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個做平面設計的朋友也在自學中醫,前不久打電話來說遇到了疑問,要我解答。【 飛速】我聽了他說半天後才知道,他得到了一本叫做《内照經》的書,卻不知該如何看起。
我很無奈的對他解釋說,内照經,又叫内照圖。是華佗死後他的弟子将其理論整理後編輯而成的醫學書籍,但是這本書,初學中醫的人,不必去看。
朋友不解,我回答說,内照經是早期中醫基礎書籍之一,主要叙述了人體的髒腑骨骼構造,是華佗弟子們對當時中醫理論的一次總結,但是這也隻是當時中醫的總結而已,就如黃帝内經一般,内照經,也有不足之處,而且較之黃帝内經,内照經則錯誤更多,因爲它本身就是一本解剖書籍,中醫談解剖,無異于自取其短。
這裏還涉及到一個有趣的神話,有些看了内照圖的道士,喜歡以此來證明道教的内視術是真實存在的,這種說法,粗聽來有些道理,但是轉念一想,則又會發現其存在着極大的破綻。
試想一下,道教内視術,可以大概定義爲可以看穿人體的一種法術,如果說内照圖是這種法術下的産物,那麽其中的錯誤又如何解釋呢?呵呵,當然,我不是否定内視術,隻是說明了《内照經》不能作爲内視術存在之證據的理由而已。
所以諸位看到内照圖内容時,研讀即可,無需深究。後人還有更好的書籍可供繼續學習,不可過分崇拜古人……
三國演義中,孫權的哥哥孫策受傷,華佗又不在江東,隻好請了華佗的弟子來醫治,華佗弟子醫術不錯,若不是孫策屢屢發怒,倒也是可以痊愈的。
曆史記載,華佗的弟子不少,其中名聲最著的恐怕就要算吳普了。吳普的醫名幾乎不下于華佗,吳普的名聲,來源于他所寫的那本《吳普本草》。
吳普的本草,集合了前輩醫家對藥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更有華佗對藥物的評價解讀。吳普在書中将藥物的産地,炮制,都一一作了簡述。
且融會百家,将幾個醫家的不同意見統一編在一起,以便後人參考,就當時藥學書籍來講,也算創舉。可惜《吳普本草》已經沒有流傳了。
現存的《吳普本草》版本,是由後人将《太平禦覽》中所引用的《吳普本草》内容摘錄下來,整理而成的,這點甚爲可惜。如果有人對本草藥學有較爲濃厚的興趣,不妨找來看看。
下面我引用一段其中的原文:
貫衆,一名貫來,一名貫中,一名渠母,一名貫鍾,一名伯芹,一名藥藻,一名扁符,一名黃鍾。神農、岐伯∶苦,有毒。桐君、扁鵲∶苦。一經∶甘,有毒。黃帝∶鹹、酸、微苦,無毒。葉青黃,兩兩相對,莖黑毛聚生,冬夏不死,四月華白,七月實黑,聚相連卷旁行生,三月、八月采根,五月采葉。
說到針灸,很多人就會想到一本學習針灸必看的醫書,《針灸甲乙經》,又稱《黃帝針灸甲乙經》。學針灸不看此書,不足以稱會針灸。
晉朝名士皇甫谧長年受疾病所擾,無奈之下,決意學醫,數年手不釋卷,終于醫道大成,醫名冠絕一時。當時人因爲濫用一種名爲五石散的礦石類藥物而患病者極多,旁人聞皇甫谧有醫名,往往前去求解五石散之解藥。
其實他們不知,皇甫谧奮力學醫正是因爲他自身也中了五石散之毒。也正是因爲這種種的壓力,令皇甫谧在其有生之年,遍讀醫書,長期與疾病鬥争。
最終皇甫谧老師在他晚年,也成了中醫針灸學上的巨著《針灸甲乙經》。如果你不想學習完《黃帝内經-素問部》的理論再去學習《黃帝内經-靈樞篇》的針灸術,而是想邊學理論邊學針灸術,那麽《針灸甲乙經》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皇甫谧的《針灸甲乙經》是集合了《黃帝内經》的素問、靈樞兩部,又将另一部已失傳的針灸巨著《明堂孔穴》加入其中的綜合性讀物。
因爲皇甫谧對三部書中的一些内容進行了删除,所以它的内容并不是十分繁重。可謂精簡而全面。特别是因爲《明堂孔穴》已經消失,所以這本《針灸甲乙經》就成了《明堂孔穴》唯一的載體。
所以後世學醫者,很難繞開《針灸甲乙經》來談針灸。但是初學者讀這本書時最好裝備《中醫辭海》之類的書籍一部,因爲這本書内容繁多,術語幾乎是一句一個,更有很多語句的意思并非現代漢語中的意思,故此要讀此書,必須有打硬仗的準備,我在下面引用一段書中的原文,大家先熟悉一下:
(黃帝問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脈營氣精神,此五髒之所藏也。何謂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
岐伯對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随神往來謂之魂,并精出入謂之魄,可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有所存謂之志,因志存變謂之思,因思遠慕謂之慮,因慮處物謂之智。故智以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邪僻不生,長生久視。是故怵惕思慮者則神傷,神傷則恐懼*而不正;因悲哀動中者,則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蕩憚而不收。)
【淮南子】
很喜歡傳統文化,但是又不想讀專業醫書,想學的多點,無需專精,又能學到點醫術,那麽讀什麽書?
