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爲什麽那位韓姑娘會與前朝太後的娘家侄孫有夫妻之實
在這件事發生的時候,韓家仍在大周太後的手底下讨生活。
那時候他們就是能在京城排進前二十的世家大族了,爲了在後黨一手遮天的情況下保住原有的榮華富貴,他們選擇了主動攀附太後的娘家人。
那位倒楣的韓姑娘就是被自己家人選出的聯姻對象,他們想要把她許給太後大哥的嫡長孫。
對方雖然貪花好色、性情霸道,但卻是太後以及她那位長兄最爲信任、倚重的晚輩。
韓家人盤算的倒挺好,奈何太後那位侄孫卻并不想娶韓家的姑娘做正妻。
他看上了那位韓姑娘的美貌和才名,但卻沒有看上韓家這個家族做妻族。
後來他略施手段,和那位韓姑娘有了夫妻之實,但是由于他正妻尚未進門,他不想鬧出事端,所以他并沒有立刻把那位韓姑娘納進府。
韓家雖然沒能做成太後侄孫的妻族,但卻因此得到了來自太後娘家的扶持和庇護,他們暗裏一番權衡,覺得這筆買賣做的并不算虧。
得了好處,韓家就也默許了太後侄孫的這個做法。
他們和太後侄孫原本的計劃,是等太後侄孫娶了正妻,他們韓家再和太後侄孫一起設計一出那位韓姑娘不慎落水、太後侄孫恰巧路過于是英雄救美的戲碼。
救落水之人免不了要和對方發生肌膚接觸,到時候太後侄孫完全可以用“迫不得已毀了人家姑娘清白”爲借口,讓那位韓姑娘以報恩的名義嫁入韓家給他做貴妾。
他們盤算的倒是挺好的,隻可惜還沒等他們把計劃實施下去,大周京城就已經被謝氏攻破。
謝淵麾下将士進城的速度太快,太後和自己娘家人直接就一起跑了,被他們帶着的都是核心後黨,可不包括韓家這樣的外圍人員。
韓家人一開始還罵天罵地呢,後來發現謝淵并沒有在京城大肆清洗前朝舊臣的想法,甚至隻要你有本事、沒前科,謝淵也不介意給你個合适的職位讓你繼續發光發熱,韓家人頓時又覺得自己可真是因禍得福、走了大運了。
他們自覺把有案底的韓家人雪藏,然後又挑了幾個清清白白,絕對沒有幹過任何壞事兒的韓家人去參加朝廷考核。
韓家畢竟是已經傳承了上百年的官宦世家,對族中子弟的培養還是很用心的,在這個讀書識字率低的令人發指的年代,韓家子弟的文化水平很容易就讓他們脫穎而出、得到了考官青睐。
這也就導緻了,韓家即使在大齊立國之後,也依然還是朝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官宦世家。
和他們情況類似的,還有謝淵後宮另外三位妃嫔的娘家。
這四人從妃到嫔,什麽樣的位分都有,但卻無一例外都是謝淵特意挑選出來用以安撫大周舊臣的。
而與她們同時進宮的另外四位則是全部出自新貴之家,她們有在朝任職的父兄或者叔伯,自己也是家族中相對來說比較出色的嫡系血脈。
這四個人和之前的那四個人剛好相反,這四個人是謝淵用來昭示他對自己舊部,也就是如今的大齊新貴的恩寵的。
沒人知道謝淵在答應選妃的時候,心裏是怎麽一遍遍被葉安瀾當初吐槽的“皇帝之苦”來回刷屏的_(:з」∠)_
***
宮宴在皇後無語、妃嫔生氣、各家女眷各懷心思的詭異氣氛下總算熬到落下帷幕,可這事兒帶來的震蕩餘波卻才剛剛開始。
因爲皇後和王昭儀娘家人的及時制止,以及裴夫人和李氏的直言拒絕,其他原本也在王昭儀和這兩位婕妤做媒名單上的人家暫時得以幸免于難。
出宮之後,這些好不容易逃過一劫的人,以及其他聽說了宮宴上那一出出鬧劇的人,不約而同加快了自家單身适齡人士的婚配速度。
甚至就連鄭豐收這個壓根兒沒有成親想法的,也被李氏抓着,被迫思考起了自己的終身大事。
同樣遭遇了突如其來催婚的還有文六娘,她和楊小桃不一樣,楊小桃有家人操心,文六娘卻隻有葉安瀾這個曾經的主公可以代爲操心。
李氏知道葉安瀾沒有給人做媒的意識,所以在催完鄭豐收後,她就又去了一趟文六娘那兒。
巧的是,她過去的時候,文六娘正在應付她那遠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一堆遠親。
文六娘父母雙亡,族中叔伯也都是血緣關系極遠的,不然當初她報了父仇,也不會選擇留在葉安瀾身邊自己讨生活了。
過了這麽多年自在日子,文六娘還以爲自己接下來肯定能比之前更加自在,畢竟她已經功成名就成了人上人。
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她父系和母系的一些親戚,居然在她獲得封賞之後千裏迢迢找上了門。
若隻是打秋風,看在他們确實跟文六娘父母有一定血緣關系的情面上,文六娘不介意多少接濟他們一些。
甚至哪怕他們是來求官的,在不違背大齊律法、不違背謝淵用人原則的前提下,她也不介意幫他們引薦一二,做一塊合格的敲門磚。
可這些人,他們其實是來給文六娘當家做主的
自證身份住進侯府之後,這些人就開始一天賽着一天的得寸進尺了。
他們先是不約而同地天天到文六娘面前刷好感,發現對方沒什麽時間聽他們廢話之後,這些人爲了盡快達成目的,隻得無奈放棄了先打感情牌。
借着冬至這個大節日,這群人趕在文六娘早晨出門上差之前,旁敲側擊的開始給文六娘說親。
文六娘這才知道,原來她的這群遠親一直賴着不走,然後又不說自己是來幹嘛的,爲的居然是打她這個女侯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