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花道人在嘉木關前布好大陣,這日邀請聞仲觀陣。
聞仲騎了墨麒麟,手持雌雄雙鞭,和海謙道人一起進入陣中,隻見得陣中無量金光閃爍,陣陣法音散發出無邊誘惑,然聞仲與海謙二人皆是道心堅定之輩,豈會受此法音感染。
二人一出劫教,一出人教,通天教主和五行道尊皆是陣法大家,門下弟子自然不凡,隻見那聞仲開了額上天眼,此眼乃是聞仲神通,可上觀三十三天,下查九幽地獄,又可辨别忠邪。
此時聞仲開了天眼,陣中種種變化皆在眼中,而海謙進入陣中後便觀察陣法運轉,亦是知了此陣之理。
二人觀陣完畢,出了大陣,卻見那覺華在外面,見了二人,笑道:“如何,二位已經觀陣,可有破陣之法。”
聞仲哂笑道:“區區小陣,能奈我何,你且去發動陣法,我等便破你大陣。”
覺華聞言,冷哼一聲,自入陣中。
聞仲與海謙既然知道此陣變化,自然破之容易,不過半日時間便破了大陣,那覺華道人見大陣被破,棄關而逃,聞仲大決既得了嘉木關,一路向北,勢如破竹,那西方教亦是遣下衆多弟子幫助袁福通,乃是此時氣運在商,一衆弟子死傷無數,将西方教好不容易攢下的底子敗個精光。
本來西方二聖創下舍利子之法,隻要舍利子不毀,便可借此重生,奈何此時乃是在大劫之中,一衆弟子盡皆不得重生,隻等封神之後才可借助封神榜複活。
而玄闡二教見北海叛亂,以爲時機已至,便将姜子牙遣下山,令其帶領各路諸侯伐商,奈何有五行算計在先,通天教主亦是借此清除教衆敗類,故此一路下來,玄闡二教損失嚴重,而劫教卻隻是損失了一些根基淺薄,罪孽深重之徒。
元始天尊見此,大怒之下欲要親自出手對付人截二教弟子,惹得五行和通天教主大怒,擺下誅仙陣和五行陣,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請來西方二聖,欲要四聖共破誅仙陣,奈何人截這邊請出女娲聖人、紫薇聖人,如此之下玄闡二教大敗,太上老君有太極圖防禦無邊還好一些,那其餘三聖卻是在誅仙大陣之中落了好大的面皮。
元始天尊一怒之下使用盤古幡引動混沌之氣,欲要破壞洪荒世界,重演地火水風,卻被五行所阻,五行見其如此不慈,欲要毀滅洪荒衆生,一怒之下将其元神肉身一起毀滅,本待在天道之中将其元靈烙印一起除去,卻被鴻鈞所阻,五行雖然不懼鴻鈞,奈何若是二人大戰,恐怕洪荒不存,這才罷手。
鴻鈞使用天道之力複活元始天尊,隻是卻道行大跌,連準提聖人都比不上。西方二聖和太上老君見此,不敢再插手封神之劫,故此在大劫之下闡教一衆弟子唯有雲中子得免,其餘弟子盡皆隕落上榜,而玄教亦是隻剩下玄都大/法師,西方教隻剩下彌勒道人。
自此之後人道大昌,人截二教借此氣運更見興盛,門下弟子修爲大爲提高。
而殷壽亦是因此功德重返紫薇帝君之位,将成湯江山傳于其子殷郊,傳國八百年之後由于諸侯坐大,進入春秋戰國,各教弟子紛紛入世創下諸子百家,最後以孔宣轉世之孔子所傳學說最爲興盛,聯合趙公明所傳的法家一起輔佐諸侯漢國統一天下,建立漢朝,孔宣亦是因此空的成聖。
而就在此時西方二聖叛道,創下佛門,由于應了天命,一時間好不興盛。五行見此,西行函谷關,讓其門下二弟子燃燈化胡爲佛,立下小乘佛教,以分西方教氣運。
燃燈立教由于教義更符合人族發展,很快超過西方佛教,占據了大部分佛教氣運,燃燈亦是借此成就混元,西方二聖欲要出手對付燃燈,奈何此時燃燈創下橫三世佛和縱三世佛,以孔宣化身爲過去佛,小乘佛教便有了兩尊聖人,而且燃燈成佛之時點化了五行自洪荒初期就開始收集的各族高手靈魂,使之化爲佛子,這些佛子本就是各族高手,又經過五行和燃燈以功德溫養無數年,此時一旦塑形重生,便是洪荒高手,最少都相當于菩薩境界(太乙金仙),故此小乘佛教不管是高層戰力還是基礎戰力,都不輸西方佛教,西方二聖雖然恨極燃燈,卻也無可奈何。
漢朝傳國四百年,西方佛教和玄闡二教支持北方蠻族和妖族進攻人族,又有人族承平日久,而且人族内部此時亦是爆發了黃巾之亂,故此漢室被滅,人族南遷,北方妖族和蠻族占據了東勝神州幾百年,最終人族除了一個千古大帝嬴政,帶領人族将妖蠻二族趕往荒蠻之地,重新興盛人道。
然而嬴政萬年癡迷長生,被西方佛教利用,進行西遊,走通了通天之路,打開了洪荒屏障,使得在鴻蒙開辟時存在的魔神入侵洪荒,西方二聖投靠鴻蒙魔神,使得洪荒軍機被鴻蒙魔神知曉,洪荒衆生節節敗退。
眼看洪荒就要淪陷,卻是五行聯合鴻鈞、女娲、後土等三位天道級别聖人以自身神魂爲火,肉身爲膜,練就洪荒屏障,屏障形成值日,天地同悲,鴻蒙魔神在此屏障照耀之下紛紛化爲齑粉,洪荒得以保全。
此站過後,人教在五雷道尊和孔宣聖人帶領下歸隐,不再現于洪荒世界,而玄教太上老君重合天道,以自身補天道之不足,在天道形成之日将西方二聖打落聖位,二聖被憤怒的洪荒衆神所滅。佛門隻剩下燃燈所創之小乘佛教。
時間一晃就是三萬年,這一日,宋國都城之西一個小村莊裏,一個嬰兒呱呱落地,隻見天空瞬時閃現五彩光芒,龍鳳飛舞,五條巨大的混沌五行精氣沖天而起,攪得天地沸騰。
而在這番異象出現之時,東海歸墟旁邊一座仙島上,正自閉關的孔宣睜開眼,面上難掩興奮之色,不顧威儀地大叫:“師尊歸來了,快,敲響萬仙鍾,召集衆弟子,迎接師尊。”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