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古稱爲宛,地處南陽盆地,三面環山,中間河流密布,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故而,南陽的人口也異常稠密,崇祯初年南陽人口有約一百二十餘萬。
明朝初年,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柽的封地正是這座風水寶地,永樂年間在南陽城内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間又建造九座郡王府。
南陽城内皇親貴胄,車水馬龍,商業随之活躍,山、陝、江、浙、川、鄂客商紛到沓來,各種商務會館、公館在各地興起,糧食、棉花、生絲、煙草、綢緞、油料、皮毛、木材、藥材、銅器、鐵器等大量湧入市場,并行銷全國各地。
這個時代的南陽府可謂百業俱興,建築、園林、繪畫、雕塑、書法等方面都有所發展,可以說如果裴小二拿下南陽城,就如同吃了一個十全大補丸,實力較現在直接翻幾翻,同時裴家軍的風頭也将直接震動天下,甚至能蓋過義軍所有前輩比如高迎祥,李自成,羅汝才等人。
就算是在崇祯的心中,裴小二的重要性也将蹭蹭蹭往上漲,成爲僅次于關外女真人之後的心腹之患。
唯一的問題就是,南陽可不好打。
據裴德财的暗衣衛探查,南陽城内現有兵丁一萬三千人,這些士兵不僅包括南陽府本地的兵丁,以及知府聚集的鄉勇,還包括豪紳之家丁等,雖野戰能力有待商榷,但守守城,對付一般的盜賊,流寇還是能夠勝任。
當然,現在還有一項優勢,那就是李自成還在開封與官兵厮殺,整個河南的官兵幾乎都被吸引到了開封,河南巡撫樊尚景自顧不暇,自然沒時間前來增援南陽,裴家軍有充足時間籌備進攻南陽事宜。
但有時間是一回事,怎麽打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自成雖說兵多将廣,但他手下大多是烏合之衆,大不了硬仗,剛開始其龐大的身軀或許會暫時吓住官兵,然而随着時間推移,官兵遲早會發現李自成隻是紙老虎,與之硬拼,從現有的情報來看,這種情況已經發生。
故而,爲防止夜長夢多,裴小二的想法是突襲南陽,打南陽一個措手不及,在南陽兵丁還未回過神來,一舉拿下,謹防被拖在南陽城下。
因此,當收到馮克斌已經解決掉魯陽關守備馬如蛟之後,果斷下令劉長樂的定國軍調轉方向,直奔南陽而去。
說起來,馮克斌真是膽大包天,是一個天生的戰士,先是孤身犯險,攜帶十幾名随身兵丁便敢翻越伏牛山,并設計引誘魯陽關守備馬如蛟入套,最終在伏牛山中包圍而殲之。
據說,那一戰打得那叫一個輕松寫意,将士們高舉長刀,貌似惡鬼,殺聲震天,還沒沖到近前,便将那群官兵吓得雙腿發軟,等沖入敵陣之後,左劈右砍,如如虎羊群,打得官兵毫無還手之力。
如果說站在一團就是官兵的軍陣的話,不到一刻鍾,官兵的陣型也就散了,一部分人直接丢棄兵器,跪地投降,一部分人被吓破了膽,渾身癱軟在地,雙目無神,口中嘶喊娘,還有一部分人,則轉身就逃,但在群山環繞的山谷之中,想要逃出去絕非易事,果然,沒走兩步便被裴家軍所俘。
總之,這一戰,官兵七百餘人,戰死五十三,被俘六百人,僅剩十幾人僥幸逃脫,可以說已經全軍覆沒,而裴家軍自身也才十幾人輕傷,重傷乃至死亡的更是一個沒有,可以說這一戰打得極爲精彩,也收到裴小二高度評價。
“我常聽人言,是金子總會發光,我想馮将軍便是這塊金子,自從馮将軍加入我裴家軍以來,先破汝州,再下魯陽關,有如此大工豈能不賞?”裴小二端坐高堂,向下方一衆将領介紹這馮克斌的功績,“這樣吧,以功,升馮克斌爲廂指揮使,可有人有異議?”
衆将其實是有些不服氣的,在他們看來,馮克斌這些所謂的功勞,都是靠着指派,再加上他本人也有幾分小小的本事,這才混到些許功勞,要是換成自己,自己也行。
不過,不管馮克斌這功勞是怎麽來的,但這功勞确實是實實在在,任何人都不容忽視,他們也隻能捏着鼻子認了。
“末将無異議。”
“那就好,既然如此,從即日起,馮克斌升任指揮使,至于後續兵員,路文範,你們新兵營盡快補齊。”
路文範趕緊出列,應道:“是。”
“謝大将軍。”馮克斌同樣謝道。
裴小二滿意的點點頭,其實他的本意絕不僅僅想要提拔馮克斌,他隻是想利用馮克斌這條鲶魚,攪亂整個裴家軍的生态。
雖然裴家軍建軍不長,到現在爲止也才隻有一年,但是現在的裴家軍卻有一種不好的苗頭,論資排輩的問題愈發嚴重,先入軍之人,永遠被後入軍之人地位高,并且這種趨勢趨于固化,在不加整治,裴家軍還沒成功,便已經陷入官軍一樣内部傾軋之中。
但裴小二又不可能抛棄裴家軍這一批高層,這些人都是自己的基石,是整個裴家軍的股肱,離開了他們裴家軍可以說塌了一半,故而在無奈之下,裴小二不得已出此下策,不過目前來說,效果還不錯。
裴小二擺擺手,示意衆将歸列,接着道:“魯陽關既破,我們接下來的目标便是南陽,聽說南陽唐王府中的财貨,女子數不勝數,你們年紀都不小了,打下南陽府之後,一人賞一個婆娘,可好?”
“好!!!”
“謝大将軍。”
在場諸将的氣氛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果然,在男人面前還是女人更有說服力。
"宋孟。"
“末将在。”宋孟出列。
“你率領騎兵,星夜疾馳,直奔南陽,爲大軍清掃障礙,遲滞魯陽關失陷的消息,爲大軍争取時間,必要時候,可尋找時機進攻南陽府,先占據一道城門,我率步兵随後就道。”
“是,末将遵命。”
“其餘人等,回去準備,明日三更造飯,五更出發,不得有誤。”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