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漢中的道路上,劉璋卻是糾結了很久。
從關中到漢中,由于有秦嶺阻隔,隻有四條路相通,由東往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駱道,褒斜道和陳倉道。
子午道,顧名思義,以子午谷聞名于世。子午道的環境極其惡劣,道路非常狹窄,不僅狹隘而且還非常險峻,隻要路中有人阻攔,不管你這裏有多少人,都得堵在路上!
很多地方幾乎都沒有道路,若是運氣不好再趕上下雨,那幾乎就是陷入了泥潭!劉璋果斷放棄了這條路。
傥駱道,在四條道路中隻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近!關中到漢中最近的一條道就是傥駱道,但兇險程度比子午道有過之而無不及!子午道尚且有路可以走,但傥駱道很多情況下就是沒有路的,若是人少還可以翻山越河,若是大部隊那是絕對難以通過!
傥駱道得名于傥谷和駱谷,駱道雖有路途近捷之利,但途中翻越的幾座山嶺高度遠超過其他各道,路途異常艱險。劉璋一來時間還算充裕,二來并不想冒這些風險,三者也是因爲走傥駱道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不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都很難用到這條路,所以也是果斷放棄了。
最讓劉璋糾結的,莫過于褒斜道和陳倉道了。這兩條路對劉璋來說都非常重要,而且是以後的必經之路。
褒斜道和陳倉道在這個時代就比較出名了,當時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指的褒斜道和陳倉道。
褒斜道由斜谷進入,最初是由人工開鑿,當時劉邦入漢中時就是走的這條路。在道路環境上要明顯優于傥駱道和子午道,不過并不代表很好通行。僅僅是對比傥駱道和子午道的情況下比較好,實則也是非常兇險。因爲是人工開鑿,兇險的地方幾乎都是棧道,一旦被人爲破壞,那麽褒斜道将直接斷絕!
最後就是陳倉道,陳倉道是四條道路上最爲容易的,當年韓信也是走陳倉道最終擊敗章邯,進而盡得關中之地。
劉璋在褒斜道和陳倉道之間,最終選擇了陳倉道。
首先陳倉道會路過陳倉城,這在不久後會是韓遂進攻關中的起點,其次由陳倉進入陳倉道之後,還會路過關中四塞之一的大散關。最爲重要的一點是,劉璋想親身确定一下陳倉道究竟還有沒有河流。
當年韓信爲什麽敢率領大部隊走陳倉道,而且從不擔心糧草不足的風險?但諸葛亮走陳倉道就會被糧草制約?
劉璋知道主要原因就是西漢水的河流改道問題。
所以他想切實的看一看陳倉道究竟是什麽樣子的,也爲他以後出兵關中做一個準備。
不過這一路下來,劉璋失望了,别說西漢水了,連個河流的影子都沒有看到,有的隻有芒芒山路,兩側隻有崇山峻嶺!
這次親身經曆了陳倉道,劉璋也深深體會到了諸葛亮的難處!難怪五次北伐,諸葛亮隻走了一次陳倉道!不僅要經曆大散關和陳倉城,還要翻山越嶺運送糧食!
再多的感慨也沒有什麽實際的意義,劉璋知道從今以後,川蜀大地的曆史絕對會徹底改變!諸葛亮再也不會有數次北伐無功,最終含恨而死的結局!
劉璋率部順利的走出陳倉道,陳倉道的末端與金牛道交彙,之後就到了漢中平原的最後一道關卡,陽平關。
這時的陽平關還是古陽平關,并非蜀漢時期的陽平關。陽平關建設在走馬嶺上,可以同時扼守陳倉道和金牛道,從而同時面對關中和巴蜀兩方面的壓力。
通過陽平關後,将在無險可守,可以直入漢中平原,從而直達南鄭城。
當劉璋率部抵達南鄭城時,漢中太守蘇固已經在城門口迎接,劉璋早已派遣快騎前來通知。
“前方可是蘇太守?”
劉璋坐在馬上,看向爲首的中年文士。
“正是蘇固,請問可是後将軍當面?”
劉璋翻身下馬,走到蘇固面前拱手見禮。
“勞煩蘇太守在此迎接,感謝!”
蘇固深知劉璋的地位,不敢怠慢,連忙躬身行禮。
“後将軍客氣了,蘇固惶恐!”
劉璋沒有再猶豫,直接拿出了手中聖旨。
“蘇太守,接旨吧。”
蘇固沒有絲毫猶豫,連同一行人紛紛跪倒在地。
“漢中太守即日起由後将軍劉璋接任,原漢中太守蘇固即可回京,另有重用。欽此!”
“臣蘇固,領旨謝恩!”
蘇固再次向劉璋手中的聖旨跪拜,随後起身接過聖旨。
“蘇太守,并非劉璋有意做這個漢中太守,實在是涼州局勢糜爛,朝廷方面暫時沒有餘力讨伐,故而讓我鎮守此地。”
蘇固沒想到劉璋還會對自己這個小人物解釋一番,臉上頓時浮現了惶恐之色。
“後将軍客氣了,蘇固本就是平庸之人,無恩德于漢中郡三十萬軍民,早就心生愧疚!此次後将軍能接任漢中太守,實在是漢中軍民之福!”
“蘇太守客氣了,漢中百姓能安居樂業,全賴蘇太守之功!”
終歸是頂替了他人的職位,劉璋還是必要的客氣一番。
其實劉璋不需要對蘇固客氣,反而蘇固應該好好感謝劉璋才是!若是蘇固依然在漢中,過不了幾年,張魯就會從益州北上,進而斬殺蘇固自領漢中太守。
劉璋相當于救了蘇固一命!當然這些劉璋也不會跟蘇固去說,說了蘇固也不會信,還會以爲劉璋趁機要挾于他!
“後将軍,郡守府已經備好宴席,專門爲後将軍接風!”
劉璋笑着點了點頭,臉上還帶着感謝之色。
“這豈不是讓蘇太守破費了!劉璋真是感激不盡!”
劉璋這麽客氣反而讓蘇固都覺得不好意思,“後将軍真是名不虛傳,不論是才華還是爲人都讓人敬佩啊!”
“這次宴會,還有漢中郡的各個官員與世族參加,專門爲了迎接後将軍!”
蘇固這話倒是引起了劉璋的興趣,漢中郡的官員和世族。這些他确實需要認識一番。
官員大部分還是要用這些人,畢竟劉璋手下的文士隻有四人,總不能将他們都派出去做縣令。
其次是世族,世族永遠都是劉璋既要拉攏又要防備的對象,他也想看看漢中的世族到底有哪些。
“公達,文和,惡來,你們三人随我前去赴宴,其餘衆人先去安頓兵馬!”
下達命令後,劉璋帶着麾下三人随蘇固往郡守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