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祝承乾沉下臉說:“朝廷雖有恩遇,然鮮少有人這樣做,你二叔外任時,也不曾帶着妻兒,短短三日,如此張揚作甚?扶意送王妃離京後,便即刻返回,不得随镕兒去辦差。”
祝镕頓時明白了扶意爲何提醒自己,但已經來不及了。
“父親說的是,媳婦送了姑姑,到城門下就回來。”扶意挽起袖子,爲公爹盛一碗湯,“入秋了,父親朝務繁忙,十分辛勞,且要潤一潤才好。”
祝镕知道他不能再争取,無奈地應道:“兒子記下了。”
那之後,父子二人說些朝廷的事,扶意靜靜地伺候在一旁,一餐飯下來,她幾乎沒吃什麽,雖不餓,但是處處小心謹慎,實在累得慌。
飯後父子倆去書房繼續商議要事,扶意先回清秋閣,身心松弛下來,便感到腹中饑餓,就着茶水吃了兩塊玫瑰酥,算是打發了晚飯。
香橼問:“是不是還要等大夫人回來,再去請安。”
扶意疲倦地點頭:“不論如何,才幾門沒幾天,這些規矩一件不能少,将來總有法子免去了,我也不能一輩子這麽折騰自己。”
香橼歎道:“其實咱們家也一樣,老爺和夫人晨昏定省地問候老妖怪,隻是家裏小人口簡單,不像在這兒,光走路就夠累的。”
今天忙了一上午收拾賀禮,又學了一下午的金銀珠寶,陪着姑嫂妯娌聊天,再去公公跟前伺候晚飯,一刻不得停,直累得她渾身酸痛,起身舒展筋骨,肩膀卻硬得擡不起胳膊。
剛好祝镕歸來看見,便命香橼退下,哄着扶意趴下後,爲她按揉背脊肩胛。
舒服極了的人,意識漸漸模糊,不知過了多久,猛地從夢裏驚醒,但見祝镕在一旁書桌前伏案書寫,擡頭含笑看着她:“醒了?”
“什麽時辰了?大夫人回來了嗎?”扶意急急忙忙起身,“我不能總不去請安,她不見我不礙事,我不去就是罪過了。”
“還沒回來,你沒睡多久。”祝镕心疼地說,“睡得沉了,才以爲睡久了,這是把你累成什麽樣了?”
扶意松了口氣,站到鏡子前,自行整理發髻,這會兒胳膊已經能輕松擡起來,緊繃的背脊也完全松弛了。
見妻子臉上有笑容,祝镕才高興幾分,問道:“好些了嗎?”
扶意颔首:“之前來做客,哪有這麽多的事要我應付,回到家裏,我也算是被爹娘寵着的,如今一下子做了兒媳婦,要應對這樣那樣的事,隻怕不是事情繁重,是我太沒用。我想,日子久了慢慢習慣适應,我就不累了。”
祝镕走來,幫着扶好發簪,說道:“要學着不事事親力親爲,你就想大夫人,她的事比你多百倍,可還有精力和你過不去,哪裏來的閑工夫。正因爲大部分的事,都托付下去,她不過動動嘴皮子。”
扶意應道:“我果然還是小家小戶的做派,家小事情少,我娘什麽都自己做。但我該明白,如今我是誰家的兒媳婦,姑姑和奶奶教的,妹妹們告訴我的,我都要好好記在心裏。”
祝镕溫和地說:“成親那日,我來王府迎你,你從閨閣出來前,王妃娘娘交代我幾件事,其中一句便說不能将家裏事都交給妻子。然而我朝務繁忙,還時常離京,不能事事和你分擔,終究是辜負了王妃的囑托,但不論如何,我會盡力幫着你一起應付。”
扶意笑道:“話雖如此,并不說你不幫我就是錯,各家不一樣,要緊的是彼此有沒有心,你心裏惦記着,我就知足了。但凡我差遣你時,大事小事利索地辦周全,可比你日日守着我強百倍。”
“娘子之命,不敢不從。”祝镕道,“這輩子,隻聽我家娘子差遣。”
扶意笑靥如花,祝镕摟着她的細腰,二人正要起膩,門外有動靜傳來,禀告說:“公子、少夫人,大夫人回來了。”
夫妻倆趕緊撒開手,互相整理儀容,匆匆趕到興華堂,立在門前等大夫人歸來。
楊氏下馬車後,換了竹轎進府,經過清秋閣時,見燈火通明,隻有幾個丫頭在門前,她還以爲兩口子在屋裏無視她,心裏正惱火,不想到了興華堂門外,卻見他們畢恭畢敬地站着。
今日進宮探望皇後,再轉道回了娘家,與嫂嫂說了半天如何調教兒媳婦的話。
嫂嫂告訴她,不能一上來就給下馬威,更何況家裏這個聰明世故,最會與人打交道,她若還是老樣子,不出四五天,京城裏必定說她不慈,而非新娘不孝。
楊夫人對她說:“你先給些好果子吃,做出婆媳和睦的樣子來,你得先是個好婆婆,才有資格叫人孝敬你不是。他們年紀輕輕,保不齊沖動莽撞,都不必你給她使絆子,他們自己就闖不完的禍,到時候你再慢慢教訓,誰也不能說你不是。就說你家那婆婆,京城裏誰不知道,多慈祥一老太太,可她教訓起你來,心慈手軟過嗎,你可是當家主母,她竟然把你的下人全打發了,不給你體面也不給楊家面子,但這事兒,有人敢說她不是嗎?”
