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一群人到達胡家村村口時,又引得一陣動蕩,幾個專門巡邏的年輕人,遠遠看見有人過來,吓得忙去叫胡村長。
等胡村長等人到了村口,他們也剛從山腳下上山。
村裏修的那條小道,可以沿着河邊蜿蜒而上,不必再像從前那般繞一大段路。
整整能節省半個時辰。
胡三嬸剛好在外頭夯土,也跟着去看,想也不想就說:“幹什麽大驚小怪的,那不是張驢子一家嗎?”
“我倒是看見騾車了,有點像是老王叔家的,但沒看見王家嬸子呀。三嬸娘,你會不會是太想王家嬸子,才說她在裏面?”有人故意笑着說。
胡三嬸翻個白眼:“好端端的話,非要說得這般惡心,我想誰也不可能想張驢子!”
“我倒覺得,王家嬸子不一定在裏面,他們家的孩子可都在鎮上讀書呢。”
在他們眼中,讀書是最最重要的事了,哪怕有時候耽誤一點農家事,也絕對不能耽誤讀書的事。
畢竟那束脩可貴了。
他們就算攢了些家底,也不敢讓家裏所有孩子都上學。
沒那個本錢,更沒那個膽子。
他們正說着,王老太太就對小阿玉說:“就那幾個躲迷藏的叔叔,先去前頭跟村長他們說一聲,一群人圍在那兒,是把我們當土匪了?”
小阿玉就掀開車簾子,把小腦袋探出去,往上面一看。
“赤蛇叔叔,麻煩你去前面跟村長爺爺說一聲,不要害怕,是小阿玉回來了哦!”
歐陽長徑的暗衛,看見赤蛇被發現,都在心中悶笑。
看來,他們張國的暗衛能力,果然不如他們西風國。
就這點隐藏的本事,還敢學人做暗衛?
正這樣想着,忽然就聽見了小女孩脆生生的聲音。
小阿玉真誠地說:“兩位叔叔,你們不累嗎?下來歇歇吧。”
西風國的暗衛:“……”
不對呀,他們不僅藏匿了身形,還藏匿了氣息。
在他們的僞裝下,就算人已經走到跟前,都很容易忽視他們的存在。
怎麽這個小女娃,好像發現了他們一樣。
不,肯定是這個小女娃在故意調皮。
然而,小阿玉看他們半天不出來,幹脆趁着騾車停在前面的時候,噔噔噔下了車。
将小裙子一撈,小屁股一撅,小腦袋往下一探。
和馬車底下的兩個暗衛,來了個眼睛對眼睛。
“你們是在鍛煉嗎?”
兩個暗衛:“……”
歐陽裴的聲音,從馬車裏傳來:“如此疏忽,自去領罰。”
“……”
這哪說理去?
胡村長得知,王老太太竟然将幾個官差帶來了,是要巡視學堂。
原本還有些忐忑,轉而一想就明白了,這怕是張大人找來給他們助威的。
隻要張大人的官差說,他們學堂通過了巡視,日後其他村的人,将學子送過來也會更加放心。
幾個族老私底下商議着,要不要給那幾個官差送點禮。
大家都表示這是人情往來必要的。
隻有馬族老格外不高興:“咱們是開學堂,做的就是教書育人,結果你們這學堂還沒正式開張,就開始做些見不得人的事,日後讓讓其他學子知道了,還有什麽威信可言?”
幾個族老被說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老馬,你這話說的就太偏頗了,我們也隻是想讓學堂順利開起來,都是爲了孩子們好。若是那幾個官差,要給咱們穿小鞋,硬說我們學堂沒做好,那又當如何?”
“是啊,官字下面兩張口,即便張大人是好的,誰能知道這些官差是不是好的。曆來陽奉陰違的人,也不少見。”
“反正我不同意。”馬族老義正詞嚴,“你們非要去送,那就去,隻是日後學堂的事,切莫再來找我,我嫌晦氣!”
衆人:“……”
嘿,這倔脾氣。
最後,還是胡老太爺拍闆決定,先看看情況。
免得弄巧成拙,反倒不美。
歐陽長徑自稱是被将軍廟的聲名所吸引,所以就冒昧前來。
胡村長自然高興不已,沒想到他們曾的将軍廟,到底是打出了一些名氣。
這也得益于,南河鎮上的王家人,在胡村長拜托以後,平日裏也會跟大家提上一嘴。
比如家裏的孩子平時考得好了,就說他們村裏的将軍在保佑。
或是他們身體健壯,也說是大将軍留下的風氣影響了他們。
時間長了,也會有那麽一兩個好奇的人去胡家村看一看。
王老太太也沒去揭穿他們,隻帶着人去看甘蔗地。
胡家村三面環山,所以山地很多,甘蔗基本上都建在了不容易種植糧食的山地上。
冬季到春季是甘蔗的成熟期,現在已經是甘蔗的最後季節,他們必須要将山上的甘蔗都收歸回來。
然後進行蔗糖的制作。
在距離胡三嬸家不遠處的空地上,已經建起了一棟大房子,那裏就是他們的甘蔗作坊。
隻是現在剛把房子建好,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
張展給各鎮各村,發放了由胡家村提供的糧種,其中還摻雜了一部分朝廷送來的糧種。
去年朝廷種的秋糧,收獲也算不錯,正在大力開展種植。
各家各戶早已經把糧種播種下去,也長出了不錯的苗,現在大家都忙着要将那些苗移植到田地裏。
農忙也即将到來了,對于甘蔗作坊,胡家村的農戶們都不怎麽着急,反而是周邊簽了文書的幾個地主,時不時會請人來問一問。
“王家嬸子,我們已經請木工師傅,按照你之前給的圖紙,将作坊裏需要的東西都慢慢制作,過不了兩天就會送過來。”胡三嬸家的三兒子,在旁邊介紹。
胡村長的大兒子胡大流也說:“王家嬸子,這段時間,我們自己家裏也嘗試過制作蔗糖,但是出糖量不太高,雜質也多,和你之前做的都不一樣。”
“當然不一樣,蔗糖的方法簡單,但裏面彎彎繞繞可不少,跟做人沒什麽區别。”王老太太說,“要真那麽容易讓人掌握了去,我們村還怎麽以此立足?行了,你們也别在這愣着,先跟着去學堂那邊。作坊的事放幾天也無妨,學堂的事不要耽誤,讓孩子們盡早去上學。”
胡大流把感動都寫在了臉上:“王家嬸子,您可真是心系孩子們。”
看來,村裏人平時對王家嬸子的評價,還是不準确。
王老太太:“一個個叽叽喳喳,吵得我腦仁疼。趕緊把學堂的事弄好,把這群牛仔雞仔都趕進去,消停消停。”
胡大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