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張配圖則是一勺底的蚝油被放進鍋中加熱,鍋下面爐竈裏的小火苗畫的似乎要跳出來一樣,活潑得很。
竈台邊角位置畫着個盒子,盒子上有一個字:猜。
第三章圖最吸引人,上面竟畫了那芊芊素手的主人,一個美貌少婦的半身圖,她正把熱好的蚝油倒在涼拌菜上,有兩條絲滑的線條延伸出畫面。
最後一張估計不吸引人了,因爲畫的一名書生模樣的男子,手裏的書冊背在身後,閉目行走,似乎在背書,可他鼻尖前,卻是從第三張圖中延伸出的線條——噢,那是香味,書生背書的時候被香味引到廚房了!
那男子背在身後的書冊上,書名是《紅袖添香》。
在四個插圖底下有一行小字:第二圖中盒子裏是何物,下次便知。
皇帝看着鋪滿大半禦案的紙張,迷惑不已:“楚清這是什麽意思?給朕推薦一種吃食?”
皇帝又搖了搖頭,不能吧?
因爲這麽大一張紙,不像是畫的,看不出任何筆觸,所有線條深淺一緻,倒像是印出來的。
可印這麽大一張紙,需要要制多大的雕版?還得是有圖有文的雕版?又該如何壓制,才能讓這麽大一張紙上墨色均勻,沒有漏墨、也沒有印不上的地方?
這些都不論,就爲這一張圖,值得制作如此難度、如此大幅的雕版嗎?
這是那個掉錢眼兒裏的楚清能幹出來的事兒?
這個時代的大宣,圖文相配的印刷品是非常昂貴的,書局通常隻印文字,比如經史子集,而帶有配圖的,則是縣志、府志類。
還有,能與學習類書籍賣到同一價位、或是更高的是話本子,越是有插圖的話本越貴。
當然,還有一類更貴的,就是以圖畫爲主,間或插些文字的,比如:春宮圖。
但是這一類,爲了能賣上高價,可就不是印刷品了,而是手繪的彩色圖冊。
“她圖什麽呢?”皇帝百思不解。
答案在第二天知道了。
上朝前,李公公一路小跑過來,臂彎中的拂塵劃出一道超凡脫俗的弧線,惹得一衆小太監沒眼看——平日裏看見他們跑,李公公就下令打闆子,說沒規矩,那李公公如此飛奔,規矩哪?
皇帝也皺了皺眉:“你這是怎麽了?”
李公公都顧不上擦掉額上汗珠,隻顧從袖筒中掏出份折疊的紙張,展開,正是昨日皇帝看過的帶插畫的大畫紙。
“你怎麽把它帶出來了?”皇帝不解,也有些不悅,嫌李公公沒正行:“馬上就上朝了!”
李公公直搖頭:“皇上,一模一樣,奴才剛從洪國公那裏借來的,不止洪國公,幾乎每位大人都見過了,說是青瓦台贈送的!”
贈送的?這麽大一張印刷品?
“在青瓦台隻要吃夠二十兩銀子,便可以獲得這樣一張……一張……新品宣傳畫報!”李公公說道。
宣傳畫報、贈送!皇帝反複咀嚼:“還真做了這麽大的雕版?手筆夠大的呀!”
今天廷議的最後一項,就圍繞這張畫報展開——
“永安公又弄出新吃食了?”
“應該是調料!沒看是拌在菜裏的嗎?”
“昨日家母胃口不佳,我讓人在青瓦台點了些餐食,裏面就有一道蚝油鴨掌,味道确實獨特,十分開胃!”
“遠了遠了,我不是說這個,我是說,永安府這麽快就給百姓找到營生了?人才沒遷過去多久吧?”
“一個月!”
“是啊,一個月,永安公也太……能幹了吧!”
“一個調料能算什麽營生!”
“衆位衆位,先安靜,先容我向皇上禀報,皇上,這個畫報的紙張您可細看過?質地厚韌,平滑緊實,且更爲潔白!”
“不僅如此,昨日家中小兒用竹管筆在上面書寫,絲毫不用擔心劃破紙張!”
“别說竹管筆,昨日青瓦台的夥計還是用他們家專門的鋼筆在上面寫字呢,也寫不破。”
“皇上,這種紙張如果造價合理,完全可以用作衙門公務用紙!”
“李侍郎說的是,這種紙張應是不貴,沒看青瓦台的夥計都不太當回事嘛!”
“皇上,臣倒是認爲,可以詢問一下永安公,他們是用什麽方法印制如此大的‘畫報’,青瓦台不當做好物,可見應該不貴,那麽這種印刷手段我們也可以借鑒下啊!”
對造紙工藝和雕版工藝如此上心的,是工部右侍郎李進。
自打十幾年前想用百兩銀票收購楚清的高爐圖紙、爲自己鋪墊晉升之路卻未遂之後,他一直停留在原職上不能寸進。
老幹部黃忠的工部右侍郎職位都騰出來了,也沒輪上他。
這麽些年過去,要不是這次鄭春秋出事,連帶着工部好一頓人事調整,他肯能就要老死在郎中職位上了。
不過很可氣的是,論資曆,也該是他升到左侍郎的位置才對,可到頭來,卻是黃忠的兒子到了那個位置,那厮還不如自己有專業水平呢!
黃忠的長子黃照賢,有上進心,也有偏見,自小就看不起工匠,所以在黃忠沒能給他安插進其他幾部之後,便把精力都放在收發各種官用器物、管理工匠定額及錢糧事務等方面。
希望做好每一筆賬目、配發好每一宗材料、器物,攢下足夠的“會計工作經驗”,同時積極與戶部各層官員打交道,期待有一天能進入戶部。
老爹指望不上,自己多交際交際,再加上兢兢業業、踏實肯幹,萬一就成了呢?
幸好,他莫名奇妙就當上左侍郎了,還提前結束丁憂,真是好運來、好運來啊!
怪不得李進一向看不慣黃家老大,當初一個從五品搞後勤的,算賬用得着你嗎?戶部哪個不比你會算賬?
再有,每一筆款項都有戶部撥發,并非由你創收,你算來算去,還能多出來是怎地?
說到底,你算完賬後的結果就是這筆錢也不夠、那筆錢也拿不出來,有多不招人待見,心裏沒點數嗎?
可有啥辦法呢?人家有個好爹,到底是占了左侍郎的位置。
如今李進與黃照賢當初的想法一緻,找機會跳槽去戶部。
不然,他想晉升到尚書,中間還隔着左侍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