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一會時間後又說道:“今天的讨論沒有對錯,隻有最優之方案,我希望我們可以選出一個最優的方案出來,并且實行下去,争取早日拿下南方領土。”
擎蒼話一落音,衆人開始讨論起來了。
因爲這事十分重要,急不得。
衆人也十分看重,馬虎不得,因爲這個涉及到以後華夏國的發展動向,争取做到一次性解決掉南方隐患。換來天下的太平。
過了好一會時間,諸葛亮先說了他的看法,他說道:“我以爲,司馬懿可以先行去除,此時他剛收複東吳大部分領土,對于新都之防禦還沒有真正落實,若是我們揮軍南下,定可以迅速将其制服。”
郭嘉問道:“那我們從何下手?所謂狡兔三窟,我想那司馬懿還會弄個備用的都城,且現許都必是十分嚴防,我們想破之,難度也在不小。”
許都雖然撤都,但是許多的兵力防禦還沒撤離。所以防禦還是十分強大。想要攻取的難度還是有一些的。
荀彧提道:“我以爲諸葛參謀說得沒有錯,至于郭參謀所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但我覺得我們可以慢慢擴大我們華夏國的領土,采用保守之打法。”
荀彧的看法是保守打法。慢慢的,整個天下就是華夏國的了。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時間太長了,勞民傷财。
荀攸表示道:“雖然華夏國此時兵力充足,但如果要分成兩部分去打兩國的話,那麽兵力被分成兩半之力,威力必會減少,這對于攻打起來十分不利。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司馬懿與劉吳三個國家的兵力已經十分強大,他們的兵力一點都不比華夏國差到哪裏,而且還有先天優勢,雖然在武器上會差一點,實際打起來,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郭嘉說道:“我也不贊同荀彧參謀的方案,因爲慢慢擴充隻會給敵人時間發展,我們也等了這麽長時間,不能再等了,現在時間成熟了。”
此次僅僅是讨論而已,每個參謀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無對錯,隻有最好與否的差别。
諸葛亮說道:“我方鐵路已經造成覆蓋大部分城池,最遠之城池也僅在朝發夕至,對于兵力分散之說,我不認同!”
華夏國的鐵路如大動脈一般,所到之處發展加速。各地取得了卓越之成效。
……
各大參謀唇槍舌戰,不斷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做法,這種讨論到最後依然沒有一個統一意見,因爲大家的意見都具有十分的獨特性。這次恐怕要看擎蒼怎麽做抉擇了,可是擎蒼也頭痛了,因爲他也不知道最個方案最優。
經過了慎重的考慮之後,他決定:“衆人認爲劉備孫權可先不打,先制約司馬懿,由強入弱。”
當擎蒼做出決定的時候,衆人也不好說什麽,因爲他偏向哪個方案都有他的道理。
而在這時楊小妹出列道:“擎帝,剛才收到消息。劉備之謀士法正來見。”
衆人嘩然,而擎蒼知道這法正是誰,法正,字孝直,原爲劉璋部下,劉備出征四川的智囊,可以說沒有法正,劉備就拿不下四川。後獻計将曹操的大将夏侯淵斬首,法正善于用奇謀,深受劉備賞識和敬重。他死後,劉備哭了好幾天,被追谥爲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此人也是名士錄中的一員,但這次前來,并不是慕名而來的,擎蒼也不願意相信。
“快快有請!”
一切隻等法正進來後,才能得知。
此時一員濃眉男子出現在衆人眼前,不用說,此人便是法正,當法正跨入議事堂中的時候,他臉色微變。
因爲在議事堂中哪個都是英雄豪傑,個個都是勇猛無比。
法正行了個禮道:“法正見過擎帝!”
擎蒼的第一反應,此人來此,恐怕是來求和的吧。
諸葛亮問道:“你便是法正?劉備帳前第一謀士?”
法正道:“正是在下,先生看起來年輕有爲,想必就是孔明先生吧?”
這個法正識人頗準,諸葛亮聲名在外,但少露面,卻被法正一猜正着。
荀攸有意測之,便問道:“你知我是誰?”
“傳說擎帝前有四大參謀長,兩荀郭諸葛,最年輕爲諸葛亮,而兩荀爲叔侄關系,叔年歲小于侄,我見堂上與您年紀相仿還有一人,且容顔相近,所以,你便是兩荀中的其一,又稍年長,那您便是荀攸。”
法正的回答讓衆人眼前一亮,都贊歎道,此人觀察入微,相必每人的表情都被其觀察在内。這人看人奇準,也怪不得劉備會收其入麾下,讓其當起謀士。
有人卻道:“法正不愧是劉備營中的第一謀士!”
法正卻謙虛的說道:“不不不,法正才薄,第一爲龐統!”
龐統小時候很樸實,表面看上去并不聰明。龐統20歲時拜見時颍川司馬徽,司馬徽爲人清雅而擅長識人,兩人坐于樹下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司馬徽對龐統大爲驚異,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進圍雒縣時,龐統率衆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
現在看來兩大名士被劉備收入麾下,也難怪他可以在南方堅持這麽久。
法正與龐統兩人的實力一點都不差,擎蒼有意将其收入麾下,但心想如何收服這個問題,如果加上兩人,便可以有六大參謀,那麽整個華夏國的謀劃實力将上一個大的台階。
而這時諸葛亮問道:“法正此次前來所爲何事?”
他們正在商議着如何打劉孫與司馬懿,現在倒好,劉備先派了一個法正過來,同時也十分佩服這個叫法正的人,敢一個人前來這裏。也不怕被擎蒼扣壓下來。
諸葛亮的話讓衆人醒悟過來,因爲法正的關系,大家的讨論被打斷了,且聽,此人要說些什麽。
衆人便将目光聚焦到法正身上,同時擎蒼也十分好奇這個人敢獨自前來,一定是有原由存在。