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受傷的第三天,皇宮裏,仁宗連續批了兩個時辰的奏折,禁不住有些疲憊地揉了揉眉心。這時大殿裏忽然出現一個一身黑衣的人,來人恭敬地跪在地上對仁宗說道:“啓禀皇上前段時間派出的暗組小隊已經三天沒有消息,确認全軍覆沒,任務目标下落不明。”
仁宗聽了他的話,因爲疲憊而皺在一起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這暗組培養不容易,裏面的人都是隐在暗處完全忠于他這個皇帝的,可以說是他手裏的王牌力量,很多機密的事情他都是交給暗組去做,沒想到這次竟然會一下子損失了一個小隊。
“你先下去吧。”仁宗揮了揮手,那人便如來時一般悄無聲息地不見了蹤影。
仁宗獨自一人靜靜地考慮了一會兒,下令急招在外監察百官的包拯回京。這件事情關系重大,仁宗本不想讓外人知曉,所以才将任務交給了自己直屬的暗部。可是這次暗部竟然失手了,一下子損失了十個人,還丢失了任務目标,無論是哪一項都不是仁宗能夠接受的。隻是依照暗部首領彙報的情況來看,此時這件事已經成了一件懸案。要查這種毫無頭緒的案子,仁宗第一個就想起了包拯。
包拯在華山下的小鎮和莫問分别之後,又在那裏留了兩天,将那個收受賄賂的縣令處置了,才啓程回京。而且他一路坐着轎子,自然比莫問慢了很多。接到皇帝招他回去的旨意的時候,他還沒到河南府。
如果按照正常速度包拯肯定會在河南府住一晚,那麽遇上莫問的可能性便會很大。那麽皇帝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包拯并不知道暗部的存在,但是皇帝手中掌握着點神秘的力量,這是常識性的問題,隻不過沒有人敢大膽地去窺探具體情況而已。而包拯毫無疑問的是個忠臣、純臣,也正是因此那個暗部成員死之前才會讓莫問将東西交給包拯。
暗部還有監察百官之責,所以對于皇帝手下這些官員,他們了解的是最多的。就像皇帝遇到這樣的事情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包拯一樣,暗部成員知道憑莫問一個平民根本見不到皇帝,第一個想到的可以托付的人也是包拯。
隻可惜包拯還沒進城就接到了皇帝的急诏,于是決定晝夜兼程趕回開封,到了河南府也是直接穿城而過,根本沒有停留,就此又多出了一番波折。
包拯剛踏進京城的城門就被人攔下了,連回衙門梳洗一番的時間都沒有,就被直接逮到了皇帝面前。皇帝這回也是真的急了。
西夏建國以來,連番挑釁,朝廷中大臣們主戰主和地分成兩派,每日争吵不斷,卻總是拿不出個章程,究其原因還是他這個皇帝在猶豫不決。仁宗皇帝雖然生性仁慈,但是對于想要欺辱大宋百姓的外敵卻也是仁慈不起來的。可是大宋這幾年災禍不斷,又因澶淵之盟的關系,每年都要向遼國支付一大筆銀子,國庫已經抓襟見肘。宋遼之間的戰争持續了二十五年,雙方死傷無數,更是有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仁宗不能确定和西夏之間的戰争要持續多久,大宋現在經不起一場長年累月的戰争了。
可是他卻在偶爾看到的一本先祖的劄記中找到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這怎能不讓仁宗欣喜。
劄記中記載,當年南唐向太祖投降之後,宋軍進駐其京都,其建築裝飾的華麗奢侈簡直晃花了衆人的眼睛。可是開啓皇室寶庫時,收獲卻寥寥無幾。唐主解釋說所有的銀錢都用來支付軍費了。太祖并沒有相信他的說法,可是無論怎麽威逼利誘,唐主卻死死地咬住這個理由不松口。太祖派人尋覓了幾年都未發現蛛絲馬迹,就能無奈放棄。
太祖去世後,曾有段時間忽然傳出南唐寶藏的消息,江湖上因此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朝廷也參與了其中。一番搶奪下來,說也沒能成爲最後的赢家,藏寶圖反而破損成了好幾份,被幾個武功高強的江湖人搶走,不知所終。
江湖上的人都是這麽認爲的,卻不知道那些搶走了藏寶圖的人中有三人都是朝廷埋在江湖中的暗探。這藏寶圖當年一共被分成了七份,皇室雖然得了近一半,但是卻并不銜接,很難判斷出寶藏的所在地。那些江湖中人又都是孤身浪子,居無定所的,想要找到他們也難。這件事就隻好這麽放下了,那三份殘缺不全的藏寶圖也一直收藏的皇帝的私庫裏。
仁宗無意中看到這個記載之後,就對這南唐寶藏上了心。要知道南唐在當初割據的諸國中可是最爲富裕的,那寶藏的數目可想而知。要是得到這麽一大批财物的支持,大宋又何懼西夏那一個小國。
于是仁宗下定暗部全力尋找丢失的藏寶圖的下落,暗部雖然遍及朝堂江湖各個角落,但是現在距離當時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一時半會兒也查不到什麽有用的消息。這幾年仁宗卻一直都沒有放棄,直到半個月前,仁宗終于接到暗部的消息,說找到了一片藏寶圖。可是在回京的途中卻被一群西夏人盯上了,看他們的樣子,似乎也是沖着藏寶圖來的。
仁宗明白,這西夏雖然建國不久,但是這李氏一族之前也是個大家族,知道當年的寶藏之事也不奇怪。而且發現藏寶圖的地方又十分靠近西夏,仁宗倒是沒有懷疑自己身邊出了吃裏扒外的叛徒,隻是命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将藏寶圖帶回了。
卻沒想到西夏這次也是下了決心想要得到這份藏寶圖,最後暗部竟然失去了消息。㊣(5)自暗部建立以來,這是他們第一次失手。仁宗擔心,不知藏寶圖是不是落在了西夏人的手裏。雖然這隻是殘缺的七分之一,但是卻不知道西夏人手裏還有沒有其他的殘片。萬一他們得到的是關鍵部分,再有畫圖高手相助,很可能被他們找到寶藏的藏匿地點。如果西夏再得到這批寶藏相助,那麽大宋和西夏的戰争就更岌岌可危了。
到了這個時候,仁宗也顧不得什麽保密了。而且包拯是個忠臣,一心爲國爲民,事關重大,包拯絕對不會兒戲。而且若說這朝中誰有這個能力追回藏寶圖,甚至找到寶藏,仁宗覺得除了包拯還真是不做第二人想。
于是包拯風塵仆仆地進了宮,和仁宗關起門來密談了一個多時辰,才神情凝重地出了門來。剛出來禦書房的大門,正巧遇上迎面而來的龐太師。兩人在朝堂上的政見一直不和,對于西夏的問題,也是一主戰,一主和,幾乎是針鋒相對,私下裏更是誰也看不慣誰。隻是這畢竟是在禦書房門前,門面還是要做的。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 , 飛速 - ,您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