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雨打算在方家姐弟買好房子以後,開車帶着大家在京城幾大景點好好玩一玩,但是無論陳招娣老夫妻還是方家幾人都無心繼續在京城玩樂,他們急着回家。
“欣雨,以後咱們都會來京城生活,什麽時候不能玩?我們還是趕緊回去,好多事等着辦呢!”陳招娣看了方家母子女一眼, 不等方家人提出異議,首先提出反對。
方母等連連點頭。
房子買了,戶口準入的手續也去派出所辦好了,就該趕緊地回去把戶口遷來京城,免得夜長夢多。
方家姐弟爲了買房子不但掏空了家底,還分别從劉欣雨那裏借了一些, 身上背債的感覺真的很不好, 除了趕回去遷戶口,他們還得抓緊時間賺錢。
在離開京城的前一天,晚飯之後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起如何處理老家的工廠。
既然戶口都遷來了京城,自然是來京城發展,家裏的廠子或是請可靠的人管理,或是直接處理掉拿了錢到京城重新辦廠。
劉欣雨的建議是把老家的廠子直接處理掉,帶着錢來京城,可以在京郊或租賃或購買現成的廠房重新把廠子辦起來。
方靜十分果斷地采納了劉欣雨的建議,決定直接把留芳被服廠連同家裏的房産一起處理掉。
對于被服廠的處理,方母沒有意見,但是要将家裏的房産一并處理掉,卻像似挖了方母的心肝,在方母看來,如果将家裏的房産也處理掉,方家的根就沒了,母女倆難得地出現了分歧。
對于方靜連同老家房産一并處理的想法,方明開始的時候也是贊同的,以後都不在老家住了, 又何必留下房子。
沒人住的房子壞得可快了,每年還得花錢修房子, 又何必呢?
聽了方母的話,方明又覺得應該把房子留着,畢竟他們的根在烏縣,老爹的墳也在烏縣,他們總不能一搬了之,連老爹的墳也不管了。
陳招娣原本并不打算插手方家的事,她能理解方靜的心情,卻不贊同這種連老家也不要的處理方式,看着方母捂着臉流淚,到底還是沒有忍住開口道:“雖然以後咱們都來京城生活和發展,但是根不能忘。我的建議是廠子該處理的就處理了,來京城再想辦法把廠子辦起來。家裏的房子嘛,還是應該留着,否則以後回家上墳住哪裏?總不能連老祖宗都不要了!”
說完看了劉欣雨一眼。
劉欣雨在方家母女發生争執的時候就有些傻眼了。
她提議方靜處理掉老家的廠子,卻沒想過方靜居然如此激進連老家都不要了。
就算她在京城買下了那麽多的房産,也沒想到處理掉老家的房子。
她想開口勸方靜再想想,也想勸方母先别急, 隻是一時間沒找到切入點,倒是讓陳招娣搶了先, 這會兒見陳招娣看向自己, 連忙對方靜道:“靜姐,我覺得老家的房子還是得留着。清明、冬至總要回家上墳祭祖,留着房子也有地方住,你看我在外面那麽多年,從來沒想過要把老家的房子處理掉。”
方母哭泣的時候,方靜的心裏多少是有些感悟的。
陳招娣開口的時候,方靜心裏已經在後悔自己處理太過激進。
劉欣雨的一番話,就讓方靜有些無地自容了。
烏縣對她來說确實是個傷心地,對劉欣雨又何嘗不是呢?
劉欣雨卻從來沒把那種傷心放在臉上,比起劉欣雨的泰然處之,方靜知道自己實在差太遠了。
她隻顧着自己的心情,卻忘記了自己的根在烏縣,自己的祖宗和老父親都長眠在烏縣。
想明白這些,方靜抱住方母,請求方母原諒自己,安撫好方母,重新商議回老家之後的需要辦理的事項。
這次大家恢複了心平氣和,不但将需要處理的事項分出了輕重緩急,各自還提出了兩個廠子可能接手的人選。
雖然這幾年做生意的我多了,但是有實力接手廠子的人并不多,提了半天也就少數幾個人以及民勤包服廠有這個實力接手。
但是那些有實力接手的人,基本都有自己的生意,最後除了民勤包服廠似乎還真找不到第二個合适的人選,這讓劉欣雨皺起了眉。
民勤包服廠的幾位領導,勤勞有餘,開拓能力實在有限,要不是有她幫忙開拓了京城的銷路,隻怕早就并門大吉了。
原本以爲有林浩誠,又有自己給的設計,民勤包服廠應該能一路走高,讓劉欣雨意想不到的是,林浩誠在生産和技術方面是個不錯的人才,卻對銷售一竅不通。
劉欣雨出國留學那四年,銷售基本全靠方明幫忙頂着,老支書和劉順選了幾個小年輕讓方明傳幫帶,結果帶出一個跑一個,實在是民勤包報廠開的工資太低了些,沒有吸引力。
方明是留芳被服廠的銷售主管,兼顧着青松襪廠的采購和銷售,能分給民勤包服廠的精力實在有限,所以那幾年民勤包服廠雖然賺了些錢,要說賺大錢卻是沒有的。
在劉欣雨看來,民勤包服廠也就是在外人眼裏看着光彩罷了。
直到劉欣雨留學回來,重新給盛華服裝廠設計服裝,不但擴大了青松襪廠的生産規模,也讓留芳被服廠重煥新生,也帶着民勤包服廠起飛。
不過半年時間,青松襪廠、留芳被服廠以及民勤包服廠妥妥地都成了烏縣的創利大戶。
劉欣雨心裏難免有些擔心自己不回去,這些人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選,平衡地處理兩個廠子。
在提接手人選的時候,陳招娣數度欲言又止,她很想提出由大外孫蔣建安來接手襪廠。
雖然劉麗芳實在不争氣,但是這幾年随着大外孫女和大外孫漸漸長大,女婿也總算硬氣了些,沒有讓劉麗芳再生什麽妖蛾子。
大外孫蔣建安與劉新建同齡,讀書不行,倒是有些做生意的天賦,人也比較踏實。
初中畢業之後,就開始從方明那裏批發些服裝、書包和襪子,在縣城擺攤,做得有模有樣。
現在蔣建安也到了找對象結婚的年齡,擺攤賣衣服雖然也能賺錢,賺得錢到底有限,最重要的是經常被人趕。
如果能讓蔣建安接管襪廠,既能讓蔣建安有個體面的工作,也沒必要處理掉青松襪廠,隻要給蔣建安的工資開得稍微高些就行了,就是不知道劉欣雨會不會介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