他自己擔心不久的将來也會向他們一樣。
一位非常有名的中醫老專家,專門治療疑難雜症,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都需要交上千元的診費才能見到這位醫生,我也曾帶過朋友找他看病。可沒過幾年,聽說他老伴去世了,患的是肺癌,從查出到去世半年,我聽後很不理解,守着這麽一位知名的老中醫,才六十出頭就去世了。
九十年代初,我對疾病的認識不深,總認爲那些因病去世的人,一定是沒有找到好醫生,隻要找到了好醫生,一定不會病死的。可看到了這位著名的好醫生全力以赴卻救不活自己夫人的時候,對醫生是否真的能救人心裏打了折扣。
這時才會仔細觀察,發現在老中醫的手下确實有死裏逃生的病案,但幾率并不高,絕大多數都屬于醫治無效死亡,可這并不影響老中醫天天高價看病。
九十年代,我在江蘇電視台及南京電視台做過健康節目的主持,曾采訪過當時幾位很有名望的養生專家。
一位養生專家寫了一本當時很暢銷的養生書,我是從收音機裏聽到他談的健康理念非常好,就去買他的書仔細研讀,感動于他對養生特有的悟性,主動與他聯系,做我們節目的養生嘉賓及顧問。
每次做節目都是聽他侃侃而談各種養生方法,很是吸引人。接觸多了,他與我們說話也就随便了。一次不知是談到什麽話題,他說:“我不跟你們小孩子說話”,我說:“我可不是小孩子了,我都35歲了”,他說:“我還以爲你才二十出頭”,我隻是随便問了一句:“你多大了”,他說:“我是1958年生的”。當時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也就是說這位看上去像五十歲的養生專家,實際年齡才四十歲,我立即問他:“你在節目中介紹的養生方法你平時會去做嗎?”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他說:“我等退休後再做吧,現在沒時間”。聽到此話時我對他的崇拜立即飛到了九霄雲外。我明白了,他書中所寫的各種養生方法都是别人的,他從未親身實踐過,而他卻說,他要總結的就是有共性的東西,隻有共性才有推廣價值。
他的話錯嗎?沒錯。但一個從不對自己身體進行養護的人,卻在大談養生,他的話又有多大的可信度?他每天的宣講隻是他的工作而已,至于這個工作是不是對别人真正起到幫助作用,那就不是他們管的事情了。
我自己非常熱愛食療,一本藍皮子厚厚的食療書是我當初研究食療時最常用的一本書。當知道這位寫書的專家就在南京時,我與他取得了聯系,希望他能來電視台錄制食療養生的節目。
見這位食療專家之前,心裏總在想,這位專家一輩子都在研究食療,食療書寫得非常棒,一定把自己保養得非常好,可見面的時候,大吃一驚。我來到他的診室時,這位專家正在解答幾位病人的健康問題,并爲他們各自開出了食療方。我坐在旁邊,靜靜地觀察這位專家,此專家面色青灰、暗黃,精氣神極差,說話聲音沙啞,看到此景時我對其采訪的興趣皆無,又因爲此專家相貌不佳,不适合做電視節目,最後我隻是跟他要了簡曆就回去了。
我實在不明白一個專門研究食療的專家,自己的氣色怎麽這樣差?這種讓人看着就失望的食療專家,看來隻是具備了照本宣讀的本領,但卻讀得理直氣壯,出了書,還當上了教授。
一次錄節目,嘉賓是一位女士,是某院校養生教研室的主任,外表看上去就是中年人,臉上長有很重的斑。節目錄制結束的時候,大家在一起閑聊,有人問起了這位專家的年齡,這位專家說自己是1963年生人,當時我大吃一驚,與我同年?可比我老多了,我說我也是1963年的,當時的情景我記得清清楚楚,在場的所有人,看看她、看看我,再看看她,再看看我,因爲我倆雖然同年,可我與她感覺就像兩代人,當時在場的人臉上全是驚訝的表情,大家都不知道說什麽好。最後是我問她:“你研究食療,你爲什麽不用你說的這些方法爲自己保養、保健呢?”她回答的話讓我終身難忘,她說:“那隻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在實驗室裏研究每一種食物的成分、功效,我們不是飯店,我們是不會将食物燒好後再去研究的。我們有時也會到一些賓館指導廚師做藥膳,但也隻是告訴他們食物或藥物的功效而已”。(這種人真懂營養和健康嗎?還是一個化學實驗室的實習生都會做的“專家”?清一注)