此刻,大夫人一面下竹轎,一面将嫂嫂的話想了又想,看着祝镕和扶意行禮,她忍耐下心裏的厭惡,和氣地說:“秋夜涼,帶着媳婦站在這裏,也不知給她添件衣裳,你這孩子,怎麽做人丈夫?”
祝镕和扶意俱是一愣,幾乎懷疑他們聽錯了。
大夫人道:“早些歇着去吧,我這裏不用你們了。”
“是。”
“請母親早些休息。”
小兩口行禮,目送衆人擁簇着大夫人進去,待直起身來,彼此都是一臉莫名,祝镕拉了扶意的手說:“不管了,先回去。”
扶意滿心忐忑地跟着:“镕哥哥,月亮從西邊起來了?”
不止那一晚,後來連着幾天,直到祝镕要離京辦差,以及王妃回靖州,大夫人對待他們夫妻都是和顔悅色,連老太太和韻之都看得莫名其妙。
和睦相處總好過劍拔弩張,但扶意心裏也有提防,婆婆和善一分,她就孝順十分,處處謹慎小心,絕不能出錯。
這樣雖然也累得慌,可換得心裏踏實,她要在這家一輩子,婆媳之間這才剛開始。
轉眼便是靖王妃歸去的日子,老太太舍不得女兒,但深知女兒在夫家過得好,女兒的心也早已屬于她自己的家,不願将她困在身邊,一清早親手給女兒梳了頭,趁着天色好,就催她上路了。
扶意和祝镕負責送姑母出城,因扶意不能随丈夫去辦差,韻之便也跟着一起來送,如此姑嫂二人還能結伴回來,老太太自然是應允的。
靖王雖遠離京畿,但位高權重,王妃離京,各家各府少不得前來相送,一路走走停停好半天才到城門下。
将要别離,靖王妃對兩個孩子說:“韻之嫁人時,姑姑一定回京來,再有便是等侄媳婦的好消息,不過你年紀小,不要急,保重身體要緊。”
扶意感慨姑母果然是老太太的閨女,一樣的心善一樣的體貼,彼此互道珍重,再叮囑了镕哥哥要保重身體,就送他們上路了。
姑嫂二人久久凝視,直到不見車隊的蹤影才回城,韻之撺掇扶意上街逛一圈再回家,說着:“咱們好不容易出來呢。”
扶意說:“大夫人這幾日才對我客氣些,我不能立刻就得意忘形,要更謹慎才行。”
韻之不願叫扶意爲難,可也不甘心白白出門一趟,最終說好了,回家順路遇上的胭脂鋪,她想去逛一逛,最近府裏采買購回的東西她用着都不趁手。
于是馬車停在路邊,下人先進門打點,店家不敢得罪大主顧,立時攆走了其他客人,門對着門把二位迎進來。
韻之挑選了一些她喜歡的胭脂水粉,給大嫂嫂也帶了一份,待心滿意足地出門來,一陣風過,遠處飄來誘人的香氣。
“你不能随便吃外面的東西。”扶意好生哄她,“我記下是什麽,叫廚房給你做可好。”
韻之不高興,但也沒法子,家裏規矩如此,她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
姑嫂倆正要登車,忽然街對面傳來吵吵嚷嚷的聲音,扶意探頭看了眼,是家典當鋪,猛地見瘦弱的小婦人被推出門摔倒在地上,她哭着哀求:“那個不能當,不能當……”
“翠珠?”韻之先認出來,問扶意,“這不是原先你屋裏的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