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開之後,唐小寶也着實吃了一驚。他慌忙召集部衆,開始商榷此事。
對于起義軍們來說,這當然是好事。初戰告捷,在盟主丁蓓志的帶領下擊敗了号稱所向無敵的小定王。
令狐雲龍對此不以爲然,他不屑的“哼”了一聲:“對方隻是先鋒部隊而已,丁蓓志便急不可耐的宣稱大捷。這着實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後面的仗我們倒要看他怎麽打。”
錢不通深表贊同:“丁蓓志調動了七十萬大軍,而小定王的先鋒有多少人,區區八千人。且丁蓓志隻不過是擊殺了對方三十五人,自己倒是折損逾千他怎地不說。”
小定王讨伐流寇,首戰便選在了秦嶺之南的江淮之地。除了翻過秦嶺就是滁州距離最近之外,這和丁蓓志被選爲了十八路義軍盟主,有着很大的關系。
朝廷怎麽可能容忍一個義軍盟主的存在,不打你打誰。
這十八路諸侯也并不是多麽的團結,他們之所以推舉丁蓓志,其實和唐小寶的心思一樣,那就是槍打出頭鳥。
身爲一個義軍盟主,丁蓓确實權力夠大的,他能夠名義上調撥各路兵馬抵抗小定王。如果擊敗了小定王,那麽丁蓓志就會聲望空前,很可能這江山會易主給他。
丁蓓志當然十分珍惜這樣的機會,這次擊敗了小定王的先鋒,是值得驕
傲和宣揚的一件事,對于提升士氣有着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呢,小定王麾下大将張增帶着的不過區區八千人。而損失的部衆,隻有三十五人。
再反觀丁蓓志,他調動了七十餘萬人,殺了張增部隊三十五人,自己損失了近千人。
不管怎麽看,這都是一場大敗。七十萬人的流寇對付八千官兵,這是什麽概念。相當于七萬人打八百人,相當于七千人打八十人。相當于七百人打八個人,丁蓓志卻依舊四處鼓吹所謂的大捷。
唐小寶卻搖搖頭:“事情不能這麽來看,不管怎麽說官兵後撤了,這就算是勝利。至于咱們有多少人,打仗不能這麽算的。”
唐小寶說的沒錯,兵将從來都是貴精不貴多。真要是打起來了,并非人數占優就能獲勝。
小定王手裏隻有十幾萬人,面對的卻是一十八路義軍諸侯的上百萬人。小定王并不擔心,這些流寇人數衆多,戰鬥力卻極差。
唐小寶也知道這樣的道理,這也是爲什麽丁蓓志拼命鼓吹自己的原因。七十萬人逼的小定王先鋒後撤,對于他們來說算得上是一場大勝利了。
起義軍的士氣迅速高漲,這一切都源自于發生在滁州的一場并不起眼的戰役。
然而,接下來才是起義軍們真正的噩夢。張增進攻失利之後,小定王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進攻策略。一方面大力發展自己占據地盤的經濟,另一方面就是采取閃擊戰
術,争取最短時間剿滅流寇。
第二次交鋒的時候,才是決勝的關鍵。這一次,雙方投入的兵力更多,幾達百萬之衆。
然而,最終敗的仍然是這些起義軍們。小定王調整了策略之後,很快一雪前恥。
同樣是在滁州,同樣的作戰方式下,丁蓓志組織起來的百萬大軍,頃刻間土崩瓦解。
最終敗的仍然是這些起義軍,小定王的攻勢依舊是無可抵擋,這一次丁蓓志終于慌了,那一十八路起義軍們,也慌了。
這一十八路起義軍首領,親眼見識了小定王打仗的可怕之處。
第二次滁州決戰,撲上來的是小定王的主力。作爲先鋒的張增大将爲了一雪前恥,對着滁州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起義軍們終于害怕了,他們也真真切切的見識到了小定王的真實戰鬥力。滁州城雖說不上是固若金湯,可沈章當年攻破城池,用的也是詭計。張增攻破城池,靠的是勇氣。
在絕對實力面前,起義軍們再次暴露出自己的短闆。小定王的部下配合默契,而丁蓓志的大軍如同一盤散沙。
滁州即便是能攻打下來,最快也得需要三兩日。這還是,攻城一方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
實際情況卻是,從小定王下令開始攻城,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這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坐擁百萬雄兵的丁蓓志,滁州失守。
這一十八路群英大會,依舊是抵擋不住小定王瘋狂的進攻。要命的
是,随着盟主丁蓓志的節節敗退,這些起義軍的聯盟也開始岌岌可危。
大家再次出現了一盤散沙的局面,因爲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敢去江淮馳援丁蓓志。而丁蓓志這個盟主,也有些名存實亡。
丁蓓志占據的整個江淮,也是岌岌可危。小定王拿下滁州之後,再次的發兵通州。然後,兵峰直指潤州。
丁蓓志慌了,他終于明白這個所謂的盟主,就是個燙手的山芋,他不斷的以盟主的身份發布調令,命令各部義軍馳援。然而,沒有一支軍隊前來。
江淮失守已成定局,僅僅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小定王再次奪回了江淮的控制權。這次朝廷占據了江淮之後,開始清楚流寇行動。
小定王大權在握之後,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弊政。首先,在收複的失地重新啓用新的官員。同時,恢複朝廷祖制,使得各項制度趨于完善。
對于流民,則采取安置的辦法。朝廷想辦法提供種糧,使得百姓們盡快恢複農耕。土地不适宜播種,那就興修水利。
小定王占據的江淮之地,逐漸的固若金湯。這讓唐小寶恐懼不安,小定王竟然和自己想的一樣,江淮之地的百姓,對于軍紀嚴明的小定王軍隊,不再有排斥心理。
當百姓們不再反感朝廷,對于這些起義軍們來說,是不利的。
然而,更爲要命的是,潤州接着失守了。作爲唐小寶宿敵之一的丁蓓志,也被小定王在戰場
上射殺。
一十八路群英聯盟,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損失了自己的盟主,江淮再次回到了朝廷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