我說:“你介紹的藥膳你自己吃過嗎?”她說:“沒吃過。”
送走了嘉賓,大家都非常失望,記得導演說,我們還是按照馬秋紅(我以前的名字)說的去吃吧,最起碼馬秋紅看起來要比她年輕十歲都不止,而且馬秋紅教給我們的食療方法是她自己實踐出來的,這位專家說的方法隻是書本上的,他們都沒有實踐過,卻讓我們用身體去做實踐,太讓人不放心了。
2010年的時候,我在網站上指導的一位癌症病人,身體顯現出經絡,她能用手指感知經絡的走向及經絡都有幾條組成,畫出了她摸到的經絡圖,她自己願意将身體獻給國家做**的經絡研究。我帶着她畫的經絡圖去找南京及北京最知名的經絡專家,沒想到各位專家對此事根本不感興趣,有的說他們已經不再做基礎研究了,現在他們所有的科研要和經濟挂鈎,研究經絡不能直接産生經濟效益,所以現在不再研究了,我聽後愕然。
有的專家回答我他隻是研究古書中的經絡,我提供的情況是臨床醫學研究的事,不是他研究的範圍,我說你不是專門參與了經絡圖的标準制定嗎?你怎麽對人體出現的經絡現象不感興趣呢?這位專家給我的回話是:“我的工作就是将古書記載的經絡圖彙總、找出共性,定出标準”。(看到沒?我們的“國家統一标準”就是這些怪物專家們這樣“定”出來的,他們不去整還好,一整就是個“四不像”,啥東西都不是了。怪不得什麽好東西,隻要一搞“國家标準”後就全毀掉了,比如太極拳的“國家标準套路”等,一整後就根本不是武功,連“體操”都不是了。清一注)我聽後終于明白了,這位經絡專家,原來隻是紙上談兵的專家,就如“葉公好龍”裏的葉公,隻喜歡紙上、牆上畫的龍,當真龍來了,不但不喜歡了,還吓跑了。
2011年,對于養生的人來講,還遇到一件很滑稽的事情。2011年8月16日,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流行病學專家黃建始教授在美國洛杉矶凱澤醫院不幸因患多發性骨髓瘤,大劑量化療醫治無效去世,享年58歲。
黃建始是2011年8月8日,北京市衛生局公布的首批251名健康教育專家,是被北京市衛生局認可的,第一批持證上崗的健康專家。2011年4月初,黃建始在北京電視台養生堂節目裏,談“制造健康其實很簡單”,可之後四個月他就因病去逝了。(荒謬可笑的結果吧?其實此君如果采取“不治療”這種“很簡單”的方法,應該現在還活着的,去放療本來就是“找死”。由于他身體很虛,因此一找就死。别人不是“健康專家”的,反而還可以多熬一段時間呢。)
黃建始還出版了一系列的健康圖書,包括:《衛生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推薦培訓教材:健康管理師》、《我的健康我來管》、《黃建始說,求醫前一定要知道的》、《最大回報健康投資》、《健康在我心中》、《護理人員奧運全科培訓教材》等6本。
黃建始六月被診斷患上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程度不太高的骨髓腫瘤,隻接受治療兩個月就去世了。報紙上說他是累死的,是由于工作繁忙,身體免疫力低下而引發疾病的。
大談養生的國家級專家,自己卻死于免疫力低下,58歲就撒手人寰,這種連自己的健康都把握不住的專家,何以對國民進行健康教育,其理論又有多少說服力?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 , 飛速 - ,您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