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說他攻下了伊川城,卻是個悲傷的故事呢?
因爲城中,不見一個大時軍。倒是城中百姓們噤若寒蟬,畢竟秦長遠說過,城破之後要讓伊川城雞犬不留的。
秦長遠很憤怒,他确實是想屠城來着。然而城中發生的一件事,又讓他停止了命令。
石小凡等人跑了,他們爲之堅守一個月的伊川城,竟然這麽輕易的就丢了。
秦長遠就想不明白了,他們不惜一切的守了這麽久,爲什麽突然就跑了呢。怨恨,隻能發洩到城中百姓身上。這些百姓,是幫着大時軍的。
然而,秦長遠大軍入城的時候卻發現,城中到處都貼滿了布告。大街小巷、城牆樓房,各處顯眼的位置上,都張貼了同樣的布告。
布告隻有一個内容:僞楚懼我時軍,以百姓洩憤,實乃無恥!禽獸之徑,皆因我大時敗軍之将也!
你楚軍害怕我大時軍威強盛,便拿百姓洩憤,實在是無恥之極。簡直就是禽獸不如,你們就是畏懼我大時,不過是我們的敗軍之将罷了。
殺戮百姓算得上什麽本事,那隻能證明你們的心虛,隻能證明你們怕了我大時。
激将法,一下子就把秦長遠給激在那裏了。你不是想屠城麽,屠城吧。你屠了城,就是怕了我大時,就證明你們這些楚軍是膽小鬼。
你們畏懼我時軍,皆因是我們的敗軍之将罷了。
秦長遠怒不
可遏,卻又無可奈何,他若是殺了城中的百姓,便就是承認自己怕了時軍。所以盡管秦長遠憤怒至極,最終卻也沒有對城中無辜百姓下手。
憤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的,秦長遠失去理智了。他拿下伊川城後,便繼續北上洛陽。伊川城僅靠洛陽,秦長遠決定以伊川城爲翹闆,對洛陽城形成合圍之勢。争取,一舉殲滅唐小寶的主力。
秦長遠的想法是好的,這可是關乎于自己的立國之戰。攻下了洛陽,就等于是這天下近在眼前了。
自己的百萬大軍爲何這麽慫,秦長遠加倍的想不明白。之前,他的大軍可是所向無敵的。縱橫整個江南,罕有敵手。随着底盤的不斷擴大,随着兵力的不斷增多,秦長遠不免有些飄飄然。
伊川城的失利,使得秦長遠暴跳如雷。加之‘刺事人’的情報有誤,秦長遠一怒之下斬殺了刺事人的指揮使。
這使得手下的将領們無比的惶恐,有人開始琢磨着逃跑。因爲他們看到了秦長遠薄情寡恩殘暴兇狠的一面,許多将領們害怕下一個輪到的會是自己。
左将軍勸言:“陛下當一鼓作氣,斷其時軍糧道,使洛陽城孤立無援矣。”
右将軍也跟着勸言:“臣以爲圍城洛陽不可力戰,當靜待時機,以計取勝。”
看着左右将軍的勸谏,秦長遠左右不決:“朕聞左右将軍皆言之成理,諸位愛卿,你們意下如何?”
部下沒有人回答
,這讓秦長遠暴跳如雷:“諸臣皆不忠于朕也!”
群臣大嘩,他們都沒有想到皇帝會說出這番話來。有人開始竊竊私語,皇帝如此薄情寡恩,爲人臣子者無不心寒。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飛馬來報:“報!報陛下,大元帥回來了。”
秦長遠聞言是又驚又喜,随軍的臣子們,臉上也露出了喜色。大元帥一來,我軍無憂矣。
大元帥是誰,時事造就英雄的又一位戰神。
戰神怎麽這麽多,不是小定王死了麽。怎麽從哪裏又冒了出來,一個号稱是戰神的人物呢。
這個還真不是誇張,北有小定王,南有張三郎。
張三郎是誰,大聖王朝的抗倭英雄。以沿海十七萬備倭軍,打的倭寇幾近絕迹。後來,更是征調船隊攻打倭寇瀛島老窩,若不是遇到暴風雨,倭寇老巢瀛島早就被張三郎給攻占了。
曾經猖狂一世的倭寇可以說聞張色變,隻要是張三郎鎮守沿海,就沒有剛出現倭寇進犯的情況。
後來大聖王朝國力衰微,山東流寇羅偉表趁勢而起。而羅偉表最怕的就是張三郎,還好後來張三郎被調去瓊州抵禦交趾人的犯境,羅偉表才逐漸壯大起來。
什麽是備倭軍。顧名思義,備倭軍就是防禦倭寇的軍隊。明朝時由于駐紮在山東省境内,被稱爲山東備倭軍。對于日本倭寇,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在明朝統治的中後期,日本倭寇曾經屢屢進犯我國的東南沿海
地區。因此,出現俞大猷、戚繼光抗擊倭寇的故事。其實,日本倭寇侵犯我國沿海地區的情況,早在元朝統治時期就出現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國,曆經不足百年的統治以後,已經是虛弱不堪。
按照《元史》的記載:“元至大元年,日本商船焚掠元商船,官軍不能敵。”
從元朝統治的後期開始,日本倭寇的問題便已經出現。此時的元朝同時面臨各方面的問題,根本沒有精力對付日本倭寇。元朝統治的末期,出現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軍造反。曆經10多年的時間,農民出身的朱元璋,逐步統一了南方地區。
後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随後,明朝開始了全面北伐,并且把元朝勢力趕回了北方草原。但是,日本倭寇侵擾東南沿海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明成祖朱棣上台以後,鑒于山東地區的實際情況,朱棣設立了山東備倭都司。備倭軍的地位很特殊。按照朝廷的規定,省府道各級官員都無權調動備倭軍。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需要由朝廷下達調兵的命令,而且使用調兵專用的金符。否則,一兵一卒也不能調動。
後來大聖亡國了,這個張三郎便投靠了秦長遠。可以說秦長遠能有今日之成就,離不開張三郎的輔佐。
否則以張三郎這個湖廣劉文召小舅子的身份,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占據江南半壁江山的。這個張三郎,其能
力絲毫不弱于當年的小定王。此人之前在江西平定獠人叛亂之後,便回師跟着來到了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