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1])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2][3-4],與陸秀夫、張世傑并稱爲“宋末三傑”。
寶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進士第一,成爲狀元。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簽書甯海軍節度判官。鹹淳六年(1270年),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拟诏時言語有譏諷權相賈似道之處,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用家财作爲軍資,招募士卒勤王,被宋廷任命爲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時,因内部失和而退守餘杭。随後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與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顔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旋即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爲帝,因建策不被采納而赴南劍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在五坡嶺被俘,再被押解至元大都。
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達三年之久,屢經威逼利誘,誓死不屈,于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從容就義,終年四十七歲[5]。其著作經後人輯爲《文山先生全集》,多有忠憤慷慨之文,詩風至德祐後一變,氣勢豪放,允稱詩史。[
開慶初年(1259年),元朝的軍隊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對宋理宗說要遷都,沒有人敢議論說這是錯的。文天祥當時入朝任命爲甯海軍節度判官,上書“請求斬殺董宋臣,以統一人心”。因不被采納,就自己請免職回鄉。後來逐漸升官至刑部侍郎。董宋臣又升爲都知,文天祥再次上書一一列舉他的罪行,也沒有回音。[11]因此出外任瑞州(今江西高安)知州,改遷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書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議論罷職。擔任軍器監并兼任代理直學士院。賈似道稱自己患病,請求退休,用以要挾宋理宗,诏令沒應允。文天祥起草制诰,所寫文字都是諷刺賈似道的。當時起草聖旨诰命的内制沿襲要呈文稿審查,文天祥沒有寫,賈似道不高興,命令台臣張志立奏劾罷免他。文天祥已經幾次被斥責,援引錢若水的例子退休,當時他三十七歲。[12]
鹹淳九年(1273年),起用爲荊湖南路提刑。因此見到了原來的宰相江萬裏。江萬裏平素就對文天祥的志向、氣節感到驚奇,同他談到國事,神色憂傷地說:“我老了,觀察天時人事應當有變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擔任治理國家的責任,不就是在你嗎?望你努力。”[13]
率軍勤王
鹹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爲贛州(今江西贛州)知州。[14]德祐元年(1275年),長江上遊告急,宋廷诏令天下兵馬勤王。文天祥捧着诏書流涕哭泣,派陳繼周率領郡裏的志士,同時聯絡溪峒蠻,派方興召集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的士兵,各英雄豪傑群起響應,聚集兵衆萬人。此事報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撫使的名義率軍入衛京師。他的朋友制止他說:“現在元軍分三路南下進攻,攻破京城市郊,進迫内地,你以烏合之衆萬餘人赴京入衛,這與驅趕群羊同猛虎相鬥沒有什麽差别。”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這麽回事。但是,國家撫養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沒有一人一騎入衛京師,我爲此感到深深地遺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國,希望天下忠臣義士将會有聽說此事後而奮起的。依靠仁義取勝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業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麽國家就有保障了。”[15]
文天祥性格豁達豪爽,平生衣食豐厚,聲伎滿堂。到這時,痛心地自己貶損責罰自己,把家裏的資産全部作爲軍費。每當與賓客、僚屬談到國家時事,就痛哭流涕,撫案說道:“以别人的快樂爲快樂的人,也憂慮别人憂慮的事情,以别人的衣食爲衣食來源的人,應爲别人的事而至死不辭。”
德祐元年(1275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臨安(今浙江杭州),擔任平江府知府。當時因爲丞相陳宜中沒有返回朝廷,所以沒有受到派遣。十月,陳宜中至,于是派遣去任職。朝議中剛剛擢升呂師孟爲兵部尚書,封呂文德爲和義郡王,想以此尋求和好。呂師孟更加傲慢驕橫、放肆。[16]
文天祥沒有到的時候,揚州有逃跑歸來的士兵說:“朝廷秘密派遣一丞相進入真州勸說投降來了。”李庭芝信以爲真,認爲文天祥勸降來了。派苗再成迅速殺掉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心殺他,欺哄文天祥到相城壘外,把制司的文書給他看,把他關在門外。好久以後,又派兩批人分别去窺測證實天祥是否是來勸降的,如果是勸降的就殺了他。兩批人分别與天祥談話後,證實其忠義,都不忍心殺他,派士兵二十人沿路護送至揚州,四更鼓響時抵達城下,聽等候開城門的人談,制置司下令防備文天祥很嚴密,文天祥與随從聽說後相互吐舌,于是向東入海道,遇元軍,躲入四圍土牆中得以免禍。然而,因爲饑餓而走不動路,于是向樵夫們讨得了一些剩飯殘羹。走至闆橋,元軍又來了,衆人跑入竹林中隐伏,元軍進入竹林搜索,抓住杜浒、金應帶走了。虞候張慶眼睛被射中了一箭,身上兩度挨箭,文天祥兩次都未被發現,得以脫身。杜浒、金應拿出身上的金銀送給元軍,才被放回,雇募二個樵夫擡着坐在籮筐裏的文天祥到高郵,泛海坐船至溫州。[21]杜浒、金應拿出身上的金銀送給元軍,才被放回,雇募二個樵夫擡着坐在籮筐裏的文天祥到高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