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奪嫡的關鍵時期,陛下不敢将外室與私生子帶回京城,因爲這會成爲其他奪嫡皇子攻擊他的把柄。
且奪嫡之戰,混亂兇險,陛下當時也沒有自信一定赢,爲了那孩子的安全也爲了給自己留個後。
故此,一直沒有将那外室,與孩子帶回。
直到登基後,坐穩了皇位,陛下才派人去尋這一對母子。
很快,找到了他們,那孩子被取名爲“蕭落葉”。
可是,陛下當時也想不到,那孩子居然不是他的親子,而是那外室撿來撫養冒充的。
隻因那私生子,早年間夭折了,爲了保住後半生的榮華富貴,那外室就撿了個孩子來撫養。
陛下開開開心心接回兒子,卻發現自己的兒子,血液裏沒有龍血,于是懷疑不是親生的。
然後,便派人去查,也盤問那外室,才得知私生子早就死了。
……
以上,就是方覺對此事,大略知道的。
“真正的蕭落葉,不是早年間夭折了嗎?”方覺很不解,滿臉都是問号。
老閣主悠然道:“民間婦人,哪知道真死與假死的區别,她将孩子丢棄在亂墳崗,後來被路過的老夫婦撿到将你養大。”
“再後來,這對老夫婦死于年邁與饑荒,你就開始流離失所,約四年前逃荒到了我太皇山一帶吃救濟糧。”
将這一切娓娓道來,老閣主盯着方覺的眼睛,發現他隻有迷茫疑惑,并沒有任何别的情緒。
似乎對這個出身,并不在意。
好小子,聽到自己的悲慘命運,居然半點情緒波動都沒有,實在是個好苗子。
“這些……我自己都不記得了,老閣主是怎麽查到的?”方覺十分疑惑。
老閣主哂笑:“我太皇山方圓十裏内,任何一個常駐人口的資料,都在閣内有檔案,流民乞丐也不例外。”
“戶籍?”方覺錯愕,帝尊閣居然對太皇山範圍内,進行戶籍管理,如此詳盡。
“多年以來,我太皇山雖在世外,但能進方圓十裏内的人,都得我帝尊閣庇護,沒有人會在那裏餓死。”
老閣主驕傲道:“雖無能兼濟天下,但護佑一方,我帝尊閣還是能做到的。”
對此,方覺也是知道的。
帝尊閣對太皇山一帶的百姓,可謂是很好,再饑荒的年頭,都會到處施粥,至少保障不會餓死凍死。
所以,在饑荒年代,距離太皇山較近的流民,都争相逃向太皇山。
“老閣主胸懷大義。”方覺正色道。
“要你說?”老頭兒撇嘴挑眉。
将茶杯放下,換了個舒适卻不雅觀的姿态斜躺着,老閣主道:
“當年你登太皇山時,答了那三個問題,我才注意到你,等你上山後我察覺了你的龍血,便調取了你的檔案。”
“發現你的身份後,我便派人去封口,将一切知曉内情的人,都抓到山上……不過他們也很樂意上山。”
帝尊閣可是多少名士心馳神往,卻無能登山一見的聖地,帝尊閣要請誰上山,就算住一輩子也有的是人樂意。
畢竟天下人要親臨太皇山,除了帝尊閣的邀請,以及在帝尊閣各項榜單上的人物可以上山之外……要上山,是需要有真本事的。
第一個法子,那就是強行登山,依靠個人的武力打敗守山門的高手。
第二個辦法,便是答疑,帝尊閣會随機給出三個問題,答案若是令閣主滿意,就可以上山成爲貴賓。
方覺當年,就是靠答了三個問題上山的。
還沒答完,隻答了兩個問題,老閣主就親自來請他了。
“怎樣?”老閣主笑看方覺,“你如今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就沒什麽想做的嗎?”
