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五歲的陳霖桐個子長得跟大人差不多了,變成了英俊健壯的青年,背着一個竹簍,在山澗裏輕快地走着,竹簍裏有個陶瓷罐子,他這是去給空明師父背水。
陳霖桐走進山澗下的一個山洞裏,清澈的涓涓細流從山洞深處流出,在洞口前形成了不大一汪清水。陳霖桐拿起放在水邊的瓷碗,将清澈甘甜的山泉水盛滿陶瓷罐子,然後背上竹簍,沿着崎岖的小路往山上走。
山上小寺廟的禅房裏,空明和尚與寒賢志面對面坐着矮桌的兩邊,倆人的面前各有一套茶具,白色的蓋碗,小巧的若深杯,倆人各自自斟自飲。
倆人面前的茶杯裏的茶湯顔色不一樣,似乎是不一樣的茶。
寒賢志端起若深杯輕輕抿了一口,感慨道:“空明師父,我喝了大半輩子的茶,隻有在您這裏是各泡各的茶,說實話這樣泡茶的還真不多。”
空明微微一笑,“張源在其所著的《茶錄》中說的好,獨啜曰神,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所以茶還是獨飲爲好。”
寒賢志擺擺手,“我說不過您,不過我就不明白了,爲什麽咱們不能泡一樣的茶?您制作的好茶難道就爲了給來的客人喝?可您這裏一年也來不了幾個人。”
“貧僧不認爲給寒施主泡的茶是最好的,其實茶都是一樣的。”
“給我泡的茶香醇甘潤,而您喝的粗重味苦,怎麽會是一樣的?”
“呵呵,茶無高低貴賤之分,自己喜歡就是最好的,所以選對屬于自己的茶很重要,對老衲來說茶之苦不僅是茶之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正如徽宗皇帝在《大觀茶論》中所說,茶之爲物,祛襟滌滞,緻清導和。茶之本意,在于清靜六根,這也是貧僧喝茶的目的。”
“空明師父來山上的這座小廟也十多年了,總感覺您像團迷霧讓人看不清。”
“出家人四大皆空,有什麽看不清的?”
寒賢志搖着頭說:“有時候您還真不像出家人。”
“呵呵……”空明師父忍不住笑起來,“老衲哪裏不像出家人了?”
寒賢志環視着禅房說:“我來您這裏算多的吧,很少見您念經拜佛,整天就是在廟後的茶園裏擺弄茶樹,要不就是制茶、喝茶,再看看這滿屋子的書,《茶經》《道德經》,經書倒是不少,可是沒有一本佛經。”
空明雙手合十,“阿彌陀佛,禅茶一味,佛在心中,茶道就是最好的修行。”
陳霖桐背着沉重的竹簍走進院子裏,将竹簍慢慢放在樹下的石頭圓桌上,撩起衣角擦了擦滿臉的汗水,雙手将背簍裏的陶瓷罐子提出來放在地上,然後轉身向禅房走去。
陳霖桐走進禅房,看到空明師父和寒賢志在喝茶,急忙向寒賢志打招呼,“寒伯伯也在。”
寒賢志斟了一杯茶,端起來遞給陳霖桐,“阿桐啊,看你熱的滿頭大汗,來喝杯茶。”
陳霖桐接過茶杯一飲而盡,“謝謝寒伯伯。”
空明看着陳霖桐說:“阿桐,來坐下歇一會,缸裏還有水,你怎麽又去背水了?”
“今晚茶廠就開始加工夏茶,弟子擔心後面幾天會沒空過來,就去多背了一趟,應該夠您這些天泡茶用了。”
“不夠也沒關系,老衲可以自己去背。”
“不用您去背,弟子會抽空過來看看。師父和寒伯伯慢慢喝着,弟子先回去了。”陳霖桐說完轉身向禅房外走去。
寒賢志看着陳霖桐走出禅房,轉過臉來看着空明和尚,“茶聖陸羽說,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廟後面就有山泉,幹嘛非要翻過兩座山跑十多裏路去山洞裏背水?”
空明師父微微一笑:“陸羽《茶經》中還有一句,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實廟後山泉也爲上水,去十多裏外的山洞背水對貧僧來說是一種修行,現在被阿桐搶走了。”
“您這是得了便宜賣乖,說實話,阿桐這孩子不但手腳勤快,還特别機靈,我是打心裏喜歡這個孩子。”
“呵呵,那你就把他收做義子。”
“我還真有過這個念頭,不過正如師父說過的,他們母子不是普通人家出來的,就怕我說出來讓人家爲難,想想還是算了。”
空明颔首道:“貧僧閱人無數,很少看走眼,阿桐這孩子是人中龍鳳。”
“對了,有件事困擾在下很久了,一直想要請教師父,喝您制作的茶從來都是一樣的口感,而我的茶廠裏制作的茶就不同,茶品很不穩定,時好時壞,有什麽辦法讓茶的口感保持一緻?”
“寒施主是老茶人了,很清楚每一泡茶的味道其實都有差别,更何況不同人制作出的茶,寒施主的茶廠有二十多個夥計,從不同人手裏制出的茶感覺自然不同,你說的這件事恐怕沒人能夠解決。”
寒賢志心有不甘地說:“知道是這樣,可就是不死心。”
(2)
泰昌茶場的茶園裏,十幾個頭戴鬥笠,斜挎着采茶籃的女人在茶壟間采着茶,大家都低着頭,雙手如飛,熟練地采摘着鮮葉。
個頭還沒有茶樹高的靈兒,拎着盛水的小陶罐,沿着茶樹之間的壟溝,搖搖晃晃地走到陳氏身邊,“阿母,喝水。”
陳氏停下手上的活,用胳膊擦了一下臉上的汗水,接過女兒拎着的小陶罐,仰臉咕咚咕咚喝了幾口。
靈兒用小手使勁撕扯着身邊的茶樹葉,“阿母,我也跟着一起采吧。”
陳氏把小陶罐遞給靈兒,“你還沒有茶樹高,怎麽采啊,快去草棚那邊玩吧。”
旁邊的幾個采茶女也停下手上的活,直起腰看着母女倆,臉上露出羨慕的神情。
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對旁邊的人說:“都是女人,人家陳嫂生的孩子怎麽這麽懂事,靈兒才五歲就知道心疼娘了,我們家那個都十歲了還啥事都不懂。”
另外一個婦人附和着說:“可不是嘛,我們家孩子甭指望給你端口水喝,不氣你就不錯了。”
旁邊的采茶女也感歎道:“陳嫂這倆孩子真好,小嘴特别甜,見人就叫。還有那個阿桐,心眼特别好,經常去給村裏瞎婆婆砍柴、挑水,親孫子都沒這麽好。”
大牛娘高興地對幾個人說:“我家大牛跟阿桐一起在茶廠幹活,回家後張口閉口都是阿桐哥,自打跟阿桐在一起,我家大牛比以前聽話多了。”
陳氏聽到大家的稱贊,低頭不語,雙手熟練地開始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