那麽我向您推薦這個書……《淮南子》。
《淮南子》是漢朝的王爺劉安和他的賓客們合力所著,内容融合了諸子百家的學說,不過劉安好道,故此他的書也偏向于道家。
但是他那時的道家,與今日之道教不同,他的道,追求的是覆天載地,磅礴宏偉之道。所以他的書雜,分别從天、地、人、術、道等多個角度論述了我們的世界。
讀他的書時,你會慢慢的明白古人的人生觀,明白他們的氣化論、運氣論、天文論等内容。其實你已經在無形中開始對中醫典籍進行熟悉了……
好了,不多說了,我引用一段淮南子的原文,讓大家先熟悉一下:
(地形之所載,**之間,四極之内,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
其實古書不難度,一開始先通讀一遍,無論理解與否,慢慢在讀,就理解了。如果您不想買書看,又想了解一下這些書,那就看這個文章吧,至少您能了解些原文和内容。
中醫自學手冊之小品方、萬物簡史
想必大家看的出來,我推薦書籍,是按照朝代發展來從前往後走的。這樣做,是因爲前輩的書簡潔、容易讀完。
而後世的書很多時候則由于派系,往往有些人喜歡在書中筆伐别的醫家。看了這些筆伐的言語,我們難免會有些偏頗的成見,自然也就會影響以後的學習,所以我從前往後介紹。
【小品方】
《傷寒雜病論》在現在被奉爲醫方之祖,影響極爲重大,對後世中醫的病理學和方劑學研究,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傷寒雜病論》出現後不久,還有一本書,也對後世影響極大,可惜的是,這本書在唐朝以後的某段時間裏,消失了。直到近代才出現,關于它能再次出現,我們還要感謝日本友人,他們可能在唐朝将這個書作了抄錄,帶回了日本,這樣才留下了小品方。否則咱們現在就很難去看到基本完整的《小品方》了。
《小品方》的作者,叫陳廷之。曆史上對他的記載很少,隻知道他是一個四處行醫的遊方醫生,因爲遊曆的地方多,這也就促成了他高超的醫術和獨特的病理見解。他的方書,有幾大特色,一個對古代方劑的修改和說明,他在小品方裏寫到,他認爲古代的很多藥方,存在一定的錯誤,嚴重的會起到毒副作用,所以他認爲古方可以根據我們的不斷研究,進行修改。
另外陳廷之還針對人的體質提出了個人見解,他認爲,一些家裏窮的,不經常吃藥的人,對藥物反應快,抗藥性弱,用藥時需要注意這點。
而一些富裕的人,經常吃滋補的東西,食物方面味道也重,用藥則常常會反映很慢,故此在診治這些人時需要合理的調整藥量。
當然,陳廷之老師不會坐而論道,隻說一方面問題,陳廷之老師還強調,雖然出身會影響體質,但是病人的身體素質還是要多角度觀察的,而且用藥時要小心,不可以因爲病人體質強,就用過猛的藥物,也不可因爲病人體質弱,就貿然用滋補類藥物。
另外陳廷之老師還認爲,我們要注意季節改變時的疾病預防,還要及時的發現氣候的反常變化,以防備這種反常引起的傳染病。(說的很多啊,這幾年氣候反常,結果傳染病就很流行)
除了外感病,陳廷之老師還對雜病、婦科病提出了個人的看法,根據前人的經驗,他列出了一些經典方劑,其中很多方劑被後世的醫家引用,效果都非常好。比如小續命湯這個方子,一直到現在還在沿用,很多人以爲它出自《千金方》,其實這是《千金方》的作者孫思邈老師引用的《小品方》内容,隻是孫思邈老師添加了杏仁這味藥……