“做什麽?”方覺搖頭。
“你母親因爲欺君之罪,被夏皇厭棄,丢棄冷宮多年,後來郁郁而終……你就不想報仇?”老閣主認真道。
這個時代,再不羁的人,在綱常面前也是需要保持敬畏的。
老閣主自然不是俗人,但他一直保密此事,也有擔心方覺因此報複,導緻大夏朝政混亂的。
帝尊閣雖然超脫世外,但誰都知道,其實是偏向大夏的。
“報仇?”
方覺搖了搖頭:“有什麽仇?”
“這還不算仇嗎?”老閣主驚看着他。
“她于我無恩,我爲何要替她報仇呢?”方覺平靜地反問。
老閣主噌一下坐起來,正色道:“你竟然這樣想?”
“老閣主覺得,我該怎麽想?”方覺淡笑。
“你,你這想法,實在是離經叛道!”
老閣主都有些驚訝:“自古以來,孝字當先,多少人爲了孝廉可以豁出性命,卻在你眼中不值一提?”
“并非我不孝,而是我以爲,任何情感需要有前提,并非有了個身份就需要無條件地付出。”
方覺道:“若我父母養我、伴我、教我,那我自然應該孝字當先。”
“若父母嫌我、棄我、不養不教、不伴不憐,誰又有資格要求我将孝字貫徹始終呢?”
老閣主輕顫了身軀,他瞪大了眼睛,沒想到方覺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一時震怒,又一時覺得,好像頗有道理。
若是個尋常老頭子,隻怕聽到如此不孝之言,已經一巴掌扇過去教育人了。
老閣主卻能沉穩,沒有當場暴怒,而是平靜思考起來。
又聽那混小子道:
“傳統禮教,說無不是的父母,不論如何都要求子女孝順,我以爲是不恰當的。”
“隻生了孩子,什麽都不必勞心廢力,就想得到無盡的回報,這種思想我絕不贊同。”
“你……”
老閣主欲語還休,心中已不止是震撼。
他突然有些擔憂:“你這樣的想法,若是大行其道,恐天下大亂!”
方覺白眼道:“老閣主以爲,天下亂不亂,是靠一個孝字維系的?”
“不,是拳頭,掌握兵權的人,才能決定天下亂不亂。”
“老夫說的是人心,如此隻怕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老閣主正色道。
“不古?”
方覺搖頭:“作古的規矩,一定就好嘛?自古以來,不過是習慣了,并非是所有人都認同的道理。”
“規矩壓迫世人,被壓迫的人覺得,自己受了壓迫也想讓後人嘗嘗滋味……如此惡性循環,壓抑人性,道德早就敗壞了。”
老閣主深吸一口氣,長長地吐出。
“你這樣想,隻怕會爲世所不容,将來定然舉世皆敵。”
方覺戲谑:“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贊同我,直到形成默契,取代現在的一些思想痼疾。”
“未來,永遠屬于未來的人,不是現在的人能規定界限的。”
方覺意味深長地道:“老閣主放心,我不會刻意與這些禮教作對,隻是等我布下大局後,二十年内就會出現思想變革……天下人的想法,會自然而然地發生改變。”
“你想做什麽?”老閣主瞪道,他突然覺得,這小子大有圖謀。
比讓大夏一統天下,更大的圖謀!
“沒什麽,老閣主細想,爲何如今的這些規矩,能約束人?”方覺道。
“自然是世人的默契,與朝廷官府的刻意縱容。”老閣主道出真意。
朝廷刻意爲之,才是根源。
正所謂,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頭的人,遵守的規矩,下面的人自然不得違抗,總有些狗腿子爲了利益與得到賞識,會貫徹這種風氣。
倒也不是說不好,可總有些是不好的。
“對,主要是官府縱容,也用此類規矩約束孩童與年輕人。擔心教出離經叛道的人,讓他們的利益受到威脅。”
“可若有一日,天下不再有路引,不再舉孝廉,不再以中正取士而是廣開科舉,廣設學院,廣開商道……這些傳統中的糟粕被發現無用,世人自然就會變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