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名字發重複了,不是章節内容重複了。因爲發布後名字不能修改。)
李和也不知道自由是什麽,他隻知道如果能夠自由,他又可以将真正的盛世推上一個台階,一個教育改革之後,每個人都讀得懂書後所期盼的人世間。
李和開始在朝廷擴張自己的勢力,自然與崔玄發生了許多的争執和矛盾。
先是六部的席位,李和需要安排能夠對自己效忠的人和心腹。
比如李武兩家和一些深受帝王信任,能與他共讀一起長大的那些同窗。
崔玄也有這樣的部下和同窗,需要找地方安放。
二人的鬥争先在戶部展開,辦事都需要錢和人嘛。
戶部主管錢糧财政人力,他們想要擴張勢力第一步就是拿到更多的錢。
至于選拔人才,有科舉,科舉之後,這些士子想要晉升總得投靠一反勢力的。
除非兩邊都得罪沒出路,必然是會選個主人的。
李和的優勢在選人上,崔玄的優勢在熟悉政務,能夠更快更好的拿到錢上面,怎麽運營全靠各自的本事呢。
崔玄當然知道公主的用意,他不過是用來培養新主的工具,可是,就算如此,又有誰能拒絕其中的誘惑。
崔玄從小的志向就是用自己的想法來治理國家,改變整個天下的格局。
就算後來遇到了沈三問,遇到了公主,改變了不少想法,但是說完善了他之前思路上的不足更好些,他從未放棄親手,用自己的雙手和思路,去創造一方盛世,留下自己的傳奇,哪怕有不足,他也能聽各方意見慢慢完善。
所以,他與公主的政見以後不可能相合,他也不會再退讓。
以前的調和是爲了達到二人的共同目标,如今目标達到了,他也需要享受成果。
他願意與新的太子争,但是不願意退步。
介于與沈三問夫婦合作天長日久,就算他失敗了,結局至少不會太差,但是過程卻能讓人不後悔,每一步決定真正的開心。
戶部還有武家的勢力,李和倒是受到一些限制,太上皇雖然去了帝号,影響力還在,至少對新皇帝的影響力是在的。
李和最奏效的手段應該是聯合。
崔玄則不一樣,一朝天子一朝臣,本來各部就應該有變化,怎麽安插人隻要陛下首肯就行,可是新安排的人政見是與誰相合,誰能預料?
朝堂之上,崔玄的影響力要高一些。
當然,女帝對朝堂的掌控也并不全部依賴于崔玄,她的發言權又更大一些。
李和因爲維持舊制,與渴望掌權的新一派擁護女帝的官吏爆發沖突。
女帝最終采納崔玄的建議,對戶部進行換血。
同時,她冊封李和爲太子,給了他太子的封邑,讓他在與人鬥争中不至于被經濟勢力限制了手腳。
第一次下早朝的李和這才意識到朝堂的風雲遠遠不是老師課堂上所教的那麽簡單,需要掌控無數張有用的口才能勝利。
李和一方面開始在各部招攬人才,另一方面撤除崔玄在府裏的舊故,換上自己的人。
女帝帶入皇宮的人,自然大多數是伴随自己長大的心腹。
李和所作的同樣如此。
皇宮中的東宮也算徹底廢棄,兩朝儲君都未曾真正入住。
兩行勢力忙着争權奪利,改革需要的社稷穩定的條件不複存在,沈三問的改革進行不下去。
對女帝來說,除了政治理想,還有家族理想,由李氏掌管天下與讓天下富裕繁華起來同等重要,因此格外重視繼承人的培養。
沈三問因此與公主爆發沖突。
他始終認爲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就算培養繼承人也不該用阻礙進步的方式。
沈三問也對公主的改變直言不諱。
公主自從登基以來,事事順心,對沈三問的刺耳直言格外抵觸。
二人不歡而散。
這等關鍵時刻,仍然是崔玄來見沈三問講清楚其中的厲害和變化,讓沈三問接受現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他不會放棄,李和不會放棄,女帝如果強行鎮壓,要不然就是血洗洛陽的局面,要不勢必引起兩行勢力的恐懼和動搖。
沈三問之前對政治理解不夠,經過崔玄點撥想明白其中關鍵,下定決心放棄。
崔玄與沈三問兩次再次共飲。
雖然立場觀念發生許多變化,但是二人還能坐在一起喝酒,也算得上真正的朋友。
崔玄感歎時光易逝,再好的兄弟和多年的感情都要走上不同的道路,爲如今能夠大展手腳興奮不已。并且激動的告訴沈三問他将要進行的變革,田産稅制還有軍戶如今都有弊病,解決很多問題才能讓沈三問平時所說的那些話真正的成爲現實。
沈三問取笑他志向已經變得面目全非,融入了許多自己的理想,他放手幹未必不是沈三問期待的結局。
崔玄将沈三問改革中的問題一一道出,指出他不懂政治,用溫和的手段,這一生他們都難做出成績,必須要強有力的集權高壓,讓每個人都不得不進步,這樣才能最快達到目的。
沈三問問他,世家怎麽辦,他的家族理想與公平正義發生沖突的時候,他又當如何。
崔玄隻是苦笑,相信崔家絕對不會沒落,會有新的人才出來。
沈三問隻能祝賀他幸運和成功。
崔玄走後,李和擔心的前來探望,并且希望父親給自己解答一些疑惑。
他對政治和現實看不清楚,問沈三問以前和睦平和是不是都是假象,現在的唇槍舌劍才是真正的洛陽。
沈三問隻能安慰他每個地方都有鬥争,也有和平,就看領導人怎麽把控,你想看到什麽以後就去創造什麽。看得到的唇槍舌劍總比看不到的暗箭好一些,并且表示他對李和很放心,相信他會成爲一個合格的儲君,讓他大膽去做。
李和告退之後,沈三問仍然覺得這洛陽城變涼了。
女帝經過一夜的思考之後,也想明白,一直以來沈三問都是如此執着,不過觀念上的細微差别,不應該影響他們的感情和立場。
有共同的兒子,在培養繼承人的感情上面他們應該是保持一緻的。
二人吃完早飯和好如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