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剛到廚房外,坐在外面做模具的程大柱擡頭間便看到了他們風塵仆仆的走來。
“東西都買好了?”
程元西點頭,走上前落座于他對面,拿起桌面放置的工具一起做模具,“給餘先生的禮已經買好了,還是咱們家明禮自個兒挑的呢。”
“明禮有心,餘先生定會喜歡。”孫兒有頭腦,他欣慰淺笑,“咱們家如今有了銀子,要不是明信他們幾個大了,爲父真想把他們都送過去。”
“爹若是想送也是可以的,咱們家的孩子都是啓蒙過的;他們肯上進,有心讀書的話不怕讀不出名堂來。”
程元西對此無所謂,他享過家裏的好處,給家裏也帶來了好處;他的兒子同樣享了這份好,大哥二哥家子嗣要入學,那也是理所應當的。
以前沒法供兩個學子,隻能選一個最有可能出息的人供着。
程大柱滿臉欣慰,卻是輕笑搖頭,“他們都大了,再去讀書哪兒能坐得住;不如學一門養家的手藝,一門手藝用一輩子。”
“爹,您問問大哥二哥,還有明義他們幾個;願意讀就給他們辦理入學,不願意那也怪不着您。”現實所迫的情況下,無人可以怨怪;現實允許的情況,得讓他們自行做決定。
“他們能說什麽?一問肯定說年紀大了,不讀了。”
預判子孫的預判。
程元西搖頭輕笑,這事兒還真不好說,現在沒啥,等到日後誰又能說得清心裏不存點怨憤?
“爹,還是問問吧,咱們家以後有了肥皂生意,總能供得起。”
程大柱神色猶豫。
程元西繼續說,“您問過他們的意思,要真不想讀就算了;要是有人想讀呢?他們這會兒還年輕,真等到三四十歲的那會兒再後悔,也怪不得您和娘了對不對?”
“.”程大柱臉色僵硬的點頭。
做老人的最怕什麽?
無非是不能一碗水端平,讓兒孫們心裏都不平順;等到他們動彈不得的時候沒人管,所以,在能動彈的時候立身要正。
“聽你的。”猶豫片刻,程大柱點頭應了,也不拖着,當即揚聲喊道:“明義、明廉、明智、明信,你們幾個出來一下。”
“嗳,來嘞,祖父您喊我們幹啥?”
一行四人擦手的擦手,擦臉的擦臉,邁出廚房大門,他們身上還沾染着熬豬闆油的味道;四雙眼睛看了看程大柱,又去看程元西和程明禮。
“三叔,小堂弟,你們回來了呀;這麽快的嗎?”程明廉樂呵呵的走到程明禮身邊,“小堂弟,你要用的東西買齊了沒?”
程明禮淺笑颔首,“買齊了,三堂哥和幾位堂哥在家裏幫忙,辛苦你們了。”
“這點辛苦算啥,以前在老家比這辛苦的時候多了去了;多虧了小堂妹呢,我們才能輕松賺銀子。”程明信也湊了過來,臉上的笑容掩都掩不住。
程明義和程明智跟着點頭,贊同兩個兄弟的言論。
程明禮心下一暖,終究是自家兄弟,“幾位堂兄覺得輕松,咱們妹妹就能放心了;她的初衷就是想讓家裏人有份收入,不至于到外面找工做,咱們是外地人,找工不好找,處處碰壁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工。”
外地人找工怕的是什麽?
活兒幹了,人家不給相應的工錢;遇到那膽大包天的,甚至能倒扣錢。
欺負的無非是外地人沒依靠,人生地不熟,沒人幫襯。
程明義點頭附和,“是啊!在老家找工做,我們也碰到過外地人去找工幹;沒想到人家管事壓根不要外地人,還遇到過外地人幹了活兒,東家不給工錢的。甚至還有人黑心肝的找由頭倒扣人家工錢,活兒幹了,工錢沒拿到不說,還得賠錢。”
這種事情上哪兒說理去?
官府過審要銀子,要人脈;他們窮苦人家,怎麽跟人家有錢人硬碰硬?
許多時候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生吞委屈。
“大堂哥說的這些我們見到過,來了西北以後,我們才沒有第一時間出去找活兒幹;怕的就是遇到這種情況,想到等站穩腳跟了再說。”程明智感慨,“沒想到啊!儀儀比我們先一步想到了養家活口的活計。”
“在家就能幹的活兒,也就現在沒人知道,族裏人知道了,我們可就沒法這麽安穩了。”
程明廉的目光暗沉了兩個度。
都是一個家族的人,有了賺錢的營生,多的是同族人盯着。
不患寡而患不均。
同是逃荒,又是一個家族出來的人,一戶富裕起來了,同族之中有那不好意思來問的,也有那紅眼病,就盼着成爲第二個富裕人家的,真鬧起來,他們家能不分出去?
那是不可能的。
不說其他的,一個家族想要團結一緻,就不可能隻靠一個人。
“想那麽多幹什麽?現在能賺就行。”程明信反而光棍的很,“等我們賺了銀子,在莊子裏開個肥皂作坊;請族裏的人幫工,我們還能省下不少事兒呢。”
程明廉不可置信,“我們賺的銀錢看着多,真要開作坊可不夠。”
“你們倆瞎操心什麽,隻要你們不拿出去亂說就行了;真等到族裏人發現,我們再說其他的。”
走一步看一步,是程明義的想法。
真到了那時候,開一間作坊也是個辦法;他們不将家裏的肥皂做法交出去,又能賺銀子,要是真能開作坊,那銷路就得固定下來。
程大柱和程元西聽的連連點頭,這幾個小輩腦子靈活。
他們的性情,從他們的談話便可窺見一二;程明義适合守成,沒有遠見,程明智多思多想,沉默穩重,心思百轉卻不愛冒頭。
程明廉少了一股子沖勁兒,做事保守有餘。
程明信天真莽撞,多了一股子沖勁,那是前面幾個兄弟所沒有的;若是再成熟一點,眼界開闊了,心胸打開了,倒是個做生意的好手。
“行了,你們的想法先放一放,叫你們過來,是想問你們一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