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才人一驚,能夠讓一個王朝遷都,那麽就證明這個王朝滅亡就不遠了。
大同乃是京城最後一道防線,能不能守得住,就看張增的了。而他,面對的是強悍兇殘的西川軍。
到底能不能一戰封神,給大聖王朝續命,誰也不知道。
而此時的小定王一路橫掃,沿途所過之處流寇紛紛潰敗。
然而一個小定王左右不了時局,隻要大聖王朝腐敗的朝政體系扔在,流寇依舊是此起彼伏剿不勝剿。
江淮之地,淮南潤州的沈章,終于要決定對唐小寶動手了。
江淮三府十六州盡皆淪與沈章之手,這個時候的沈章,已經成爲群雄四起的諸侯之一。在整個江淮,無人能與之相抗。
偏安一隅,占據通州的唐小寶,本就已成爲他的眼中釘肉中刺。無人能與之抗衡的沈章,決定一鼓作氣滅了唐小寶,從而占據整個江淮。
唐小寶雖說是默默無聞,其實也并沒有閑着,就在沈章開疆拓土的時候,唐小寶也吃掉了周邊幾個郡縣。
這當然都是出于防禦的目的,比如說緊靠通州的沐陽縣、雲州、響水縣、射陽縣等等,都已經在唐小寶的控制之下。
此時的沈章召集部将,準備對唐小寶發難。
作爲幕僚的王渾,對此卻深感不安:“大王,這唐小寶此人陰險毒辣,咱們不可輕敵。在下總是在想,此人一直碌碌無爲,怕是大智若愚恐其有詐。”
大将龐果對此卻嗤之以鼻:“哼,區區無膽鼠輩,算的什麽英雄。隻要大王一聲令下,七日之内我必克通州!”
沈章捋了捋胡須,搖頭道:“戒驕戒躁,軍師說得對,咱們萬不可輕敵。孤總覺那唐小寶,絕非泛泛之輩。”
此時的王渾已成沈章麾下軍師,位高權重,成爲僅次于沈章的第二号人物。
而作爲大将的龐果更是骁勇善戰,在江淮之地,打出了好大的名頭。說什麽,被稱之爲江淮第一猛将。
王渾跟着“嗯”了一聲:“據探子來報,這湖廣之地有西川使者的戰馬三千匹,都流入了通州。”
龐果依舊是不以爲意:“通州産鹽,運輸鹽巴和鹹魚自少不了馬車。這坐擁通州的唐小寶肥的流油,咱們拿下通州,豈不妙哉。”
通州的唐小寶打仗不行,這幾乎是公認的事實。可是,唐小寶是真有錢,這也是大家夥都知道的事。
人家都在忙着争地盤,互相吞并殺伐的時候,唐小寶卻靠着販鹽販賣鹹魚,賺的盆滿缽滿。
至于那西川的三千匹軍馬,唐小寶的鹽場和船廠都需要大量的馬車,自然是拿去征用了。
王渾卻不無擔心:“萬一,他拿來訓練出一支騎兵呢?”
此言一出,龐果登時作聲不得。要知道騎兵,一支都是步兵的噩夢。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無敵的存在。若是中原再缺馬,更是對此望塵莫及。
橫掃六合的始皇大帝何其威猛,結果還是不惜動用大量民夫修建長城。爲的,就是抵禦匈奴的進攻。
西漢高祖皇帝劉邦麾下猛将無數,征戰天下的将士更是身經百戰,結果,在面對匈奴的進攻中,也有白登求和之辱。
漢朝被匈奴圍困七十年才進行反擊,漢武帝耗盡了國力,拼光了文景之治留下來的老底子。這才将匈奴擊敗,可謂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盛唐天可汗的李世民,也有渭水之盟,玄武門之變之後的唐太宗李世民與入侵的東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結盟。
當時突厥攻至距長安僅40裏的泾陽,京師震動。此時,長安兵力不過數萬,唐太宗李世民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人在渭水隔河與颉利可汗對話,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約。
《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殺白馬與突厥可汗締結“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
此事被李世民視爲奇恥大辱,于是奮發圖強,一邊處理政事、一邊在皇宮内親自練兵:“戎狄侵盜,自古有之,患在邊境少安,則人主逸遊忘戰,是以寇來莫之能禦。突厥入寇,則爲汝将,庶幾中國之民可以少安乎”。
周邊的戎狄侵擾中原,自古以來早已成爲常态;敵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主安于現狀、放松警惕。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最好的辦法就是警鍾長鳴、練兵千日。,一旦突厥入侵,朕還是親自當你們的将領,這樣,中原的百姓也許能過上安甯的日子了。
如果說漢唐時期的帝王雄韬偉略,草原遊牧民族還有所忌憚的話。北宋,則直接亡在女真人手裏。
當時讓北宋談之色變的,正是女真人的騎兵,所謂的金人滿萬不可敵,就是當時最真實的寫照。
後來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再到大明王朝北方之患從未斷絕,到了大明時期的土木堡之變使得國力衰弱。到最後,明王朝直接亡在了滿人手裏。
騎兵,即便是小定王的官兵都束手無策。更别提,這些烏合之衆的流寇們了。
像是沈章之流,他們勢力雖然強大,可是手下的将士終究都是戰鬥力差強人意了些。
如果面對騎兵的侵襲,他們隻有挨打不還手的份兒。
若是唐小寶當真把這三千匹戰馬打造成了一支騎兵,那還真得不得不防。
沈章也有些擔心起來:“三千鐵騎,這個孤倒是沒有想到。軍師,你有何高見?”
王渾沉吟了一下,随即說道:“咱們兵力不可分散,先取其雲州。若是唐小寶有騎兵,必然會前來馳援。到時候,咱們再大軍圍之。”
雲州相對于通州較遠,若是沈章第一戰進攻雲州的話,那麽唐小寶必然會派兵去馳援。而騎兵的機動性,則是最好的方式。
這個時候沈章就可以以逸待勞,用重兵圍之。畢竟騎兵再厲害,也不過區區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