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最不缺的就是勢。
他擁有的權勢,可以輕易讓這位夫子折腰。
可他并沒有真正的握有權力,這位夫子又會是怎麽樣的心思。
如今舉薦一人,能換來的隻有公主府的李和的友誼。
友誼,足夠動人嗎?
李和不知道。
不過他又記起其他人說的一些話,權力應該以合法程序授予能夠善用他的人。若他真的能夠給夫子切實利益,又應該給嗎?
真做了,權力隻是這次交易中的商品。許多合法程序背後也有這樣那樣的内幕,可隐晦的内幕必然是一定程度合乎公平的。
他怎麽也不能親手毀壞大周王朝的秩序吧。
所以,隻能是照顧,優先考慮夫子的晉身和官階。
至于其他辦法,李和暫時沒想到。因爲根據資料來看,夫子眼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勢,而自己若是求助,夫子隻能是投資,或者與他交易,除了仕途上的請求,其他是不會考慮的。
權力的使用問題李和想不明白,幹脆就先放着了。許多問題,想太多,反而會覺得越來越複雜,得有機緣才能明白。
其他幾位夫子李和也分析了一二,經曆不同,性格不同,但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渴求,缺錢缺權缺休息缺自由,隻要有所缺,李和就有努力的餘地。
想想這些煩惱從出生開始,就與他無關,也算一種幸福吧。
李和本以爲雙親會爲他檢查一下作業然後提點兩句,居然,什麽都沒有!兩人很有默契的忽略了這事,飯桌上除了多吃點,一句旁的話沒與他沒說。
可能是忘記了吧,李和想。
沈三問并不想知道李和想到了什麽,所以沒問。他隻想知道武皇到底要教什麽,他好學習一二,不知道公主是不是也是這樣一步步過來的。
沈三問還問了公主,同樣一句回複沒收到。
隻能靜觀其變。講道理,讓這群大人聽李和一個小孩子的話有點難,即使他身份尊貴。
第二日。
早睡早起精神飽滿的李和帶着整理出來的答卷進入學堂,若是今日陛下問了,他便回答,若是不問,隻能近幾日将整理出來的資料随身帶着。說不準陛下日理萬機忘了這事也不一定。
至于主動前去彙報?李和還真不會幹這事。陛下對他要比其他同輩嚴厲許多,見面會讓他有些壓力,沒有吩咐委婉的避開是他體面的孝心——不打擾。
這其實比其他人主動湊上前表現要讨武皇歡心的多。畢竟陛下總歸是皇帝,沒那麽多閑工夫逗孫爲樂。陛下若要樂,全天下有趣的事和物,都會湧入洛陽。
比較悲催的是,陛下已經讓人傳他了。
議論夫子們的事,不好在學堂附近,安排的人想的周到。
看着陛下對此事的關心,張昌宗心裏更加發愁。
李和将自己做的準備和想法一五一十說出來請武皇指正。
聽到他的說法,武皇有幾分失笑,“這是你父親教的?”
李和趕緊否認,“這是我自己悟的啊。”
武皇真的笑出聲來,真是天真啊,“若你沒有足夠的時間,事情又緊迫,你要如何?創造條件可是很費時的。”
也就是排除了一道解答。
不過對于自己的答案,李和還是有一分自信的,“那陛下,孫兒這個回答是否可行呢?其他回答呢?”
武皇也不賣關子了,開始認真教授他,“若要成事,必有一舉成事的決心。如今你自己尚且不知能成事與否,便是敗了。
無論家事國事,都是一件件堆積而成,一事敗,百事敗。
所以,切記,不要忘記自己的目的,達到目的是最重要的。
你受沈三問影響太深了,他是個平和的性子,可你不能隻有平和。他有朕和太平,萬事無憂,你卻是要靠自己的。
沈三問隻求自身問心無愧,可是作爲一國儲君,是要對天下人無愧。
你明白嗎?”
李和不明白,儲君是不是也要問心無愧,有愧己心,還能對天下人無愧嗎。
不過他點點頭,把這幾句話全都記在心裏,等回家再慢慢琢磨。
武皇繼續道,“若是你父親依此行事,自然是能成的。
他是官身,懂得輕重,曾經舉薦過的人又無一不是人傑,不用他開口,都有無數人願意代爲舉薦,此其一。
夫妻本爲一體,他能夠代表太平行事,而你不能。他的意思就是太平的意思,太平的意思許多時候都是朕的授意,百官莫敢不從。影響力不同,處事方法也要變化。此其二。
京官多保守,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算有合适的人選,也不會妄動。何況你幾個夫子還未到官場得意之時,他們的舉薦旁人豈會在意,朕又如何能在意。此其三。
沒有足夠的理由和利益,他們如何能行動起來。”
李和一時摸不着頭腦,他之前以爲有公主府這個靠山,旁人未必不願意相助,卻也不敢肯定,如今陛下這麽一說,才發現許多問題是他沒有考慮周全的。
既然陛下願意教,他便趁機将之前的問題問了出來,“若夫子渴求權位,允諾照顧一二,和兒以爲可以說動,隻是如此,是否合适?”
李和說的字斟句酌,隻這一句讓武皇點點頭。
“儲君擁有的就是社稷權柄,正當使用自然是合适的,但若以權力才能求得事成,江山危矣。”
武皇繼續道,“爲君之道,概括起來隻有四個字,威逼利誘。
要有威嚴,必須讓人畏你敬你,借助别人求權的心思,讓人主動臣服聽命,渴望得到你的認可。以權力換取下屬的聽命,便是無能昏君,權力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此種風氣一開,全天下都會以不聽命來換權,當時,當權者便被孤立,成爲傀儡。
必須逼迫他們主動辦事。權力必須是你願意給,他們才能拿到,可以是張三,也可以是李四,誰有用誰辦事好,便能拿到權力,利益要讓他們看得到,然後互相競争,話語權必須牢牢掌握在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