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完全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明朝紫禁城來規劃自己未來的宮城,規劃了一個正方形的大城堡,一個邊長兩公裏的一個大宮城,比明朝的紫禁城還大一倍,前半部分是辦公區域,孫權設想中的是自己的秘書機構和召集臣子用的,建立了幾個大殿,這些都是有抄了明清的紫禁城的一些設置,并排建立了三座大殿,一爲奉天殿,規模最大,布置在正中間,是平時大會群臣、舉辦典禮之用。
左邊是中和殿,右邊是保和殿,中和殿爲日常的辦公之用,保和殿則是日常的小朝會專用,三座大殿組成了前面的辦公區域,三大殿高處地面三米左右,然後孫權規劃了下水道系統、沖水的洗手間,又爲了冬暖夏涼,設計中大殿的牆都是十分厚實的青磚建造,而不是木頭房間,裏面再刷上一層石灰,可以看出整個宮殿就是三個白宮。
在南面大臣通行的是承天門,表示爲大臣拜見君主所用,而東西兩面分别是東華門和西華門,北邊是玄武門,中間一道跟宮牆一樣高度的圍牆,把前殿和後宮分開,中間隻有一道門,就是乾清門,在後宮最靠近前殿的就是乾清宮,這個是君主起居所用的,而左邊是慈甯宮,爲自己的母親準備的住房,右邊是坤甯宮,未來自己的正牌夫人住所,除此以外,還建造大小風格各異的各類閣樓。
在後宮西華門附近設計了禦膳房,宮中也建立了不少公共的沖水洗手間,但是孫權對于沖水怎麽沖暫時還沒有一個好的想法。然後還規劃要建立一個供暖系統,但是這些都将不好實現,這些管道的打造就是最難的。
而宮城之外先是建立了内閣、軍機處、各部的辦公大樓,這些統一規劃在一個區域,四周有圍牆,白天黑夜會安排軍士守衛,進出都要進行身份檢查,這個區域被稱爲内城,而緊挨着内城的就是各大臣的府邸,這些府邸在孫權的設計中就是在其位居其所,升職或者退休降職等都得搬離相應的府邸,而一些小官和吏員則是按公寓的形式給集中的修建了一些居住之所,确保大家不會因爲買不起房住太遠影響工作。
這之外就是生活區域和商業區域,孫權的計劃是不要城牆,直接弄一個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就可以了,紫禁城也是修建護城河,當然爲了方便通行就多修幾座橋,然後在橋的一側建立一個裝飾的門,計劃在整個石頭城建造九個大門,九座通行用的橋梁,北面靠近長江的地方會修建碼頭和大堤,護城河的兩側也會建上長堤用來确保安全。
在城中會建立商業區,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居民區,然後還會建立比武場,孫權計劃就是以後改成體育比賽的場所,然後外圍整個城是圓形的,宮城是方形的,這個是根據天圓地方來的。
整個城市來講,宮城在偏北的地方,宮城以北就是一片水師的軍營,然後就是碼頭,而整個城往南設計直線距離就是有十公裏,範圍十分之大。方案出來之後,就召集了内閣和軍機處的人前來開會商量。
張昭最近都成了反對孫權的頭号诤臣了,第一個舉手反駁道:“臣有幾個意見。第一,整個城的設計完全是按照長安或者洛陽的規模來設計,甚至更加的龐大,那麽如果天下一統之後,我們确定會定都于此嗎,如果不是,到時候整個城不就白建了嗎?那麽大的宮城得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啊。”
張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接着說道:“第二,這個城的外城是沒有圍牆的,如果作爲一國之都,這樣在軍事上是很不利的,不知道主公的用意何在?第三,這個城裏建立了專門的商業區,臣以爲沒有必要。”
孫權又問其他人,大家也都有一樣的疑慮,于是孫權隻好解釋一下自己的用意了,說道:“關于建都這個事情,因爲天下歸一,我們暫且不論,但是這個城建成之後作爲大江以南的第一城,可以很好的加強我們對南方的威懾和控制,吸引南北的商人前來,這個是很必要的,而且建都也是很合适的,我們的根基在江東,短期内這裏是很适合我們的,如果說過上幾十年,那時候我們如果遷都了,那這裏作爲陪都所在也不會浪費。”
孫權接着講這個城牆的事情:“關于城牆,我認爲隻要我們的軍隊足夠強大,我們有足夠的自信,要城牆何用,如果别人都能打到我們的都城腳下,那我們的軍隊未免也太沒用了吧?我絕不相信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要用這個沒有城牆的城來建立百姓心中的強大信心,建立一道無形的牆。”
孫權說完,周瑜等軍機處的人就十分開心,這個代表了孫權對他們的信心和信任,齊聲大喊道:“誓死效忠我主孫權!”
“主公之言,振聾發聩,可是從實用性上來講,還是有城牆更靠譜,請主公三思!”張昭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然後顧雍等人也在後面附和。
孫權見狀就說道:“城牆的事情也不急,如果大家對其他的沒有異議的話,我們就先把這個籌備起來,争取早日把城建好,城牆我們可以在建好城之後再修也可以,那麽元歎和子山兩位,你們預計多長時間可以修好啊?”
顧雍說道:“臣還得回去跟工部的人商量過後才能回禀,這裏面涉及到的一些建築臣也沒見過,不知道如何建造。”
孫權回道:“這些比較特殊的東西,我這邊會安排人去處理,你們建造的時候先把道路和碼頭修好,然後是内城、宮城和大臣府邸,這個是作爲大家辦公生活所用,這些建設好之後,其他的可以以後慢慢的建,而我們就可以先行安排遷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