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跟軍事工作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專業,單靠目前政工經驗屬于半吊子的軍事穿越衆來做黨建和政治工作,效果可能會事倍功半!”
徐銳喝了一口茶,擔憂地說道。
“能否建議将原合成營各連指導員和先進黨員模範派駐各營,一方面加強部隊的掌控,一方面加快黨組織建設呢?”張敬建議道。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明天你把建議寫個報告給我,我向總部申請。”徐銳高興地說道。
繼續聊了一會兒,三個女人收拾幹淨,兩個男人起身告别,回軍營歇息。
翌日上午,張敬拟好黨建工作建議,交給了徐銳,徐銳看後加入了自己的補充意見後,發給東京辦事處。
張隽豪收到電報後,立即跟王建軍商議,王建軍看了建議書,陷入了沉思。
自穿越到北宋後,執委會總是被事情推着走,不止一次被證明執委會出台的政策存在失誤和偏差,事實證明這不是執委會的能力問題,而是執委會在制定政策過程中,保持着強大的思維慣性,同時方**發生了偏離。
偉大教員有句名言: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
執委會的政策制定,不是憑借實地考察和實事求是,而是基本上依據曆史的記載,這也許就是政策失誤和偏差的主要原因。
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才是偉大教員領導的革命成功的法寶!
想通了這一點,王建軍覺得突然間,眼前一片豁然開朗。
“營長啊,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犯錯誤,我們自以爲是地憑恃上帝視覺,丢掉了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這就導緻我們的政策總是脫離實際情況,或者不适應不斷變化的新情況。”王建軍抓住了主要矛盾,而且是主要矛盾的關鍵點。
“是的,老哥,你說的太對了,丢掉了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精神,也就丢失了分析鬥争和建設形勢發展趨勢的前瞻性,前方和第一線做實事的同志總能發現政策的漏洞,而執委會卻總是後知後覺。”張隽豪覺悟道。
張隽豪覺得穿越衆才具其實很平庸,抄作業都不及格。
回想到後世故國教員的偉大,能在錯綜複雜的黨内黨外,國内國際環境中,直接抓住當時形勢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關鍵點,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提出不同的而又能代表廣大人民群衆訴求和利益的政治主張,并通過有限的資源和策略措施,貫徹執行直至取得勝利。
“所以,我們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細讀《毛選》,重新拿起太祖爺的思想武器,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王建軍的話可以說是振聾發聩。
“我贊成,并要求立即召開執委會特别會議,重拾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精神,改變我們的工作策略和方法,政治思想工作下沉,加快黨組織建設。”張隽豪積極附和道。
很快召開執委會特别會議的通知就發了出去,其實各個行業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問題的症結都在于政策脫離了實事求是的原則。
執委會要求各委員在自己的行業,發動調查研究,将實際情況分門别類進行彙總,并提出可行的建議方案,以供會議讨論和決策。
會議準備時間長達七天,希望給各單位留出足夠的時間,收集和整理資料。
與會人員不再僅限于執委會成員,而是各執行組下的主要主管,這有點類似于後世的政府工作會議了。
同時還邀請了開封府、中州縣、洛陽府、幽州等四個地方政府中,跟工業和農業銜接協調的官員列席會議。
王建軍和張隽豪商量,要把這次會議開成穿越衆的遵義/會議,同時也是一個投資的會議。
因此無論是與會人員還是列席會議人員積極性都很高,主動下沉到農村和工廠以及連隊班級實地調查研究,并根據自己調查研究得來的實際情況和數據,建言建策,充分調動和發揮出他們的主管能動性。
軍事組下屬的西征軍、北伐軍各營主管或相當于營級單位的主管都是與會人員。比如偵察營營長李憲、契丹别動隊隊長蕭雲娘、北伐軍偵察連連長嶽飛等人。
西征軍西線總指揮唐德勇早就準備好了材料,同時西征軍繳獲衆多,需要運回中州,所以可以提前兩天出發。
在唐德勇麾下三個小舅子想回家探親,纏着小唐死皮賴臉的要請假,小唐同志考慮到近期無戰事,也就同意了。
但是折彥野這個小舅子事情多,非要跟姐夫同路,蹭飛艇回家,爲了确保安全還要求攜帶槍支。
這可就給小唐同志出難題了,蹭飛艇回家,沒問題,也就是飛越橫山後在府州刹一腳的事情。
爲确保安全回家,攜帶槍支回家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小唐同志不能空手去見老丈人和嶽母吧?
還有大宋名将折克行這位大神二爺爺,曆史上有名的爲救父親和兒子而降金的折可求,折月茹的叔父,還有很多的不知名的叔嶽父們和舅子們,頭痛啊!
“就你小子事情多,盡給姐夫我出難題!”小唐同志惱火地看着折彥野,嫌棄道。
“就蹭一下飛艇而已,别那麽小氣吧,姐夫!”折彥野就是個混不吝的性格,不以爲忤。
“彥文,你給我拟個長輩名單出來,我發電報給總部的朋友準備禮物。”
小唐很懂人情世故,既然要在府州刹一腳,必定要拜訪嶽父母和族中長輩,否則,就太不懂人情世故了,以後還如何相處?
小唐同志決定了,對于長輩,男的送酒,女的送鏡子加香皂,白糖冰糖要不要送呢?
禮輕情意重,送吧!好在這玩意兒現在還是奢侈品,拿得出手。
“好的,姐夫!”折彥文還是比較懂事的,比折彥野、折彥遠穩重多了。
“哦,對了,各家的小孩也統計一下。”小唐心想既然要送禮,就不要遺漏了那些小屁孩。
好在六歲以上的男孩都送去東京了,後來又轉學去了中州;十二歲以上女孩子也去中州讀師範了,小屁孩應該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