這本書,經過數百年的波折,現在終于能重新和大家見面了,這個和後世醫家的抄錄、近代學者的編輯,日本友人愛學習的精神是分不開的。我下面引用其中一段文字,大家可以感受下其内容:
黃帝問金冶子曰∶驚爲病,如奔豚,其病奈何?金冶子對曰∶驚爲奔豚,心中踴踴,如車蓋驚,人所恐,五髒不定,食飲辄嘔,氣滿胸中,狂癡欲走,閉眼謬言,開眼妄語,或張面目,不相取與,衆師不知,呼有所負,奔豚湯主之。黃帝曰∶善。
黃帝問金冶子曰∶憂思奔豚,何以别之?金治子對曰∶憂思奔豚者,氣滿支心,心下煩亂,不欲聞人入聲,發作有時,乍差乍劇,吸吸短氣,手足厥逆,内煩結痛,溫溫欲嘔,衆師不知,呼有觸忤,奔豚湯主之。黃帝曰∶善。
師曰∶病如奔豚者,氣從少腹起,上沖喉咽,發作欲死,複還生,皆從驚恐得之,腎間有膿故也。
奔豚湯,治虛勞五髒氣之損,遊氣歸上,上走時若群豚相逐憧憧,時氣來便自如坐驚夢,精光竭不澤,陰痿,上引少腹急痛,而乍熱赤色,喜怒無常,耳聾,目視無精光方。葛根(八兩,幹者)生李根(切,一升)人參(三兩)半夏(一升,洗)芍藥(三兩)當歸(二兩)桂心(五兩)生姜(二片)甘草(炙,二兩)上九味,切,以水二鬥,煮得五升,溫服八合,日三,不知稍增至一升,日三。忌羊肉、饧、生蔥、海藻、菘菜等。
因爲《小品方》這段講的多了點,爲了讓大家便于消化,本草和臨床兩書留到明天講。
一天和一道教的朋友聊天,這位朋友說:“你這麽強調邏輯,不适合學習中醫,該去學西醫……”
我當時心裏笑道:“我倒是想學,可惜晚了……”
這雖然是一段笑話,卻揭示了很多人對中醫的看法,很多朋友看待中醫,隻看到了它和西醫的區别,卻忘記了中醫也很強調邏輯性,這個我們從《傷寒雜病論》,以及上面的《小品方》就可以看出,邏輯不清晰的話,如何推斷這個人的身體素質,如果做不到,那麽論治就更是空談了
我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有趣的書,這個,就是《萬物簡史》,作者[美]比爾·布萊森.。這本書可以說是西方科技類書籍中的一個特例。
就我看來,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爲它的作者很特别,是個很懂得把書寫活的人,書中沒有中國科技書籍中的那些刻闆式的話語,更多的是一種談天式的幽默語調。這讓人們讀起來,不想去睡覺。很是強大啊……
其二是書中的内容很好,大多是一些西方科技的突出内容,而且也講述了很多科學家的個人故事,以便于人們了解一個個活生生的科學家,而不是書本中的刻闆人物。
這本書已經有中文譯本了,如果您有興趣了解西方科技,又怕被刻闆式的文字催眠,可以考慮看看這本書。書的開頭有一句話非常有趣,我給大家念一下,您可能會明白爲什麽我喜歡這本書。
某位物理學家一次對他的朋友說:“我準備寫日記,不打算發表,而是留下給上帝參考。”
那朋友問道:“難道上帝不知道這些事實嗎?”
“知道。”物理學家說:“上帝知道這些事實,但他不知道這樣描述的事實。”
是不是有點意思?恩,的确有點意思……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 , 飛速 - ,您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