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啧,原來高句麗國主就長這副鬼樣子。
可惜了,若是李某在的話,說不定也能夠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從船艙裏邊鑽了出來,心滿意足的唐國公犬子李世民不禁有些遺憾地道。
身邊的羅士信也深以爲然地扼腕而歎。
“滅國之功啊,啧啧啧,多大的功勞,若是羅某再大上兩歲,這份功勞,也鐵定有我一份。”
“你們兩個,到底還吃不吃飯?再不吃老子倒去喂狗了。”
不遠處,傳來了知禮沒好氣的吆喝聲。
兩位一臉爲未能爲國建功立業而唏噓感慨的熊孩子頓時兩眼一亮,屁颠颠地竄了過去。
看到這熟悉的一幕,楊謙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熊孩子依舊還是熊孩子。
“唐國公家的二郎倒也頗爲可愛。”王公公樂呵呵地道。
聽得王公公這樣的評價,楊謙直接就樂了。
“可愛?呵呵……對,别人家的犬子,看着的時候都覺得可愛,自己養就覺得熊了。”
“……”王公公整個人都不好了。神特麽别人家的犬子,這是人話嗎?
不過一想到楊郎君跟唐國公家的關系,得,人家是親戚,愛怎麽說就怎麽說。
“快要到了,王公公,你也準備準備吧,相信陛下肯定會喜歡咱們帶來的好消息。”
等到楊謙他們的船隊泊入碼頭之後,看到了碼頭上迎接的陣勢。
饒是楊謙算得上見多識廣,仍舊給吓了一跳。
虞世基這位長年在楊廣左右的近臣,還有至少兩千精銳騎兵。
還有數千大隋精銳,一水的鐵甲,衣甲鮮亮得仿佛是才剛剛打造出來的。
将士們都顯得神完氣足,目光炯炯,那一面面迎風招展的戰旗,如血如火……
“陛下這是想要給那高句麗的國主和降臣們一個下馬威啊……”
已經換了一身幹淨整潔袍服的王公公也不禁笑道。
#####
楊謙第一個登上了碼頭,然後快步朝着虞世基走過來,恭敬地長施一禮。
“謙見過世伯。”
“好,快快請起,這一趟高句麗之行,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你,若非你,焉能有今日之勝果。”
“世伯謬贊了。說起來,若非是當日世伯從中說和,謙又焉能這等立功的機遇。”
“哈哈,你呀,就是太過謙虛了。”虞世基失笑搖了搖頭道。
“來大将軍之前已經來了信,若無賢侄,根本不可能有今日之勝果。”
“今日,老夫是奉陛下旨意,特來負責見這位高句麗國主的,至于賢侄你,也先稍待一二,一起同往陛下行在。”
高元被四名備身衛押解到得碼頭之後,虞世基前行數步,朝着高元一禮。
“大隋内史舍人,吏部侍郎,紫金光祿大夫虞世基,奉吾皇之命,诏高句麗國主到行在一述。”
“小王遵大隋陛下聖意。”高元亦朝着虞世基一禮,恭敬地回答道。
下了船,高元再一次被押出了囚籠馬車之中,隻是這一次的囚車,檔次卻高了不止一籌,坐墊都是用了華貴的絲綢。
看着周圍那些衣鮮明,神完氣足的大隋精銳,高元的臉色并沒有變化。
隻是,在車馬行進,無人注視之後,高元這才黯然地輕歎了一聲。
或許,當初自己如果不跟突厥人有交集,也就不會惹惱昔日的隋文帝。
與隋朝結下心結,若是自己能夠早早的對楊廣作出謙卑的姿态。
就能有機會避免這場大戰的發生,隻可惜,一切都隻能是如果。
囚車搖搖晃晃地前行,那個将自己押送而來的少年官員楊謙,正與奉旨前來迎接自己的虞世基正并肩而行。
“陛下要求的儀仗,若非如此,區區一個高句麗國主……”
虞世基回頭看了一眼高元冷笑道。
“不過依老夫之見,這位高句麗國主,也并非是一個頑固不化之徒。
不然,方才的态度,不該如此謙恭,而應該拿出一位王者的氣度。”
“那他爲何如此固執,連連惹惱先帝與陛下?”楊謙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這老小子既然不是食古不化之輩,那他應該好好的考慮一下得罪大隋天子的後果。
“心比天高,膽比鼠小,說的就是這等人物。”虞世基失笑着搖了搖頭。
楊謙忍不住又回頭看了一眼那坐在高檔囚車之中的高句麗國主高元。
看到這位高句麗國主那張陰枭而又顯得有些神經質的臉孔。
“賢侄,宇文述等人,今日必會攻陷遼東城。”虞世基的話吸引了楊謙的注意力。
“知道爲什麽嗎?”
“想必是因爲宇文老将軍一幹大隋名将,知曉了平壤道大軍之戰績,有些發急了。”
“正是如此,唉……說起來,遼東城久攻不下,非我大隋百萬虎贲之過。”
虞世基似乎注意到了自己的感慨有些不合适合,岔開了話題,楊謙卻心領神會,頗有默契地不仿佛沒有聽到一般。
#####
“高元啊高元,朕等候你多時矣……”楊廣安然地坐在禦案之後,看着那拜倒在階下伏地的高元,不禁有些唏噓。
亦有一絲釋懷,當年,自己的父皇,亦是曾經令三十萬大軍北征高句麗,最終,卻王師盡喪。
高元惶恐,上表謝罪,自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于是罷兵,待之如初。
結果呢,等到了自己成爲大隋天子,他卻猶自與突厥勾結,讓其入朝,卻違了自己的聖意。
等了許久,未曾聽聞楊廣有何言語,心中恐懼更甚的高元不禁以額貼地,大聲地道。
“罪臣高元,愧對陛下天恩……”
“你還知道你愧對天恩,呵呵……你若真知曉,爲何不來朝見朕?”楊廣的笑聲,漸漸地陰沉了下來。
“你當朕是什麽,嗯?當朕是傻子,由着你相欺不成?!”
“陛下,下臣是惶恐,下臣是害怕,害怕見了陛下,害怕陛下天威一怒,下臣,怕是沒有辦法歸國。”
楊謙頂着一張淡漠的臉,看着那高元與楊廣,一個是勝利者,一個是失敗者。
似乎這樣的畫面,并沒有在曆史上出現過,因爲自己的到來。曆史果然不小心歪向了另外一條道路。
看着憤怒而又志滿意得的大隋天子楊廣,還有那畏懼而又謙恭的高句麗國主高元。
楊謙不禁悄然地輕歎了一聲,希望不會再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北征高句麗……
這邊,他還在胡思亂想的當口,就看到了衣甲未解的宇文述快步而來。
(以下字數免費)一更奉上感謝大家的票票和訂閱支持,晚安吧,白天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