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姜大郎和姜二郎都有些無奈,兩人一左一右的站在王浩身邊,同時拍了拍他的肩膀。
兩人低聲歎道:“哎,難兄難弟啊。”
姜大郎和姜二郎對成親這件事倒沒像王浩那樣排斥。
他們的年齡也不小了,原本想先考得秀才再成親,現在計劃也都打亂了,自然也會随機應變。
外面三個女人一台戲說的正熱鬧, 其他人則走進了屋子。
現在房子剛蓋好還是空蕩蕩的,家具這些零散物件他們這些日子也做了不少。
桌子闆凳都已經全乎了,至于大件的床和衣櫃這些,還是要跑一趟鎮上。
村裏有一戶姓朱的人家是做木活的,平日裏幫大家打一些小件的東西。
姜稚月他們去看過那家人的手藝,朱家父子幾個人木工活做的很好。
王老爺子他們就把能添置的都添上了。
姜家蓋得房子屋子多, 需要的家具自然也更多, 大物件又費時間,幹脆也訂了不少家具讓朱家提前準備着,隻等房子蓋好就能住進去。
又等了五日,朱家父子先将王家的家具都給做好了。
姜家人幫着張老爺子他們一起把東西擡進了屋子放好。
黃槐花難掩激動的問道:“咱啥時候把東西搬過來?”
王老爺子一拍手到:“今天就搬,離得不遠,跑兩趟就能把東西拉過來了。”
衆人就又跑了一趟,将王家的東西都拉了過來。
他們也算是正是落戶了。
當晚,姜家一行人和王家四口人就在新房子的院子裏擺了兩桌慶祝。
姜老爺子還特意拿出了一罐猴兒酒讓大家品品。
姜稚月因爲有點事出去回來晚了,倒酒的時候不在,一口也沒喝上,聞着飄來的酒香,心裏急的直冒火。
姜稚月聞着酒香,本想要一杯嘗嘗。
可是姜老爺子怕這酒一頓就被他們霍霍了,直接把酒壇一封, 然後抱走了。
姜稚月隻能作罷。
一頓飯吃的歡快,吃過飯後,王老爺子他們就留在了這裏。
而姜家一行人繼續回租住的那處院子。
姜家的房子還沒蓋好, 所以還需要在這裏再住上幾天。
回去的路上, 姜二郎走在白逸風身邊,疑惑的問道:“你不是說你家就在這邊嗎?爲什麽還沒回去。”
白逸風隻覺得心上被狠**了一刀。
他的‘家’确實是在南方沒錯。
可此家非彼家。
他原本是一個孤兒, 是師傅雲遊時路過南方把他撿到的。
師傅說那是他們兩人之間的緣分,便将他養在了身邊,并讓他繼承自己的衣缽。
而他師傅現在離開京都以後也不知道雲遊到哪去了,他自然無處可去。
既然無處可去,那就隻能賴在姜家了。
畢竟師傅讓他找的人還在這呢,師傅他老人家肯定會回來的。
他有些尴尬的呵呵笑了兩聲。
白逸風說道:“确實是在這裏,隻是我師傅雲遊四方還沒有回來,等到我師傅他老人家回來,我便可以離開了。”
姜二郎毫不在意他什麽時候會離開。
他說道:“嗯,在這住着也不妨事。”
正當白逸風感動的時候,二郎又開口說話了。
他幽幽的來了句:“那你别忘了這一路的保護費,還有這些日子的夥食費,說實話你吃的挺多的。”
而白逸風剛剛脫口而出說出來的那句:“二郎你真是對我太好了。”就有點搞笑了。
衆人毫不客氣的哈哈大笑了起來。
姜明憨憨的笑道:“是啊風小子,你這一路上吃的可比我還多,沒想到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吃飯的時候肚量那麽大。”
白逸風有些無奈,他吃的不多, 肯定是飯菜太香了。
他現在覺得自己無比需要樹立自己的威嚴。
他敲了姜二郎一下, 挺直身闆拿出了嚴師的架子。
“咳,那我這一路上也不算毫無建樹,怎麽着我也算你半個夫子,竟然敢這樣說我。”
衆人玩鬧起來,口無忌憚的互相開起了玩笑。
日子就這樣平淡的過去,姜家一行人和王家人也已經慢慢的融入到了村子裏。
姜家的房子也慢慢的接近了結尾。
在最後一天,姜稚月給來幫忙來蓋房子的村人們發了工錢。
姜家的房子從開始到結束總共用了二十多天,發到每個人手裏的工錢也有将近五百文。
姜稚月提前就将每個人來上工的天數算好然後将銅闆串了起來。
姜大郎每叫到一個人的名字,就有人上前從姜稚月手裏接過錢串。
“嘿,今年可能過個好年了,等到臘月了,去鎮上多買點肉回來,這個年過的敞亮。”
李大牛手裏拿着分量不小的錢串子,說出了每個人心裏的想法。
他們都感激的看向姜家人,要不是他們,這錢也不會有。
完工的最後一天,這些人還幫着姜家人去朱家将做好的家具搬了回來。
人多力量大,十幾間屋子的家具不費多少時間就全部搬回來了。
姜稚月和姜老太太一起去朱家付了剩下的銀子,朱家父子幾人,也是高高興興的。
等到姜稚月和姜老太太離開的時候,朱家人還在笑呵呵的說道:“嬸子要是有啥需要就再過來,我們指定給你做的漂漂亮亮的。”
姜老太太也笑着說道:“放心吧,有啥需要買的肯定還來麻煩你們。”
等到兩人走了,朱家媳婦才羨慕的說道:“這兩家逃荒來的家底可真厚,那大院子,我看鎮上的都比不過呢。”
朱老爹也是感慨,他們這些人出手闊綽的,哪像是逃荒來的苦難人。
他說道:“人家家底厚也是别人的本事,咱過好自己的就成。”
就這一段日子,他們家都在做姜王兩家的家具,他們兩家要的東西多,這也是這兩日剛忙活好。
相應的,他們這段日子賺的銀子也不少,比他們以往好幾個月開張的都多。
畢竟大家都是窮苦日子過來的,床闆櫃子要是破了,補補就還能用。
這個年,是個好年啊!
朱家媳婦呵呵笑了兩聲說道:“爹說的是。”
隻是她話頭一轉又說起了姜家和王家的事。
“隻是我聽說着,他們兩家都在村裏打聽有沒有合适的姑娘家哩,那幾個小子我瞧見過,哪個模樣都不賴。”
“我想着小姑子年齡不是也到了,要是能和他們攀上個親家,小姑子以後日子肯定不會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