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就已經落定決心,一定要谏阻曹操對徐州用屠。現在又有了這個任務獎勵,真可謂意外之喜。
至于那所謂的失敗懲罰,在吳凡看來根本不值一提。名聲就不用說了,治下人口遷往其它城市?難道自己還能永遠窩在許昌嗎?又不是自己的專屬封地,屁民們愛往哪遷就往哪遷好了。
當然了,這隻是說吳凡并不在乎這所謂的失敗懲罰。對于谏阻曹操這件事,于公(民心)于私(獎勵),吳凡都要力求成功。
……
午飯後,約莫一個半時辰,曹操親率的大部隊猶如一條白色長龍,浩浩蕩蕩來到彭城。
此前,吳凡與夏侯惇兩軍都已經在彭城城外紮下營寨,兩軍間留出足夠地方,給曹操大部隊紮營。
在大部隊紮營的這段時間裏,曹操将吳凡軍營的先鋒大帳指定爲臨時會場,命令所有武将到此開會。
這次彭城大捷,大大出乎曹操意料,自然是十分高興。之所以能夠在敵衆我寡的不利形勢下取得大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至少一半以上功勞屬于吳凡。于是,曹操當着衆将的面,再一次對吳凡褒獎了一番。
也就是從這一戰開始,曹操手下官武将對于吳凡的輕視心理徹底消除,換之以激賞和尊崇的态度;确立了吳凡在曹操部下衆将心目的地位。甚至,開始有人将吳凡作爲曹操帳下第一武将的形象刻畫心,隻是,這種刻畫還不明晰,屬于潛意識階段。
由于吳凡的功績已經達到升任五品官要求,曹操直接就在會議上加封吳凡爲五品官職,軍師将軍(五品官最高武官官職,統兵上限一萬人),曉喻全軍。
吳凡的兩員僚将,華雄和夏侯淵由于獲得軍功較多,也各有封賞。其夏侯淵官職由讨逆将軍升任爲破虜将軍(這兩個官職都是五品,但爵次有高低),華雄由七品官升任爲六品官,加封威北将軍。
夏侯惇軍由于參戰較晚,軍功獲得較少,曹操口頭嘉獎了一下,就此略過。
接下來,曹操就同衆将商讨下一步的徐州攻略。北海孔融和平原劉備相繼起兵趕來救援陶謙的消息,曹操已經知曉。而孫堅軍的北進原之舉,正如吳凡此前所說的那樣,無疑令徐州戰局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在此形勢之下,冒然輕進勢必對曹軍極爲不利。曹操與衆将商議一番後,決定暫時屯駐彭城,靜觀時變,再圖進取。
整個會議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曹操隻字未提屠彭城之事。不知是被彭城大捷的勝利沖淡了心盛怒,還是當前混亂不明的戰局讓曹操無暇念及此事。
不過,偏偏就有那好記性的官,在曹操已經宣布散會之際,向曹操詢問如何處置彭城百姓。此話不說還好,一說,曹操登時一拍桌案,本來已經平靜下來情緒再次激怒起來,即刻命令在場所有武将:今夜子時,全軍屠城!
衆将齊應了一聲,領命而去。
吳凡出了大帳後,徑直前往自己預先就已經設計好的青州兵軍營。此次谏言能否成功,就在此一舉了。
卻說曹操,下過這道命令後,站在空空的大帳,不僅有些怅然若失。
在此之前,對于是否屠徐州這個問題,曹操也曾做過一番心理鬥争。但是,剛剛官一提起如何處置彭城百姓,曹操頓時想起自己的父親和家族四十餘口慘遭屠殺這起慘劇,錐心刺骨的陣痛讓他頓時怒火燒,毫不思索地就下達了屠城命令。
歎了口氣,曹操有些步履沉重地走出大帳,向着營門走去。
沒等他走到營門口,途經青州兵軍營的時候,忽聽裏面傳出士兵的慘叫和求饒聲,間有皮鞭抽打身體的聲音,十分刺耳。
這青州兵當初是曹操親自許諾,保證他們有吃有住,因此才會無條件投降曹軍。對于青州兵,曹操是有些特殊感情的,因此在聽到青州兵軍營内這般異樣動靜後,曹操就循着聲音走了過來,想看看到底生了什麽事。
繞過幾座營房,面前一座空地,隻見一名青州兵被高高吊起,無力地佝着頭,上身**,隻着下身一條長褲,周圍還有百餘名青州兵雙手被綁在身後,跪在地上,不住地求饒。
再看這名高高吊起的青州兵身後,手持皮鞭用刑之人,赫然竟是吳凡!
此時,吳凡再次看似很用力地在那青州兵屁股上抽了兩鞭,直疼得那青州兵慘叫不止,撕心裂肺。
曹操很清楚吳凡力大,非常人所能相比。這兩鞭抽下去,那士兵得多疼啊,到底他犯了什麽錯?
曹操疑惑地走了過去。
見到曹操走過來,那些跪在周圍的百餘名青州兵連忙跪行幾步,把曹操圍在圈,哭求曹操能讓吳将軍放他們一馬。
吳凡這時也好像剛剛看到曹操的樣子,放下皮鞭,向曹操施了一禮。
曹操看了看那個被吊起來的已經昏迷過去的青州兵,又看向吳凡,問道:
“孟玄?不知這名士兵犯了什麽過錯,不但要他受刑,還要這許多士兵跟着求饒?”
吳凡道:
“回主公,此士兵在陣前脫逃,罪不可恕。末将決定對他施以鞭刑後,再處死。”
曹操扭頭看向周圍不住向自己求饒的百餘名青州兵,不解道:
“陣前脫逃,軍法當誅,此是應當。隻是,這些士兵紛紛求饒,又是爲的哪般緣故?”
吳凡滿不在乎地笑了一下,道:
“隻殺此一人,難消末将心頭之怒。故此,末将決定将此士兵所在之卒兵(一卒爲5人)盡數處死。”
曹操一聽,連連搖頭道:
“孟玄,這可就是你的法令不公了。試想若将這百餘名無辜士兵處死,日後部下青州兵心将如何待你?如遇身陷重圍之險境,又有誰肯竭力死戰?此大失軍心之舉,必不可取也!”
吳凡這時在聽曹操說完後,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轉而看着曹操道:
“末将此舉,隻是傷及部下軍心。而明日天明之後,主公卻是要傷及天下民心啊!此亂世初始之際,各路諸候爲拉攏民心做盡百态,猶恨自己不夠玲珑,主公卻要反其道而行之,令天下民心盡棄主公而去。此舉,在末将看來,亦不可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