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很快到來,這一日是跟林孟禮約好了一起回林氏家族的日子。
一早,林婉婉和小青玉,穿上親子古裝,戴上親子幕籬,叫了兩輛轺車,帶着兩個大箱子,出了鎮子,走上了下鄉的官道。
小青玉得知要跟着娘親走親戚,興奮地很,簡直當成了郊遊。經過這段日子林婉婉的奶粉、米粉和各種水果、肉食的投喂,小家夥長了些肉,不再是初見面那副皮包骨的難民模樣了。
曬黑的皮膚也被林婉婉用牛奶浴、兒童防曬霜、潤膚露,調理得白了不少。可以說,哪怕是小青玉的親娘站她面前都不一定能認出她了,至于曾經苛待她的叔叔嬸嬸和爺奶,更不可能認出來。
轺車走了大概半個時辰後,就走不進去了,因爲再往裏,就是小道,不夠寬。林婉婉三人下了轺車,一人一個箱子扛着走,好在距離村落也沒多遠了。沿着小道來到了海邊,海浪的聲音一下一下地傳入耳裏,令人不知不覺便放松了心情。
“你們的村莊在海邊?我還有一點印象,小時候我好像來過這裏。”林婉婉信口說了一句。
“是,候濤林氏的祖宅就在這一帶呢,你既是林氏女,自然來過這裏祭祖,有印象也正常。再往前一點,就是我們林家莊了,整個村子都是一個家族的,沒有外姓人。”林孟禮給林婉婉做着介紹。
林婉婉輕輕地點頭,沒有再說話,以免穿幫。此時極目望去,已經能看到依山而建的村落了。
但小青玉的腳步卻漸漸變得沉重起來,甚至不敢往前了。這就是她叔叔嬸嬸和爺爺奶奶的家啊,娘親不要她了嗎?要把她送回來?
小青玉越想越是害怕,忽然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了。
林婉婉回頭看她:“小玉兒怎麽了,是走累了嗎?”
這個年紀的小孩兒,确實也走不了遠路。在現代像她這樣大的孩子出門有的還會推着小推車,讓她走累了就坐一坐。
隻是林婉婉這次顯然猜錯了,小青玉停下腳步的原因不是累了,而是怕了。
林婉婉見她情緒不對,放下箱子,蹲下來握着她的雙臂,柔聲道:“怎麽了,小玉兒,跟娘親說說。”
小青玉聽着林婉婉溫溫柔柔的聲音,忽然一下子就繃不住了,猛地撲進她懷裏大哭。要不是林婉婉練過幾年樁,這一下就要被撲倒了。
“娘親不要丢下小玉兒,娘親我會乖乖的!”
小家夥原來是怕這個!
林婉婉連忙把小青玉緊緊攬在懷裏,溫聲細語道:“娘親怎麽會丢下小玉兒,娘親永遠都愛你啊,永遠不會丢下你。”
小青玉擡起頭,眼睫毛上沾滿了淚珠,望着林婉婉确認道:“娘親永遠愛我?”
林婉婉給予肯定答複:“當然了,我問你,小玉兒,你是娘親的什麽?”
小青玉歪着腦袋,帶着哭腔道:“心肝寶貝甜蜜醬。”
林婉婉笑着道:“對了!你是娘親的心肝寶貝甜蜜醬啊!”
安慰好小家夥,三人繼續往裏走。林孟禮笑着說:“婉娘,你還挺寵孩子。”
林婉婉但笑不語。
走到村口時,林婉婉見到了一座簡易的小碼頭,停着兩艘破舊的木帆船。
此時船上的人,正要下來,見到林婉婉和小青玉,都瞠目結舌。
“這是哪裏來的仙女啊?”說話的人叫林孟津,是個濃眉大眼的漢子,隻是身量不高,也就一米六五左右。
林孟禮正好是他的堂哥,見了忙回道:“這也是我們林家的小娘子,族長叔呢?在哪裏?我們有事找他。”
林孟津說:“剛下了船,這會兒肯定回到家了。走,我們一起去找。”
說着就跟上了林婉婉等三人。
“前面的仙女穿得這麽好,這一件衣服估計都抵得上我們一年的口糧了吧,她竟然也是我們林家的人?是嫡支嗎?”
“肯定是的,也不知道她今日過來幹嘛。”
跟在林孟津後面的兩位少年郎暗暗嘀咕。
聽到議論的林婉婉淡淡一笑,沒有接話。幾個人很快就走到村裏,村道兩旁的農田内,有男人和婦女的身影穿梭其中,忙忙碌碌,熱火朝天。田埂和村道上,還有許多赤腳光屁股的小孩跑來跑去,活力十足。
好一派農家盛景啊,千年後,這樣的場面也還是存在。恍惚間,林婉婉竟覺得時光又穿梭了。
由于村落封閉,幾乎沒有外人,此時乍然見到鳳凰般顯眼的林婉婉,和她身邊緊緊牽着她衣袖的林青玉,衆人皆震驚。
“這是哪裏來的小娘子?”
“孟禮、孟津,她是誰?”
田裏不斷有人發出詢問,好奇心很重的小孩子們,更是已經跟在了後面,嘴裏不斷模拟打馬的聲音。
對于注目禮,一路都是校花過來的林婉婉見的多了,也不覺局促,反倒是千年前的鄉村熱鬧場景,令她頗感新鮮。
這一塊地段叫候濤南山,靠海,千年後,這裏早已沒有人家,成了候濤山風景區的一部分。
候濤林氏後人,也早就遷徙出去。
而此時,這海邊田園場景是如此鮮活。
林孟津和林孟禮龍行虎步地走在最前面帶着路,幾人很快就穿過村道,左拐進一個籬笆圍起來的院子。
院子裏有位老翁卷着袖子及褲腿,正在曬海蝦。
“族長叔,曬蝦幹呢?這麽快就煮好蝦了?”林孟津喊了起來。
老翁擡起頭,看着來人,目光瞬間聚焦在林婉婉和林青玉身上:“這是?”
林孟津趕緊上前兩步,解釋道:“族長叔,她是嫡支的林大娘,家中獨女。從小跟着老神仙隐居山中,最近才下山,前段時間在鎮上,救了大丫一命。”
老翁恍然道:“哦,原來是她,孟博家的回來提起過。”
林婉婉此時已取下了幕籬,瞧着老翁。
隻見其一張黝黑的臉上布滿皺紋,身上穿着土黃色的麻布衣,打着兩個補丁,有點判斷不出年齡,從臉看着像是六七十,可唐朝的窮苦漁民,不太可能如此長壽,要知七十可是古來稀呢,因此大概率是四五十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