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上,氣氛熱烈,經過大夥一緻推薦,紫金梁王自用德高望重,理應推選爲盟主,協調調動下面各路,總人數達到二十餘萬的義軍,讓大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一同對抗官兵的圍剿。
王自用客氣的推辭了兩次,在大會上的義軍統領們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有的直接跪在地上哭泣;有的說王自用不做盟主,自己就不活了;更絕的是有人要求要是王自用不做盟主,那麽大家夥應該學當初的宋太祖趙匡胤,直接黃袍加身的,種種亂象,讓本來還算嚴肅的會議廳内,頓時像菜市場一樣熱鬧。
見自己實在“推辭”不過,爲了顧全大局,也爲了能挽救幾個尋死覓活的首領,王自用也隻能“勉爲其難”的當上了這義軍統帥,同時與衆人約法三章,
第一,既然推舉自己做盟主,那麽今後一切行動聽自己命令。
第二,從今以後,各部都應該嚴格約束自己部下,不得随意殺害無辜百姓。
第三,有違前兩條的,人人得而誅之。
三條約定達成,王自用在衆人的簇擁下,登上了那個想着這權力的盟主之位,不過效果麽,起碼對剛剛被殺怕的小股勢力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王自用這第一把火就燒到了眼下迫在眉睫的去向問題。隻見王自用在上坐之後,理了理頭緒便道:“承蒙各位兄弟們擡舉,我來坐這盟主之位,既然我在這個位子上一天,就要做一天事。
眼下我已經收到消息,大明的那個朱皇帝,發內帑二十萬兩白銀,催促着陝西的洪承疇跟曹文诏,從陝西綏德經永甯州進入汾州,另一路,則是盧象升從真定府出發,經過井陉關直插太原而來,誓要将我們剿滅在太原城下。而且現在應該已經出發了。”
“盟主,消息準确麽?”高迎祥沉聲道。
其實一開始就傳說官兵要來圍剿,搞的沸沸揚揚的,結果一直沒了動靜,弄得大家夥都挺被動,這次又有消息,不知道真假。
“這次應該是真的,”王自用道,“這次的消息是花了三萬兩白銀,從範家那裏買過來的,想來範家不能砸了自己名頭,要不然以後生意就做不成了。”
“大概還有多久官兵能到?”羅汝才插嘴。
“範家說大概還有半個月時間,隻是...”王自用掃了一眼衆人,“隻是料敵從寬,咱們不可能真正在這等半個月。”
“所言極是。”
“你們說說,咱們先打哪一路爲好?”王自用問道。
聽到王自用問話,衆人開始議論紛紛,有人說先打洪承疇跟曹文诏爲好,因爲他們二人最強,打掉他們,就能一下子打掉官兵嚣張氣焰,然而更多的人則是主張先打從東邊而來的盧象升爲好,因爲盧象升此人名不見經傳,先打掉他也可以極大振奮天下義軍士氣。
另一個不方便說的原因就是,洪承疇跟曹文诏實在是太強了,大夥都是被他倆打到山西來的,看見他倆心裏就發憷。
雙方各執一詞,有來有往。這時高迎祥站出來道:“諸位,你們可能忘記了,在不遠的太原城内,可是駐紮這宣大總督張宗衡的宣大邊兵,也有十餘萬人,不管我們先進攻洪承疇與曹文诏,亦或者是盧象升,萬一我們陷入僵持階段,這時候,太原城内的宣大十餘萬邊兵出動,到那時兩面夾擊...”
衆人聽到高迎祥的一番話,不禁倒吸了口涼氣,是啊,光顧着應對山西以外的官兵了,卻忘記了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那十餘萬宣大官兵,這些官兵這麽多人,卻一直縮在太原不主動進攻,必是準備等外省的官兵到來,給義軍們來一個包餃子。
經過高迎祥的提醒,王自用也反應過來,剛開始自己還跟太原城内的官兵打的有來有回,後來聽說外省的官兵快要到了,官兵們反而縮在城内,不肯出來了,剛開始他還以爲官兵怕了,現在才知道,原來在這等着呢。
“那我們就先打掉太原的宣大兵,然後再來轉頭應對外省而來的客兵”王自用最終一錘定音。
-------------------------------------
與此同時,遠在北方的大明的心髒京師,一場激烈的碰撞也就此拉開。
這日清晨,在三通鼓過後,百官排隊,等着鍾鳴開門之後走進紫禁城,文武官員分爲左右兩列。待皇帝進入安坐之後,由鴻胪寺"唱"入班。此時文武官員左右兩班齊進,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之後行禮。等一系列流程走完之後,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了。
“諸卿,有什麽事,盡可奏來。”年輕的崇祯皇帝強忍住打呵欠的欲望,看向下面的大臣問道。他昨天晚上又熬夜批改奏折,以緻連宵達旦。
崇祯皇帝算是明代除了朱元璋,朱棣之外的少有的勤政之君,他即位之初,大力鏟除閹黨,勤于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種種舉措放在其他任何一個皇帝身上,都可以算作是明君了。
然而正是在他這位明君的帶領下,大明的國運不僅沒有絲毫扭轉的迹象,反而每況愈下,朝廷黨争不休,民間災害不斷,流寇的規模一日大過一日,官兵們疲于奔命,卻收獲甚微。尤其是關外女真坐大,接二連三的大敗明軍,幾呈難以控制之勢。
由于長時間的宵旰焦勞焦心勞思,才二十歲出頭的崇祯帝,頭上甚至已經開始出現白發,隻能讓侍奉的太監偷偷将其拔下。
然而,這些都不重要,最令崇祯帝無法理解的是,自己都已經按照聖賢書上所寫做到了極緻,但這大明就是一日不如一日,這到底是爲什麽?
“陛下,還請保重龍體啊。”聽到崇祯嗓音變得沙啞,下面的群臣都是鼻子一酸,今上真乃萬世明君,可這局勢怎麽就不見好轉呢?
崇祯擺擺手,笑道:“無妨,咱們還是議事吧。周愛卿,調去山西剿匪的兵力出發了麽?”
下手,位列群臣之首的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周延儒出列,躬身對崇祯道:“陛下,已經出發了,想必不日就有捷報傳來。”
“嗯,希望如此吧!”崇祯對着内部剿匪的捷報已經提不起興趣了,主要是因爲打流寇的捷報太多了,到處都說誅殺賊首某某,殲敵近萬,一會又是剿滅了哪個王什麽的。剛開始崇祯聽到這些的時候,異常興奮,隻覺得在自己指揮下,流寇旦夕可滅。
然而,這都多少年過去了,捷報到是一封接着一封,但流寇不僅沒有變少,反而愈演愈烈,這還能提得起什麽興趣?
就在此時,一人從群臣隊列中走出,大聲道:“陛下,吏科給事中範淑泰有本啓奏。”
聽到有人要奏事,崇祯精神一振,端正了一下身子,不過轉念一想,範淑泰不是去山西了麽?怎麽會有奏章傳來,道“範卿回來了?”
那人回答道:“還沒有,隻是範大人說有要事要啓奏陛下,于是派人連夜将奏疏送了過來,托臣轉交陛下。”
嚴格來說這樣并不符合規矩,崇祯微微皺眉,卻并沒有深究,道:“嗯,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