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後者折回之後,卻被己方炮陣的景象驚得目瞪口呆——炮手死傷近七百人,幸存者都吓得縮在步卒陣中不敢露頭,更别提繼續開炮擊敵了。
而甘新達那六百獵兵如風而來,似煙而去。清軍大隊人馬還沒反應過來,他們便已"幹完了活",縱馬離去。
李仲興在後面追了幾步,見已近明軍火力範圍,隻得悻悻而歸。
建虜大炮啞火,龍衛軍炮營立時沒了後顧之憂,在陳雄飛指揮下擺開陣勢,開始"收割"建虜大軍最前沿的楯車。
共五十五門六到十二磅炮,将炮彈雨點般傾瀉在清軍陣中,連綿六七裏,排得密密麻麻的楯車想要射不中倒也不是件容易事。
建虜的楯車頓時便似雨中殘花一般被砸得七零八落。大小不等的鐵球從楯車中鑽出,帶着高速崩飛的碎木、鐵屑殘片,又收去了大量在後面推車的清軍士卒的性命。
龍衛軍炮兵那完全是用銀子堆出來的,幾乎每天都有實彈射擊訓練,不論是射擊準頭還是裝填速度,絕對都是東亞範圍内最強。
一時間明軍大炮以極快的速度不斷轟鳴,直到炮管過熱才不得不略作停頓。雖僅有五十多門炮,但發揮出的火力卻絕不弱于建虜的百餘門重炮!
陳雄飛端着望遠鏡時刻觀察着敵情,一旦感覺這一段的清軍陣前的楯車收拾得差不多了,便立刻命令所有大炮收起炮架,套馬側向移動三百步,而後再次擺開架勢轟擊敵陣。
勒克德渾在後軍舉目遠眺,心裏直欲滴血!
他屢随太宗及父親出征,也多次見到明軍或闖寇用大炮對付楯車,但他從未見過如此兇猛的火力——不但射速極快,而且還準得可怕。
自己大軍隻前進了不到半裏,便已有近三成楯車被大炮擊毀,楯車後面被轟死的士卒估計至少也有三四千人!
他原本是打算用絕對的優勢兵力壓死明軍,但眼下兩軍還未接戰,自己便已吃了大虧。再這麽下去,死人倒是還能接受,但始終光是挨炮卻無法還擊,士氣很快便會消磨殆盡。
他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可怕的想法,或許博洛并非是因爲犯了錯誤才導緻大軍慘敗福建,而是敵人太強了...
勒克德渾忙揮去雜念,用力咬着槽牙對傳令官道:"讓巴布泰加快速度,盡早接敵!
"還有,令陳泰和達素率骁騎結陣,步軍接戰之後,他們即刻由兩翼同時包夾。我六萬大軍三面盡出,看這些南蠻如何首尾兼顧!"
"嗻!"
随着勒克德渾中軍令旗擺動,巴布泰立刻命人敲起戰鼓,鼓點由慢不斷加快。
此刻距離明軍尚有一裏左右,但清軍士卒聞聽令鼓,隻得開始小跑起來。爲了讓沉重的楯車也提高速度,那些滿洲旗兵也不得不放下架子,上前幫着一起推車。
而在清軍步卒的兩翼,兩支各有五六千人馬的骁騎與前軍拉開了些距離,擺出了橫向三百騎的強攻陣勢。
"将軍,十二磅炮彈耗盡,"有軍官向陳雄飛敬禮,急道,"九磅炮彈也所剩不多了。"
陳雄飛指向已無楯車掩護的建虜軍陣右側,"十二磅炮換散彈,去北面轟擊虜賊步卒。
"這距離已經差不多了,讓佛朗機炮也做好準備。"
"是!"
散彈對楯車的殺傷力有限,但對付步卒卻極爲好用。以十二磅炮的威力,用散彈雖打不到一裏遠,但一百一二十丈勉強還是能夠着的。
待巴布泰所部主力又向前沖出一段,忽聞已經平靜了好一陣的北側又有炮聲。
他轉頭看去,卻不是通常那般一炮轟出一條"血線",而是大片士卒被什麽東西撕成碎片,稍後排的則倒在地上翻滾慘呼。
他知道這是明軍在用散彈,但苦于自己軍陣右側的楯車已毀去九成九,隻能硬着頭皮用人命填了。
建虜右陣的士卒苦不堪言,很快便開始朝左側的楯車後面躲,整個軍陣頓時塌了小半邊。
但很快,左側虜兵的噩夢也降臨了——他們已進入佛郎機炮的射程之内。
其實早在三十步開外,使用了橡膠密封圈的佛朗機炮便已經能射中敵軍了,但陳雄飛怕擊毀楯車的效果不佳,又等了片刻才下令射擊。
瞬間,龍衛軍和破虜營一共五十多門佛朗機炮開始噴吐烈焰。
這些炮隻能發射一斤不到的炮彈,聲勢遠不如其他的紅夷炮,然而,它們的射速卻快得令人發指!
明軍炮手極爲娴熟地在炮膛與子铳接口處墊上密封圈,而後塞入子铳,點火發射。不用填火藥,不用杵實,不用裝炮彈,以至整個過程還不到十秒鍾,同時下個子铳已在一旁準備了。
建虜陣前立刻出現了一大片鐵球構成的冰雹。炮彈擊中楯車發出的咔嚓悶響密集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這些鐵球雖然不重,但仍是如假包換的炮彈,再堅固的楯車也絕不可能擋住其強大的沖擊力。
一時間,建虜左側軍陣的楯車以極快的速度被接連擊毀,竟然比之前用紅夷炮轟擊的效果還要好。
而且佛朗機炮重量非常輕,移動起來也比紅夷炮快很多,甚至五六名士兵推着就走,連馬都省了,專挑人多車多的地方再停下來轟。
等巴布泰驅趕建虜步卒主力逼近到明軍陣前百餘步時,其楯車已被這五十多門"機關炮"擊毀了五百部以上!更有超過四千虜兵死在了楯車後面。
好在死的多是盧世陽的綠營兵,正紅旗主力筋骨未傷!巴布泰雙眼血紅,心中狠狠道,再向前三十多步便已可用火铳擊敵,讓你們這些南蠻子嘗嘗火器營新配的燧發铳的滋味!
與此同時,明軍步兵線列中賭博,餘新手中指揮劍前指,對身旁傳令官道:"傳令,全軍連續齊射!"
"是!"
随即,超過六千名龍衛軍步兵齊齊端起手中二型獵兵铳,同時跟随各自軍官喝道:"瞄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