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解答楚清那句“我聽漏了嗎?”。
其實楚清就是聽得不認真,信是孟武和喬克禮倆人一起寫的,已經就說明是各自帶隊,并在一處。
兩個隊伍跑去收購牛和牛奶,人數很多,他們散布在各個部落中,不管規模大小,規模大,就幾十上百頭收購,規模小,一頭兩頭也收。
所以真要打起來,甭管是唢呐還是信号彈,隻要發出去就能讓他們烏泱泱趕來集合。
這事可就有意思了,連沃斯人都怕楚清的隊伍,四皇子他們又有什麽能力去驅使楚情的人爲他們幹活。
楚家人恨朝廷這幫垃圾都來不及,還能指望他們幫忙解決麻煩?
以前是敢怒不敢言,現在則是——
小寶繼續讀道:“我們沒欺負你們這千八百人就不錯了,何況我們還幫你們照顧這麽多勞工,還想怎地?
這話是孟武說的,他還對鄭春秋說——怎地,不服?不服你咬我啊!我就一光腳的,有種你治我的罪!”
楚家小子都是自由人,并非楚清的下人,楚清無需對他們的言行負責,所以孟武的無賴之語,鄭春秋也隻能聽着。
“說的好!咱家窮的時候都橫,現在更得橫!”甘來趁着小海星不注意,偷偷拿掉人家一顆黑子兒,再不拿,“兩頭蛇”就湊成了。
“娘親玩賴!”小海星不幹了。
甘來不承認:“我沒有!”
态度強硬,表情鎮定,小海星敬佩地豎起大拇哥:“娘親果真窮橫窮橫的!”
“然後呢?”楚清問,意思是自己想通了,讓小寶接着讀信。
“我們把車隊帶的東西都賣光,連我們這些天耽誤在此地的誤工費也拿到手了。”小寶讀道:“孟武說,人離鄉賤,物離鄉貴的滋味,他們需要好好品嘗。”
楚清:“呃……不愧是六隊出來的。”
現在,但凡是貧嘴又能幹的,楚清把他們一律歸爲“六隊出來的”。
因爲最早的時候,“六隊”就是最先以油嘴滑舌著稱,而且他們是最先把對楚清和小寶的親近,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那批人。
在楚家内部,“六隊精神”,是每個楚家小子必備、而且積極傳承的精神。
換句話說,凡是他們老大不具備的“品格”和“技能”,都是楚家小子争相學習和力争熟練掌握的目标。
比方耍嘴皮子,楚家不論男女,必學技能之一。
******************
鄭春秋的皮膚黑了,頭發卻開始白了,每天都在借着楚家的“玉液瓊漿”慨歎他的人生。
熙熙攘攘這命運的道場,
誰曾燃起希望燒一片空曠,
就怪那歲催人老貪不起一如既往,
笑談風霜留一副冠冕堂皇,
這一生一半瘋了一半算了,
再對烈酒訴衷腸,隻能說說舊時光。
“誰他娘的能想到,那姓楚的娘們兒專門跟老子過不去!”鄭春秋已經喝得五迷三道,紅着一張老臉嚷嚷:“得罪他的不止我一個,幹嘛非揪着我報複!”
之所以借酒消愁,因爲他又被四皇子罵了,原因是他不但花了更多的錢買楚家商隊的貨物,還沒能留下人家幫忙。
那些雞鴨臘肉沒吃過是怎地?非要買?就那麽饞?還買酒,不喝不行嗎?本宮都不敢那麽奢侈!
如果這次來的采玉隊,依舊是楚清的隊伍,沃斯人即便再仇視也不敢造次,因爲他們已經領教過楚清的厲害了。
别說不敢惹楚家人,估計還得祈禱楚家人别欺負他們才好。
可是對于四皇子他們就不一樣了。
這幫大宣朝廷派來的工程隊,來一波趴窩一波,就算不病恹恹了,卻都是連個眼神都不敢與沃斯人相對,他們的頭頭更是外強中幹。
四皇子在異國土地上,一點兒皇子威風都抖不出來,想抖,也隻能跟自己人抖。
四皇子憋氣很久了,能不罵鄭春秋嗎?
于是,爲了不讓四皇子再把這些事情上報到皇帝那裏,鄭春秋花了兩份錢。
一份,是給“寶清盛”結賬的,這次所有花銷,不能走公賬,那樣不就等于報告朝廷,他們又超支了嘛,還用四皇子告狀?
一份,是給戶部書記吏的。
爲什麽還要給書記吏呢?因爲鄭春秋身上沒那麽多銀票付賬啊!
他得從書記吏那裏借錢,既然借錢,就涉及到“封口費”,得堵住書記吏的嘴。
然後,在給家裏傳的書信中,還得拐着彎讓家裏準備銀票捎過來,不能直說。
因爲除了奏折,其他書信都是統一往回運的,保密性差,怕出閃失露了餡。
“想當初,老子說句話,那也是九鼎不足爲重!”鄭春秋還在撒酒瘋:“誰敢跟老子作對?可是自打姓楚那娘們兒……”
雖然已經入夏,可晚上卻很冷,四皇子縮在棉被裏看書,鄭春秋的醉話卻擾得他心煩不已。
山上都是搭帳篷的,根本不隔音,四皇子把運來的書都翻找一遍,也找不到毛竹種子到底該如何種。
找不到好的辦法,玉石隻靠鑿,能鑿出多少?他堂堂一皇子,帶着國家隊,都不如楚清帶個民營隊成績好?
這打的是誰的臉?不但是他這個皇子的,更是打他父皇的臉!
那他帶着鄭春秋出來還有什麽用?
四皇子氣得把書一摔,對帳外侍衛一聲大喝:“給本宮抽他二十嘴巴!讓他有臉嚎!
喝點貓尿就不知道怎麽好了,九鼎不足爲重?
不喝酒他還算是大宣的,喝了酒大宣是他的了呗?!”
哎喲,真是人離鄉賤。
要在國内,四皇子怎麽也不敢命人掌鄭春秋的嘴,那可是朝廷大員,上面有皇帝,哪裏輪得上他一個皇子管教?
現在可好,背井離鄉,皇子說抽他就抽他,鄭春秋連個屁都不敢放。
看門的侍衛真去掌嘴了,掌了二十一下。
多出來一巴掌,是侍衛練手的——他是洪夫人的表侄子。
掌嘴完,侍衛還不忘好心提醒鄭春秋一句:“鄭大人,臨洋侯不見得是報複你,人家怎能看得上你一個小人物?”
鄭春秋原本捧着臉大哭、喊冤枉的聲音就戛然而止。
他想起這趟出行前朝堂裏的動蕩了——倒下去一批官員,都與孔魏兩家“謀反”有“瓜葛”。
而他最大的倚仗,他那個江南大儒嶽父,早在一年多前就被牽扯進“康王謀反案”裏,流配後都不知是死是活。
“難道,都跟楚清有關?”在醉倒睡着前的一刻,鄭春秋終于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