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戎十四歲時,亟需一個“繼承人”穩定人心的他父親,帶重兵上門“拜訪”馮老太爺,提出把他接回自己身邊撫養。
他爲了不連累自己外祖父母、舅舅一家,同時也是爲了給自己的母親報仇,在馮老太爺痛罵他父親之前,看起來相當迫不及待地答應了認祖歸宗。
然而就算石戎用“我跟你走,你别動我外祖一家”作爲條件,約束了他的父親,石戎的外祖一家卻也還是在過去的近一年時間裏,屢屢遭遇危險。
石戎雖然在“認祖歸宗”之後,靠着自己嫡長子的身份,以及他不錯的能力、性格聚集了不少年輕的追随者,但他手頭沒有兵權,隻空有一個“少主”的名分,要保護外祖一家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走投無路之下,他用自己靈活的頭腦想出了個不算辦法的辦法。
恰逢謝淵大婚,他父親也要派遣使者例行恭賀,石戎于是主動請纓,要随出使的義軍隊伍一起前往郯城。
他父親疑心石戎有其他心思,怕他勾結外人對自己不利,原本是不打算同意石戎跟着前往郯城的,但石戎父親的繼室卻給自家男人吹了枕邊風。
石戎歸來之後,并沒有如她預料的那樣住進城主府前院,而是随便找了個借口,自己出去單獨開府了。
正好石戎的父親也不想他堂而皇之住進城主府,借着近水樓台的便利挖他牆角,父子倆一拍即合,隻苦了一心想要弄死石戎的這位繼室。
石戎不住進城主府,她一個内宅婦人,就很難把手伸到石戎身邊了。
再加上石戎又從馮家帶出了不少忠心又精明的人,有這些人守在石戎身邊,她就是想要暗搓搓做點兒什麽都難。
偏石戎又占了身份的天然便利,一回來就獲得了不少人明裏暗裏的擁護。
她心裏有鬼,看到石戎這樣,生怕石戎站穩腳跟之後就拿她開刀,于是就迫切地想要借着這次機會除掉石戎。
有她和另外幾個同樣心懷鬼胎的妾室吹枕邊風,石戎的父親最終還是同意了讓石戎跟着出使。
然而就算如此,石戎也還是始終處在他父親心腹下屬的監視之中。
好在石戎自己武功高強,隊伍裏又有暗中投靠他的義軍配合着給他打掩護,讓他能夠趁着自己父親的心腹下屬不注意,找到葉安瀾談一筆交易。
一個有實力、有底線但卻沒有逐鹿天下野心的人,一個與他看好的明主是師兄妹關系、且彼此互相信任的人,這已經是石戎能夠爲自己外祖一家找到的最好托庇之人了。
至于他拜托葉安瀾幫忙保護外祖一家的報酬這不是還有他爹的那點子基業呢嘛。
雖然他現在被迫挂了個“少主”的名頭,可他卻一點兒也不想繼承那個男人掙下的任何東西。
比起爲了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強忍着内心的厭惡與仇恨,忍辱負重地與那個對他沒有一點父子之情的男人虛與委蛇,石戎覺得,還是讓那個自以爲一切盡在掌握的男人竹籃打水一場空更爽。
至于他自己,他好歹受了馮家十幾年的悉心培養,他相信他能夠憑着自己的本事在這亂世立足。
可憐石戎那位自以爲能夠死死拿捏住他唯一子嗣的親生父親,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唯一的兒子居然瘋狂到拿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基業做籌碼,去爲自己的外祖一家交換能夠安穩生活的環境。
唔,其實葉安瀾也覺得石戎這孩子的想法蠻瘋狂的,但她很欣賞石戎的重情重義和赤子之心。
這樣一個行事隻問本心,一直活得神采飛揚、活潑肆意的少年,葉安瀾不忍心看他被市儈涼薄的父親、陰毒狠辣的庶母逼入絕境。
兩人一個敢賭,一個敢應,這才有了馮老太爺帶着一大家子,迅速搬遷到葉安瀾地盤上的事兒。
這一路,他們依然沒能擺脫追殺,萬幸馮老太爺是個睿智的,早早就爲自家請好了大量“保镖”。
他把自己在老家囤的糧食、貨物全都送給了當地的江湖門派,還承諾隻要他們一家平安抵達費縣,他外孫就會派人把自家除祖宅之外的所有宅子、田地、鋪面的契書全都轉交給這個江湖門派。
對方心動了,派出了三百門下精英弟子,一路把他們護送到了葉安瀾的地盤上。
而馮老太爺也很守信用,抵達費縣的第一時間,馮老太爺就按照他與對方約定好的,迅速聯系石戎的親信,讓他把帶來的所有契書全都轉交給了帶頭護送他們一家的那位“大師兄”。
對方滿載而歸,馮老太爺也如願保住了所有家人,可以說是實現了一次完美雙赢。
“不知您老是打算跟我回蒙山,還是打算留在費縣?”彼此見禮寒暄畢,葉安瀾開門見山問了馮老太爺一句。
馮老太爺有些詫異,他沒想到自己居然還有選擇的權利。
猶豫片刻,馮老太爺試探着說:“老夫雖已上了年紀,但卻不願意就這樣混吃等死下去。更别提老夫的兒孫們了,他們都還年輕,還遠不到可以避世隐居的時候。所以,若是葉姑娘不介意,老夫想在這費縣開家學堂、置些産業,給家裏的兒孫留一些能夠賴以糊口的營生。”
他們馮家原本就是耕讀世家,雖說耕讀的同時也會多少做些生意貼補家用,且在世道亂起來後也有雇傭武林高手培養家中子弟、仆從習武,但如果想要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從零開始,馮老太爺覺得,他們還是應該先做自己最擅長的。
葉安瀾對馮老太爺的選擇一點兒也不意外,她笑着微一颔首以示了解,“那我等下就讓人請這費縣最可靠的幾個牙人上門,您想買什麽,盡管直接跟他們說。”
馮老太爺暗暗松了口氣——看來,他的寶貝外孫确實沒有看錯人,這姑娘對他們好像還真沒有掌控、軟禁的意思。
他正想着,就聽葉安瀾又道:“對了,您應該已經見過駐守費縣的潘公子和姚将軍了吧?”
馮老太爺點點頭,“有過一面之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